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 作品数:3,989 被引量:14,172H指数:42
- 相关作者:杨生平郑贤君陈嘉映白奚程广云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找乐子,以苦为乐,至乐
- 2014年
- 我们追求这个那个,有时追求的过程就带着快乐,有时追求到手得到快乐,这些都不等于我们在追求快乐。然而,我们似乎也不能否认,有些活动所追求的是快乐本身,就在“找乐子”。去做的具体是什么无所谓,只要快活就好。詹姆斯区分“快乐的行为”和“追求快乐的行为”,嗑药、买春、溺乐,都属后面这一类。
- 陈嘉映
- 关键词:至乐
- 1945—1949年中国共产党政党协商的特点及启示被引量:1
- 2016年
- 政党协商位居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七种形式之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政党协商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考察1945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对政党协商实践的历程、特点,对加深政党协商的认识、解读,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具有积极的作用。
- 李玥
- 关键词:协商民主
- 观察社会进步及其尺度的双重理论视角
- 1995年
- 观察社会进步及其尺度的双重理论视角王锐生,范燕宁一社会进步作为反映人类社会演变过程或走向的历史观念,对社会生活起指导、肯定和激励的作用。人不会始终满足于现存的现实,他要使已经获得的文明朝向一个令他满意的方向发展,这样,他在行动之前就要综合过去的事实以...
- 王锐生范燕宁
- 关键词:社会进步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生产力标准
- 论宪法作为党内法规的审查标准被引量:6
- 2020年
- 党内法规已经纳入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作为法规范之一种,党内法规须符合宪法即须接受合宪性审查。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党性、人民性与法律性三者有机统一,以及宪法秩序奠定了党内法规合宪性审查的法哲学基础,党章、宪法、《制定条例》和《审查规定》为其提供了规范依据。宪法确立的政治、民主、平等、人权和法治原则是审查的内容,宪法文本、不得超越宪法界限、法规保留与比例原则构成审查基准。组织法规保留为一般法规保留,涉及党员权利、纪律处分与组织处分为严格法规保留。前者确保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后者意味着对党员权利的限制、剥夺和处罚应于法有据,并不得超过必要限度。审查具有法律效力,分为不予备案、撤销、纠正、搁置等。法规保留意义重大,是党内法治文明先进性的重要标志。
- 郑贤君
- 关键词:党内法规合宪性审查比例原则
- 消费社会悖论与鲍德里亚困境被引量:4
- 2011年
- 鲍德里亚认为,在整个消费社会中,存在着自我、休闲和消费三大悖论。本文认为鲍德里亚对三大悖论的分析和指认,深深地植根于其关于消费社会的整体思想之中的,其背后的深层逻辑则是从对物品使用价值的否定到视其为区分要素的符号系统再到消费意识形态的无意识。然而,尽管鲍德里亚对人们的被控制、被奴役境地给予无情揭露和批判,但他却没有成功地构建出真正的能动理论,原因则在于其没有沿着马克思资本的逻辑继续前行,他背离了马克思,也就迷失了方向。
- 吴会丽
- 唯物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区别探析
- 2015年
-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内核一直备受学术界关注,但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个真正标准的表达概念被提出的确切时间是1890年,并且是由恩格斯提出的。而唯物史观的形成与确立时间显然是在青年马克思时期。以后的很多研究学者甚至恩格斯本人却经常将两个概念一起使用。由此可见,历史唯物主义本身虽然和唯物史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也不难发现二者在很多特定语境下不能相互替代。文章通过对两个概念产生的时代历史背景、实质内核与性质等特点进行比较从而对两个概念进行区分,以便今后的研究学者可以更精准地表达。
- 陈怡同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恩格斯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
- 人文交流:“一带一路”的重要驱动力被引量:10
- 2016年
- 大唐盛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强盛的永远标志,"一带一路"正开启现代中国的创新品牌。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5000年、500年、50年的中华民族与世界和平发展史,都离不开人文交流与文明对话的魅力。为此,我们既要积极利用现有平台和传统文化资源,加强文化合作和交流;也要充分发挥各文化交流主体的重要作用,形成强大的合力机制;更要善用恰当话语体系,形成最广泛共识,在"和平、包容、共赢"的发展理念下,形成"平等、尊重、借鉴"的"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局面。
- 沈永福
- 关键词:传统文化资源话语体系文化合作区域合作机制晚唐诗人
- 以人为本的人学意蕴被引量:5
- 2008年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思想进步的重要旗帜,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这个理论体系中,人的问题,特别是以人为本的问题,是其重要内容,某种程度上还是其核心内容。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人的问题,对于人们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刊就此推出的四篇文章,有思想、有深度,相信读后会深受启发。
- 陈新夏
- 关键词:以人为本理念人学意蕴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普遍人性优先性类特性
- 人类突破死亡界限的生命伦理学思考被引量:1
- 2020年
- 近年来,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现代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生命不断延长,以致突破死亡界限成为可能。这一情状必将带来一系列生命伦理学难题。文章从"尊重、不伤害/有益、公正"的角度,揭示了由突破死亡界限的可能性所产生的知情同意、人格和资源分配三方面问题,同时从道德约束、法律规范和制度设计三个方向思考未来人类突破死亡界限所面临的种种困境。
- 许秋晨程广云
- 关键词:生命伦理学
- 澳门青少年犯罪最新态势被引量:1
- 2000年
- 夏利民
-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犯罪特点犯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