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作品数:1,657 被引量:9,704 H指数:30 相关作者: 刘书亮 李诚 陈安均 蒲彪 陈治光 更多>> 相关机构: 四川旅游学院食品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 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农业科学 化学工程 医药卫生 更多>>
猪皮胶原蛋白抗氧化肽的分离纯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2014年 采用碱性蛋白酶对猪皮胶原蛋白进行酶解,制备抗氧化肽。为了得到抗氧化活性高且纯度高的抗氧化肽,本实验采用多种体外抗氧化评价体系研究超滤获得的各分子质量段猪皮胶原蛋白抗氧化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依次采用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色谱对猪皮胶原蛋白酶解液进行分离纯化。结果显示:超滤分离获得5~10ku的抗氧化肽较其他分子量范围的抗氧化肽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采用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色谱两种分离方法分步分离能达到较好的分离纯化效果,离子交换色谱分离得到7个组分,其中组分P1对O2-·清除率最高,多肽浓度为0.85mg/mL时,清除率为46.30%,IC50值为1.24mg/mL;该组分经过凝胶色谱分离后得到2个组分,其中组分P1-B对O2-·清除率最高,多肽浓度为0.9mg/mL时,清除率为49.43%,IC50值为0.98mg/mL。 李诚 肖岚 付刚 陈代文 张荣华 余霞关键词:抗氧化肽 离子交换色谱 凝胶色谱 分离纯化 液体石蜡对麦麸纤维/小麦麸质蛋白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2019年 运用数学模型对复合膜的等温吸湿曲线进行拟合,研究液体石蜡对麦麸纤维/小麦麸质蛋白复合膜吸湿性能、透水性能的影响,并测定其机械性能和光学性能变化。结果表明,复合膜的等温吸湿动力学过程符合Peleg模型( R^2 >0.97, E <5%),GAB模型能精确模拟复合膜的吸附等温线( R^2 >0.99, E <5%)。添加5%~20%的液体石蜡可降低复合膜平衡吸湿率和水蒸气透过系数(water vapor permeability,WVP),提高复合膜的水接触角,其中添加15%的液体石蜡所制备的复合膜WVP降低了约47.8%,水接触角从54.2°提高至88.9°。添加液体石蜡同时降低了复合膜的抗拉强度(tensile strength,TS)、断裂延伸率(elongation at break,EAB)和透明度,加深了复合膜的色泽。添加15%液体石蜡的复合膜TS、EAB和透明度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约49.1%、33.5%和71.6%。综合添加液体石蜡对复合膜的各项性能影响,推荐15%左右液体石蜡为适宜添加量。本研究结果可为液体石蜡/麦麸纤维/小麦麸质蛋白复合膜制备工艺参数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 余国贤 高佳 康欣 吴贺君 黎杉珊 申光辉 张志清关键词:吸湿性能 透水性能 采后脱落酸处理促进甘薯块根愈伤木栓组织的形成 被引量:11 2020年 本研究以’北京1号’甘薯为试验材料,人工模拟机械损伤后采用不同浓度(25、50、100、200 mg/L)脱落酸(ABA)进行愈伤处理,研究采后ABA处理对甘薯块根的愈伤作用。结果表明:采后ABA处理能有效促进甘薯伤口处愈伤木栓组织的形成,其中以100 mg/LABA愈伤3 d效果最佳。采后ABA处理能有效提高甘薯愈伤组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提升总酚、类黄酮含量,减少甘薯重量损失。相关性分析表明,ABA处理甘薯木质素含量与总酚、类黄酮含量之间呈极显著相关(P<0.01),PAL酶活力与POD和PPO酶活力呈极显著相关(P<0.01)。综上所述,采后ABA处理可通过激发甘薯损伤部位组织的苯丙烷代谢、提高愈伤防御酶活性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达到促进甘薯块根愈伤形成的目的。 吕晓龙 邓韵弘 王彩霞 孙洁 李诚 陈琳 尚小青 彭春琳关键词:甘薯 机械损伤 愈伤 不同品种、不同采摘月份对芒果干营养成分和食用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2020年 以采摘于不同月份的3种芒果(红贵妃、金煌、凯特)制得的7个芒果干和1个市售芒果干(凯特)样品为研究对象,分析测定芒果干的主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所有芒果干中均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矿物质,以及较低的脂肪含量,并且它们中所有的重金属及致病菌均未超过国家限量标准。其中金煌芒-7的粗蛋白、总氨基酸和风味氨基酸含量最高,氨基酸组成最为合理,但Na、K、Fe、Mn的含量低于其他芒果干。在感官分析中,金煌芒-7获得总分均值最高,这得益于其气味和滋味得分均值较高,但其组织状态得分均值略低,凯特芒果干的组织状态较好。综合营养成分、感官评价和安全性分析,认为金煌芒-7的品质最优。 