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作品数:38 被引量:97H指数:6
- 相关作者:应凯满李钟梁郑柏福林高明张孟田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金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树人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生物学更多>>
- 硝酸银容量法测定水中氯化物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被引量:2
- 2011年
- 根据GB/T5750.5-2006中硝酸银容量法[1]的测量步骤对水样中氯化物进行测定,对影响测定结果的各不确定度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并对三个氯化物浓度不同的水样同时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
- 吕卓欧
- 关键词:硝酸银氯化物不确定度
- 浙江磐安地区啮齿动物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感染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调查浙江省磐安地区啮齿动物无形体属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自然感染状况,了解其分子生物学特性。方法在浙江省磐安地区低山田地里捕获多种啮齿动物230只(黄胸鼠、社鼠、褐家鼠、小林姬鼠、黄毛鼠、青毛鼠、大林姬鼠、白腹巨鼠、针毛鼠、黑线姬鼠和松鼠);解剖取肝脾;提取DNA,用巢式PCR扩增无形体属16SrRNA片段;PCR产物测序,并进行Blast同源性比较,最后采用MEGA4.0软件与GenBank登录的其它无形体属种株进行系统发生分析。结果 230只啮齿动物中,1只黄胸鼠、1只褐家鼠和2只白腹巨鼠肝脾标本检出无形体属16SrRNA片段,磐安地区野鼠无形体属立克次体的自然感染率为1.7%。3份阳性标本PCR产物测序,序列比对分析表明,从褐家鼠同时检出分别与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和浙江无形体株ZJ05/2009完全一致的序列,黄胸鼠和1只白腹巨鼠的序列与浙江无形体株ZJ05/2009完全一致。结论浙江省磐安地区野鼠检出致病性无形体属核酸,存在无形体属不同种株的复合感染感染。提示可能存在无形体病自然疫源地,需要进一步密切关注致病性无形体的人群感染情况。
- 郑柏福应凯满张孟田孙继民姜理平陆群英
- 关键词:啮齿动物RRNA基因
- 金华市野生淡水鱼虾华支睾吸虫囊蚴感染状况调查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了解金华市野生淡水鱼虾华支睾吸虫囊蚴感染情况。方法按金华市主要水系分布特点采集3个县的河道、水库、池塘随机捕获的野生淡水鱼虾,用直接压片镜检法检测野生淡水鱼虾肌肉中华支睾吸虫囊蚴。结果在18种野生淡水鱼虾中检出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有11种,占61.11%;检测鱼虾2 326尾,其中阳性131尾,总感染率为5.63%。鱼类感染率为8.24%,高于虾类感染率2.96%(P<0.01)。不同调查县感染率不尽相同(P<0.01),其中以处于水系下游的婺城区水域鱼虾感染率最高为12.92%。不同水域环境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池塘感染率为高10.18%。不同种类野生淡水鱼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以旁皮鱼(17.65%)和麦穗鱼(17.65%)为最高。结论金华市野生淡水鱼虾有不同程度的华支睾吸虫囊蚴感染,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虾,存在感染华支睾吸虫病的风险。
- 余新图骆小君陈培发章光明陈左霞王小红庞志峰邵丰尧赵小高郑柏福
-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囊蚴感染率
- 水中残余铝测定方法探讨被引量:2
- 2013年
- 近年来,人们发现铝离子对于人体健康和水系统的有害影响不断增加,但是铝盐在饮用水处理中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无机盐类混凝剂[1],处理不到位时将导致饮用水中铝含量的增加。目前,水厂普遍使用硫酸铝或聚合氯化铝作为混凝剂。我们在实验室日常检测过程中发现,当使用硫酸铝作混凝剂时,用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2]能准确地测定出饮用水中的铝含量,而使用聚合氯化铝作混凝剂时,用该法不能准确地测定出铝含量,测定结果总足偏低且重复性差。
- 吕卓欧林高明
