扬州市人民政府血吸虫病地方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 作品数:13 被引量:197H指数:9
- 相关作者:杨军更多>>
- 相关机构: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江苏省人民政府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江苏省重点地域综合治理控制血吸虫病策略及其效果被引量:17
- 2011年
- 目的评价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重点地域实施综合治理的效果。方法收集江苏省重点地域12个县(区)30个乡(镇)、87个滩块、78个渔船民集散地的血吸虫病基础资料和综合治理措施实施情况,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每年对12个重点地域县(区)有螺环境进行系统抽样螺情调查和人畜病情调查,统计分析实施血防重点地域综合治理县(区)螺情指标和人畜病情指标变化趋势,比较对策实施前后控制血吸虫病的效果。结果 2008-2010年在江苏省12个县(区)的30个重点乡(镇)共建造无害化户厕8.41万座,居民查病33.96万人次,健康教育269.38万人次,发放防护霜11.20万人份,发放宣传品79.80万人份,家畜圈养9085头,家畜查病1.18万头(只)次,淘汰易感耕牛130头;对87个高危易感江滩实施药物灭螺19640.78hm2,竖立警示牌798块,翻耕种植116.07hm2,挖池养鱼306.80hm2,兴林抑螺506.74hm2,水利项目投入11883万元,治理河道39.82km,硬化护坡70.04km,涵闸改建30座,建造沉螺池22座;在78个渔船民集散地建造无害化公厕95座,发放粪便收集容器3192套,查治船民2.87万人次,发放防护霜7.16万人份,发放宣传品5.32万人份,健康教育4.66万人次。综合治理实施后,12个县(区)的感染性钉螺环境数、感染性钉螺面积和钉螺感染率分别由实施前(2007年)的75个、802.73hm2、0.10%均下降为0,下降率均达100%;2005-2010年12个县(区)居民感染率和家畜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居民感染率分别为0.16%、0.04%、0.02%、0.02%、0.01%和0.01%,家畜感染率分别为0.11%、0.05%、0、0、0和0。重点地域综合治理期间新增传播控制乡(镇)45个、村183个,至2010年12个县(区)全部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结论针对感染性钉螺环境为主的重点地域综合治理,是进一步推进防治工作进程、快速实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的有效举措。
- 孙乐平田增喜杨坤洪青标高扬高原张联恒杨国静闵捷葛均吴红辉黄轶昕梁幼生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病
- 江苏省晚期血吸虫病医疗救助情况调查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分析江苏省晚期血吸虫病医疗救助情况,为项目的可持续开展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对象根据受助情况分成受助组和对照组。采用《江苏省晚期血吸虫患者医疗救助项目评估问卷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晚血患者年龄大,经济收入低,约1/3患者因经济困难存在患病未就医情况;87.2%的晚血患者认为晚血医疗救助政策是项好政策,但政策的知晓率在对照组中仅为51.5%,知晓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卫生工作人员;医疗救助改善了患者的生命质量,且改善程度随治疗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结论持续的医疗救助有助于晚血患者生命质量的明显提高,但尚需提高政策的知晓率,加强医疗救助的针对性。
- 华海涌尤华张燕唐凤朱振球高扬杨怀琴
- 关键词:晚期血吸虫病医疗救助
- 流动渔船民血吸虫病防治措施的研究Ⅱ渔船民粪便管理为主的综合措施控制血吸虫病的效果被引量:34
- 2009年
- 目的评价流动渔船民粪便管理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对控制血吸虫病的效果,为实施传染源控制策略提供有效防治措施。方法收集记录对策实施情况,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每年对渔船民集散地采用系统抽样法进行螺情调查,并对渔船民进行病情调查,比较对策实施前后集散地螺情指标和渔船民病情指标变化趋势以及扬州市血吸虫病疫情变化。结果2006~2008年在扬州市53个渔船民集散地建造三格式无害化公厕103座,对22处集散地实施了安全用水,发放粪便收集容器1907只,发放防蚴霜8159支,开展集散地药物灭螺2316.74hm2,渔船民查病9698人次,2006年淘汰处理耕牛91头。2005~2008年共捕获解剖钉螺40434只,发现感染性钉螺36只,各年查出感染性钉螺面积分别为55.11、9.00、9.00hm2和2.00hm2,钉螺感染率为0.133%、0.132%、0.052%和0.035%,4年共开展渔船民查病11680人次,查出粪检阳性15例,各年渔船民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0.36%、0.08%、0.14%和0。对策实施3年后,集散地感染性钉螺面积、钉螺感染率和渔船民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下降了96.37%、73.77%和100%。全市感染性钉螺面积、钉螺感染率和居民血吸虫病患病率分别由110.03hm2、0.111%和0.13%下降到4.00hm2、0.012%和0.03%,分别下降了96.36%、89.19%和76.92%。结论在全面实施"以机代牛"的沿江地区,实施渔船民粪便管理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能够逐步控制血吸虫病流行。
- 高扬孙乐平吴红辉杨军洪青标田增喜马玉才唐明亮黄轶昕梁幼生胡晓抒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病粪便管理
