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机构详情>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 作品数:737 被引量:1,187H指数:11
- 相关作者:李智李世龙陈大庆姜云春陈建宏更多>>
- 相关机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装备指挥技术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 纳米SiC晶须增强铜基纳米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添加纳米SiC晶须(n-SiCw)的铜基纳米复合材料(SiCw/Cu)。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密度、硬度与n-SiCw含量之间的关系,通过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SiCw/Cu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随n-SiCw含量增加,基体中孔隙增多,并出现n-SiCw的偏聚,复合材料的密度减小,硬度增加;当n-SiCw含量为0.3wt%时,材料的减摩、耐磨性能最好;SiCw/Cu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为疲劳磨损和磨粒磨损,并以疲劳磨损为主。
- 杜建华刘贵民宋娅玲邓智昌谢凤宽
- 关键词:铜基复合材料纳米SIC粉末冶金
- 基于Qt的Windows平台组播通信技术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鉴于Qt在开发基于组播通信的应用时无法绑定到指定网卡接收数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在Windows平台下实现任意源组播和指定源组播通信的方法。本文以Windows下的Qt开发环境为基础,通过分析软件接收组播数据的特点,解决了无法绑定到指定网卡接收数据的问题,实现了Windows平台下在单网卡和多网卡计算机环境中任意源组播和指定源组播通信的技术方法。
- 刘彦平
- 多测站联合初始轨道确定及不确定性估计方法
- 2024年
- 由于缺少距离信息的约束,短弧段单站测角数据的定轨结果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针对极短弧条件下多测站联合定轨问题,提出了可直接利用多测站观测数据的联合定轨算法。该算法不要求联合测量的时间同步,对不同精度的测量数据可加权处理。同时,提出了相应的不确定性估计方法,使用无迹变换计算定轨协方差,能够对定轨结果进行概率描述,以双站光学测量为例开展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观测弧段不到轨道周期0.1%的情况下,双站联合定轨也可达到很高的定轨精度。其中,GEO、HEO卫星半长轴精度为千米量级,LEO卫星半长轴精度为百米量级。
- 陶雪峰赵帅龙李智
- 关键词:最小二乘法
- 中远程弹道式飞行器靶场作战试验组织模式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结合中远程飞行器靶场试验实际,总结梳理出当前相关装备靶场试验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目前靶场实践经验,着眼相关装备靶场试验现实需求,提出“实用高效-独立组织-全系统参试-体系运行”作战试验组织模式的构想,并提出应对建议。
- 郭新闻张正娟
- 关键词:作战试验飞行器
- 高散射媒质中的光程可分割动态光散射研究
- 2012年
- 为研究散射光强度随光子在散射媒质中散射光程的变化,基于单散射理论与扩散波光谱理论,采用了低相干动态光散射装置对不同粒径大小的聚苯乙烯悬浮液进行研究。将测量得到的背散射光光场强度谱的线宽与相应的理论计算结果相比较发现,在短光程区域,考虑容器壁附近拖曳效应的影响后,对于不同粒径的颗粒,光程为约5倍粒子平均自由程的区域可看成为单散射区域;对于光程大于225μm的区域可看成为扩散光波区域。实验结果表明低相干动态光散射法可实现高散射媒质从单散射区域到低次散射再到扩散区域的全光程的可分割的光场强度谱测量。
- 夏辉庞如意程建卫苗彩霞吴小云
- 关键词:扩散波平均自由程
- 干涉测量系统数字基带转换方法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首先介绍两种典型的适用于干涉测量系统的数字基带转换方法,然后采用并行结构和多相结构对正交混频方法进行改进,得到高效的基于并行下变频的方法。结合多相滤波的高效性与正交混频的灵活性,得到更加高效的多相滤波与正交混频结合法。通过比较两种方法的效率和功耗,得到多相滤波与正交混频结合法性能更优的结论。
- 魏绍杰王峰秦国领
- 关键词:干涉测量系统多相滤波
- 面向星间链路的机械加电扫相控阵天线指向权值算法被引量:1
- 2021年
- 为了实现“北斗”星间链路地面设备使用单相控阵天线与全空域的“北斗”导航卫星建链的目的,设计了一种面向导航卫星的机械加电扫相控阵天线装置。通过对其建立全空域分割模型,提出了基于机械扫描加电波束扫描复合跟踪的天线指向权值动态赋值算法。以某型号星间链路地面设备为基础,通过暗室试验对该装置指向权值赋值后的指向精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
- 吴宗清王东升杨俊武张伟刘军锋黄立娜
- 关键词:星间链路
-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在火箭安控态势决策中的应用及其关键技术
- 2024年
-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直观的二维或三维可视化模拟场景,火箭地面安控系统通过设置合理的安全管道,实现对火箭飞行过程中的安全控制。针对火箭飞行过程中安全控制工作和对飞行态势信息的精细化显示及判决要求,将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火箭安控态势判决,使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接收火箭实时飞行数据,全程展示火箭飞行态势,通过研究实现坐标系间转换算法和三维空间内对象碰撞检测算法,实时精细化地计算和显示火箭与三维空间安全管道的位置关系,为安控指挥员提供直观精准的可视化场景和自动化的安控态势决策结果,从而开展及时、准确的地面安控判决与实施,实现对地面目标最大程度的安全保护。
- 于志坚杨玖文谷鹏冲原振龙
-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安全控制航天发射碰撞检测
- 夜间成像光测数字图像增强技术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分析夜间成像的光测数字图像灰度范围、对比度和信息量等主要特点,为图像增强的策略选择和效果评价提供依据。针对夜间成像光测数字图像灰度范围较窄等特点,提出局部灰度修正的增强方法适当增强图像对比度,又避免细节损失,同时,利用拉普拉斯锐化突出目标轮廓和边缘,并利用人眼对彩色敏感的特点,采用伪彩色增强提高对图像中模糊目标的分辨能力。通过上述3种增强技术,提高了对夜间成像暗图像的目标识别能力,有利于后续判读处理。
- 淳静刘波王晓雪刘宏海
- 关键词:图像增强目标识别
- 保护目标和超越国境必炸线安控管道实时化的设想
- 针对当前地面安控在目标保护和出国保护管道设置过程中,实时性和针对性方面存在的不足,通过对故障飞行特点和管道设计原理的分析,提出了实时计算、动态显示目标保护区边界和超越国境必炸线的方法。该方法有效解决飞行器故障飞行时安控实...
- 程宇科周仲华董连永谷鹏冲
- 关键词:实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