- 关键词:硫酸铝聚合氯化铝铬天青S
- 气相色谱法测定粉饼中9种苯胺类化合物被引量:1
- 2014年
- 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粉饼中的苯胺、对甲苯胺、间氯苯胺、4-氯-2-甲基苯胺、3-硝基苯胺、对硝基苯胺、2-氯-4-硝基苯胺、2,4-二硝基苯胺和邻联甲苯胺9种胺类化合物的方法,优化了实验条件。粉饼样品采用超声波震荡提取,以甲醇为提取剂。在有利的色谱条件下,获得了良好的线性关系,灵敏度和重复性。9种苯胺类化合物的检出限均小于0.04mgoL-1。反复分析标准样品获得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7.51%(N=8)。经过实际检测,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82.48%~118.67%之间。
- 林高明陈梅兰姜浙燕王露洁
- 关键词:苯胺类化合物气相色谱法粉饼
- 尼群地平与苯那普利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05年
- 李钟梁
- 关键词:苯那普利尼群地平疗效观察老年高血压病青年高血压病高血压病患者
- 多重PCR法鉴定伤寒沙门菌的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建立多重PCR方法鉴定伤寒沙门菌,为临床确诊及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快速准确的实验室技术支持。方法根据沙门菌菌体抗原A/D1群基因、鞭毛抗原基因(fliC-Hd)及伤寒沙门菌Vi抗原基因片段(Vi)设计引物,建立多重PCR体系并进行反应条件优化。选择15株不同血清型沙门菌及18株非沙门菌菌株,对所建立体系的特异性进行检测,并将该体系应用于浙江省分离的50株实际样本的检测。结果建立并优化了伤寒沙门菌检测的多重PCR体系,优化后25μl PCR体系包括100μM dNTPs、2.5 U Taq DNA聚合酶、引物各0.2μM、模板5μl;PCR条件为94℃变性1 min,56℃退火1 min,72℃延伸1 min,共循环35次。该体系具有高特异性,可准确快速鉴定伤寒血清型沙门菌,同时也可区分A群及D群血清群的沙门菌,并能检测鞭毛抗原为Hd及毒力基因Vi阳性的沙门菌,对实际样本检测符合率达100.00%。结论多重PCR可准确鉴定伤寒沙门菌,能作为传统血清学分型的辅助方法用于伤寒沙门菌的鉴定。
- 韦亦成占利叶菊莲
- 关键词:多重PCR血清型伤寒沙门菌
- 磐安县2004—2013年甲乙类法定传染病疫情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分析磐安县近10年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区域传染病防控规划提供依据。方法对磐安县2004—2013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传染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13年磐安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6种4509例,死亡11例,年均发病率为240.68/10万,年均死亡率为0.59/10万。2004—2007年磐安县法定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08—2013年呈波动状态,肺结核、乙型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淋病和梅毒居前五位。结论掌握区域内的甲乙类传染病疫情特征,有助于科学防控传染病。
- 郑柏福吕英
-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传染病防控
- 一起流行性腮腺炎爆发流行的调查被引量:1
- 2007年
- 应凯满施晓玲
-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调查罹患率
- 2007-2009年浙江省磐安县钩端螺旋体病宿主动物监测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了解浙江省磐安县野鼠、牛、猪、鸭和青蛙钩端螺旋体带菌情况。方法对野鼠鼠肾、牛中段尿、猪肾、鸭肾和青蛙肾等进行钩端螺旋体菌株的分离培养。结果 2007-2009年磐安县共分离培养到钩端螺旋体菌8株,经鉴定均为黄疸出血群。野鼠分离培养到7株,带菌率为2.13%;青蛙分离到1株,带菌率为0.33%;牛中段尿、猪肾和鸭肾未分离出钩端螺旋体菌。不同鼠种的带菌率社鼠8.33%、黄胸鼠3.03%。结论野鼠为磐安县钩端螺旋体病的主要传染源,黄疸出血群为主要的感染菌群。
- 应凯满张孟田
-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病宿主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