- 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重点村综合治理效果评价被引量:28
- 2009年
- 目的评价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重点村(血防重点村)实施综合治理的效果。方法收集107个血防重点村的基础资料和综合治理措施实施情况,采用现场调查方法,每年对血防重点村历史有螺环境采用系统抽样法进行螺情调查,并进行人畜病情调查,分析17个实施血防重点村综合治理县(市、区)螺情指标和人畜病情指标变化趋势,比较对策实施前后疫情控制效果。结果在全省17个县(市、区)的107个血防重点村共实施"以机代牛"931头,圈养家畜8554头,建造三格式无害化厕所75129座,硬化护坡河道217.4km,建造阻螺涵闸144座,切滩清淤土方324万m3,种植灭螺1521.07hm2,兴林抑螺1746.01hm2,蓄水养殖灭螺906.47hm2,药物灭螺13671.52hm2,居民查病20.87万人,血防健康教育54.85万人次。实施综合治理后,17个县(市、区)全部达到疫情控制标准,其中1个县恢复达到传播阻断标准,6个县(市、区)达到传播控制标准。2003~2008年17个县(市、区)钉螺面积、感染性钉螺面积、钉螺感染率、居民感染率和家畜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钉螺面积分别为7243.06、7625.23、7701.07、5887.96、4487.75hm2和3775.26hm2,感染性钉螺面积分别为2173.93、2130.53、1767.70、1444.34、802.73hm2和124.19hm2,钉螺感染率分别为0.31%、0.16%、0.13%、0.21%、0.09%和0.02%,居民感染率分别为0.57%、0.20%、0.13%、0.03%、0.01%和0.02%,家畜感染率分别为0.40%、0.37%、0.10%、0.04%、0.01%和0,分别比实施综合治理前下降了47.88%、94.29%、92.55%、96.94%和100%。结论整合部门资源,实施整村推进,是加快防治工作进程,实现"治理一片、成功一片、巩固一片"的有效举措。
- 孙乐平梁幼生吴红辉田增喜洪青标黄轶昕高扬闵捷高原谢朝勇张联恒吴锋胡晓抒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病
- 现场大面积强螺杀粉剂杀灭钉螺效果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观察4%强螺杀粉剂在现场大面积江滩地区的杀螺效果。方法在扬州市邗江区沿江有螺滩地用50g/m24%强螺杀粉剂和2g/m2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分别在清障与不清障环境下进行喷粉和喷洒法灭螺,并于施药后3、7、15d和12个月,分别观察滩地钉螺死亡情况和活螺密度。结果在清障环境下,灭螺后3、7d和15d的近期杀螺效果,除3d喷洒法杀螺率高于喷粉法外(χ23d=4.6822,P<0.05),7d和15d杀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72d=0.0426,χ125d=0.6247,P均>0.05);在未清障环境下,3、7d和15d喷粉法杀螺率显著高于喷洒法(χ32d=4.8456,χ72d=3.8786,χ125d=4.6010,P均<0.05)。但两药12个月后无论清障或未清障,滩地除活螺密度降低外,其杀螺率与近期效果相比均呈现下降趋势。结论4%强螺杀粉剂的近远期杀螺效果好于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适宜远离水源江滩和大面积滩地灭螺。
- 吴晓波马玉才薛在泉高扬吴锋
- 关键词:钉螺强螺杀粉剂江滩灭螺效果
- 江苏省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生命质量评估被引量:13
- 2010年
- 目的了解江苏省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患者的生命质量状况。方法采用SF-36量表对江苏省部分在册晚血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其生理和心理健康。结果 8个维度晚血患者生命质量的各项分值均低于健康人群,男性患者以心理健康指标降低明显,而女性患者则以生理健康指标显著降低;经济发达地区患者的生命质量优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经济收入较低的患者生命质量较差;高年龄组晚血患者的心理健康指标较好。结论晚血患者的生命质量显著低于健康人群,影响患者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与社会保障机制和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密切相关,对晚血患者治疗的同时更应关注心理健康。
- 华海涌尤华张燕唐凤朱振球高扬杨怀琴梁幼生
- 关键词:晚期血吸虫病生命质量SF-36量表
- 江苏省血吸虫病查病质控体系的构建与应用Ⅰ县级人员血清学检测能力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评价江苏省县级人员开展血清学筛查血吸虫病的检测能力,为构建血吸虫病现场查病质控体系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制作标准血清,由县级人员在现场血吸虫病查病的同时对标准血清进行单盲检测,比较检测结果与标准结果的符合率、误检率和漏检率。结果江苏省26个县(区、市)共检测标准血清780份,检出阳性134份,阴性646份,总符合率为95.13%,总误检率为1.28%,总漏检率为19.23%,检测结果与标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053,P=0.0007)。26个县(区、市)中分别有5个和21个出现了误检和漏检,分别占19.23%和80.77%。江滩、山丘、水网和湖滩4类地区血清学检测误检率为0—2.08%,漏检率为16.67%-3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误=1.590,P:0.6671;χ^2漏u=1.757,P=0.6244)。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2类流行区血清学检测误检与漏检率分别为1.14%、1.39%与18.18%、20.00%,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误=0.008,P=0.931;χ^2漏N=0.001,P=0.974)。结论漏检是江苏省县级水平血吸虫病查病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现场血清学检测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现场血吸虫病查病同步开展标准血清检测是控制查病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 张键锋孙乐平杨坤洪青标姚韵怡高扬谢朝勇张联恒梁幼生
