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人工降雨防雹办公室
- 作品数:301 被引量:705H指数:16
- 相关作者:李培仁孙鸿娉李义宇任刚杨俊梅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山西省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山西省层状云降水系统不均匀性分析
- 2012年
- 本文利用2009年6月18日DMT机载云物理探测系统对山西层状云的探测资料,分析云的宏微物理结构特征,发现山西省层状云降水系统存在不均匀性。
- 杨俊梅李培仁任刚李义宇
- 关键词:层状云微物理结构不均匀性
- 人工影响天气防灾减灾标准体系建设
- <正>详细摘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是党和政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福祉的一项民生工程,是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的一项基础工作。2015 年 5 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发...
- 杨永龙高艳平贺青亮张向峰裴真
- 关键词:人工影响天气防灾减灾
- 文献传递
- 山西省人工增雨天气概念模型研究
- 为了使人工增雨更有针对性,需要在作业方案制定阶段就对未来影响天气系统有一个明确的判断,需要总结出一套适合山西省进行人工增雨作业的天气概念模型。为此,普查了1991~2000 年欧亚范围高空及地面天气图,筛选出影响山西省并...
- 孙鸿娉李培仁李玉宏申东东任刚
- 关键词:天气概念模型人工增雨
- 吉林省一次层状云降水宏微观特征的观测研究
- <正>外场观测研究是认识云物理过程的最重要途径。本文利用国产运-12型飞机作为此次飞机探测平台,机载设备包括GPS全球定位系统、温压湿度表、PMS云粒子探测设备,同时结合MICAPS、雷达、卫星等综合探测资料,分析了20...
- 封秋娟牛生杰
- 文献传递
- 多普勒速度图像中逆风区的统计特征分析
- 多普勒雷达作为一种新型的探测工具,在临近预报,特别是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预警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多普勒速度场中的逆风区深入研究,有助于识别和判断降水中心区或强对流回波的发展或消散。本文选取太原雷达站200...
- 李军霞李培仁汤达章
- 文献传递
- 2012年7月30-31日长治市暴雨过程分析
- 2015年
- 2012年7月30日-31日山西省长治市地区出现强降水天气,根据该时段的降水实况,从天气背景形势、动力条件和卫星云图几个方面对暴雨过程进行分析。
- 申东东
- 关键词:暴雨切变线气流
- 降水云系的数值模拟结果与机载实测数据的对比及分析
- 对于降水云系的数值模拟分析以及用飞机机载仪器对层状云的探测取样分析,国内外许多专家 已经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但是将数值模拟结果和机载实测数据进行对比,来验证两者之间的真实性,还尚 未开展过。目前,各类云参数化模式生成的云物...
- 关键词:数值模拟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一次低涡云系影响下的地面雨滴谱特征分析
- 利用滤纸色斑法对2008年7月17日山西省一次低涡云系影响下的汾阳、介休两站的降水雨滴谱进行观测,分析了此次层积混合云降水的云系宏观特征、地面雨滴微物理结构的平均特征和连续演变特征,发现此次层积混合云降水云系的空间结构极...
- 封秋娟李培仁申东东孙国德
- 关键词:雨滴谱
- 文献传递
- 一次层状云系结构和降水机制的观测与数值模拟被引量:4
- 2013年
- 利用机载微物理探测仪器获得了2010年4月20~21日我国中东部地区的一次大范围降雨过程的观测资料,详细分析了云系的微物理结构和降水过程,并利用WRF模式对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详细探讨了此次降雨形成的微物理机制。分析表明,降水前期,云体在垂直方向上存在分层结构,云粒子探头(Cloud Droplet Probe,CDP)粒子浓度存在较大起伏。降水中期,CDP粒子主要存在于4.27km以下,其中3.69km处浓度较大,峰值普遍超过100cm-3;降水粒子和尺度较大的云粒子同样在4.27km以下。4.27km、3.69km处粒子形态较丰富,经历了不同尺度的片状、不规则状、针状及辐枝状的变化,3.69km处CDP粒子浓度较少时,降水粒子以针状为主,而CDP粒子浓度充足时则转化为尺寸更大的辐枝状粒子。4.27km、3.69km高度层存在的主要粒子是雪晶,其次是少许冰晶。降水后期,云体从顶部开始趋于消散,表现为3.9km高度以上无明显CDP粒子,仅存在部分云粒子和降水粒子,其形态为不规则状。降水主要形成于3.9km以下的云层,此时冷层仍存在部分针状的冰雪晶。WRF模拟结果表明:雨滴大部分形成于2.9km以下,0℃层下方,2.2~2.9km雪的融化贡献最大,2.2km以下重力碰并为主。雪是冷暖层主要的降水粒子,雪在冰雪晶层大部分高度仍以凝华增长为主,混合层以凝华增长和结淞增长为主,而雪的增长程度可能受上升气流强度、过冷水含量影响。
- 王秀娟李培仁赵震侯团结杨洁帆申东东雷恒池
- 关键词:层状云飞机观测降水机制WRF模式
- 夏季积层混合云降水的云特征参数演变及人工增雨可播性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为了使FY-2C/D卫星资料反演云系微物理特征参数更好地应用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利用2010年8月17—19日山西夏季积层混合云降水过程的雷达、卫星、机载云物理探测平台的综合探测资料,对云系演变特征、人工增雨的可播性以及催化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系维持时间达35 h,17日白天到夜间云层不断增厚,云粒子有效半径(Re)稳定变化较小,降水少,云系的自然降水过程较弱,具有较好的增雨作业潜力。8月17日白天云顶温度-10℃,云滴有效半径小于12μm,云系密实,云中过冷水含量丰沛,大粒子与冰晶含量较少;夜晚在高云的播种效应之下,产生较大降水;持续稳定的中低层状云系存在较好的增雨作业机会。综合分析可知,适宜于这次夏季积层混合云降水人工催化条件的卫星判据为:云系厚度大于2 km,云顶温度-10^-20℃,云顶云粒子有效半径小于15μm。
- 孙鸿娉李培仁申东东李义宇封秋娟
- 关键词:卫星反演层状云人工增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