刘韫滔 张蕙兰 李诚 刘爱平 胡滨 杨文久关键词:芒果干 营养成分 食用品质 医院体检排队程序优化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开发体检排队系统,有效地缩短受检者及医生等待时间,充分利用医疗机构的资源。方法:数据库开发采用Access,建立Hospital数据库。编码采用VisualStudio2010开发,利于采用C++语言,MFC编写。系统设计基于Windows7操作系统,采用AdobephotoshopCS5进行系统界面设计,采用Visualstudio2010开发平台进行代码设计,采用Microsoftaccess2010实现预约信息的匹配。结果:开发出雅安市人民医院体检排队系统,对体检人员自动分组,每组的检查顺序自动设置。结论:体检排队系统可改变过去的经验模式,实行体检的自动排队,最大限度减少了受检者和医生等待时间。 何雅庆 谢应朗 宋勤 武叶乳制品中高产双乙酰乳酸菌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3 2015年 以四川省生鲜乳和发酵乳为原料,利用MRS培养基进行分离筛选,共分离出39株乳酸菌,对其中37株进行产双乙酰的初筛,分离出7株产量较高的菌株,最后从这7株中确定出1株产双乙酰量最高的乳酸菌YJ-110通过分光光度计法测得该菌株双乙酰的产量为23.826 mg/L。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分子鉴定,确定该菌为嗜柠檬酸明串珠菌(Leuconostoc citreum)。 田玉娟 周康 韩新锋 刘书亮关键词:双乙酰 明串珠菌 通过浸泡和喷淋清洗技术提高花椒的风味品质 为解决因花椒油腺脆弱而难以清洗的问题,本研究设计了一种低损花椒专用清洗设备,建立并优化了清洗工艺参数;通过检测色泽、麻味和香气,探讨了浸泡、浸泡+喷淋清洗技术和未清洗处理对花椒及其加工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泡+喷淋... 王皎 万俊哲 侯晓燕 申光辉 黎珊珊 崔强 于洁 周曼 王洁 任然 胡文 李治华 张志清关键词:花椒 清洗技术 挥发油 色泽 传统腌腊肉制品中乳酸菌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12 2007年 从12个传统腌腊肉制品中分离得到52株乳酸菌,通过形态学初步鉴定,选出具有代表性的12株乳酸菌进行生化鉴定,初步确定L31、L94、LS76、LS81、LS101为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LS51为食品乳杆菌(L.alimentari-us),LS14为干酪乳杆菌(L.casei),LS21、LS33为弯曲乳杆菌(L.curvatus),LS41为清酒乳杆菌(L.sake),L22、LS92为乳酸球菌,未能鉴定其种类。 刘书亮 敖灵 李燮昕 詹莉关键词:发酵香肠 腊肉 乳酸菌 米曲霉M-4降解己烯雌酚的条件优化 2017年 【目的】以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M-4对己烯雌酚(Diethylstilbestrol,DES)的降解率为响应值,对其降解条件进行优化。【方法】采用Plackett-Burman法对培养基组分和降解条件筛选显著性影响因素,并通过Box-Bohnken设计试验优化降解条件。【结果】最优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1.3%,CaCl_2 0.045%,葡萄糖0.5%,K_2HPO_4 0.15%,KH_2PO_4 0.05%,NaCl 0.05%,Tween 80 0.2%,DES质量浓度44 mg/L;最优培养条件为:初始p H 7.5,种龄72 h,转速140 r/min,培养温度28°C,培养时间72 h。【结论】在最优条件下菌株M-4对DES降解率为83.89%,比优化前(60.98%)提高1.38倍,差异极显著(P<0.01)。 胡凯弟 柴先杜 陈树平 邓维琴 周康 刘书亮关键词:己烯雌酚 米曲霉 降解条件 大蒜粉对鸭肉午餐肉品质的影响 2024年 为探究蒜粉对鸭肉午餐肉品质的影响,获得最佳品质的产品。将0%、2%、4%、6%、8%的大蒜粉添加到午餐肉的制作中,利用电子鼻、质构仪、色差仪和低场核磁共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LF-NMR)分别对产品各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并结合模糊数学感官评价对鸭肉午餐肉品质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添加了蒜粉的鸭肉午餐肉与未添加蒜粉午餐肉气味间有较大差异。随着蒜粉添加量的增加,鸭肉午餐肉的各项质构指标和色度的L值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蒜粉添加量为4%时,各指标达到峰值。同时午餐肉色度的a值均降低,b值整体显著升高(P<0.05),此外午餐肉中的不易流动水含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蒜粉添加量为6%时达到峰值。蒜粉对午餐肉的水分分布有一定的影响。结合模糊数学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当蒜粉添加量为4%时,鸭肉午餐肉品质最佳。综上,添加4%的大蒜粉能够改善鸭肉午餐肉的质构特性和风味品质,可提高午餐肉的营养和经济价值。 欧阳灿 白辰雨 顾泽鹏 曾珍 刘韫滔关键词:大蒜粉 鸭肉 午餐肉 低场核磁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