- 关键词:血吸虫病血清学检测胶体染料试纸条法质控体系
- 扬州市输入性恶性疟现状及防制对策被引量:40
- 2010年
- 目的了解扬州市输入性恶性疟流行动态,提出防制对策,为进一步加强输入性恶性疟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2009年扬州市疟疾年报表及个案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09年扬州市输入性恶性疟病例数分别为1、0、7、2、26例,全年均有发病。患者均为男性,80%以上的患者集中在20~50岁年龄段。病例主要分布在宝应、江都、邗江等地。结论扬州市输入性恶性疟发病呈上升趋势。要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防病意识和诊断准确率,规范治疗,做好输入性恶性疟的防控与管理。
- 徐玉慧高扬杨军左引萍
- 关键词:恶性疟防制对策
- 江苏省14个县(市、区)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的效果评价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考核评估江苏省14个县(市、区)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的防治效果。方法按照《血吸虫病防治地区达标考核评估方案》的要求,采取听汇报、查看资料和现场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评估。审核近2年以行政村为单位反映病情、螺情变化和防治工作等数据资料;按照分层抽样的原则,每县(市、区)分别在重、中、轻流行镇(乡、街道)中各抽取1个流行程度较重的行政村作为被考核村,调查常住人口和散养家畜病情以及近3年查出钉螺且人畜活动频繁环境的钉螺感染情况。结果 2007-2010年江苏省对14个县(市、区)进行了传播控制达标考核,现场抽查了39个镇(乡、街道)42个村。共计调查264个环境,1679.73hm2,39894框,捕获钉螺2179只;解剖全部活螺405只,未发现感染性钉螺。共计调查居民22147人,其中血清学检查22147人,阳性300人,阳性率为1.35%(0.30%~4.26%);粪检297人,未查到粪检阳性病人。共计调查家畜2931头(只),其中牛230头,猪2333头,羊368只,均未查到阳性。14县(市、区)均已建立了以行政村为单位,能反映当地血吸虫病病情、螺情等变化的血防档案资料。资料显示,14个县(市、区)均在考核前2年灭光了感染性钉螺,平均未查出感染性钉螺年份为2.71年(2~4年),所有被考核县(市、区)在考核前3年以上未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结论对照我国《血吸虫病控制和消灭标准》(GB15976-2006),江苏省14个县(市、区)均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
- 孙乐平田增喜杨坤黄轶昕洪青标高扬吴蔚庆邱作君杨国静闵捷葛均梁幼生高琪吴红辉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病
- 2004-2008年江苏省钉螺分布动态分析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分析江苏省不同流行类型和流行程度地区钉螺分布特点及变化规律,为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江苏省2004-2008年螺点卡报表和血吸虫病防治(血防)工作报表资料,建立江苏省5年的Excel螺情数据总库,分析不同年份钉螺面积、感染性钉螺面积和钉螺感染率的变化趋势,比较流行类型和程度不同的地区上述指标的年间变化。结果2004-2008年期内实有钉螺面积和感染性钉螺面积分别减少了3799.86hm2和2006.35hm2,年平均降幅为9.64%和18.83%,其中江湖滩、水网和山丘型地区期内实有钉螺面积分别减少了3546.10、209.19hm2和44.57hm2,年平均降幅为9.59%、10.29%和11.18%。5年间共新查出钉螺面积22.02hm2,其中水网地区占89.24%。2004-2008年期内实有钉螺面积占历史有螺面积的2.77%~5.36%,其中未传播控制、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地区期内实有钉螺面积占历史累计钉螺面积的百分比分别为13.29%~22.82%、0.88%~3.54%和0.14%~0.32%,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004-2008年江湖滩、水网和山丘型地区期内实有钉螺面积的构成比分别为93.79%~95.60%、3.67%~5.45%和0.73%~1.01%。2004-2008年全省钉螺感染率由0.15%下降到0.02%,下降了85.50%(P<0.01),其中未传播控制、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地区查出感染性钉螺面积的构成比分别为98.15%~100%、0~0.81%和0~1.43%。结论江苏省钉螺面积和感染性钉螺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传播阻断地区螺情逐步得到巩固,有效控制江湖滩地区钉螺面积和未传播控制地区感染性钉螺面积是下阶段血防工作的重点。
- 孙乐平梁幼生田增喜洪青标杨国静杨坤汪伟高扬黄景章张联恒郭加宏闵捷黄轶昕
- 关键词:血吸虫病钉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