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渠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作品数:34 被引量:126H指数:6
- 相关作者:谢飞李光清谭文明李光军李明燕更多>>
- 相关机构: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孜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四川省石渠县2016年小兽感染棘球蚴情况调查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调查四川省石渠县野外小兽棘球蚴感染情况,为有效防治棘球蚴病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2016年4、6、8和10月在四川省石渠县采用夹捕法、绳套法等捕捉野外小兽并进行剖检,观察棘球蚴感染情况。应用SPSS 17.0和Arc GIS10.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地图制作。结果共捕获小兽4 054只,平均捕获率为10.21%(4 054/39 720),小兽平均密度为188.56只/hm^2,棘球蚴感染率为4.93%(200/4 054);其中高原鼠兔、青海田鼠和藏仓鼠捕获数分别为2 232、1 792和30只;高原鼠兔的密度和感染率均高于青海田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0,P=0.004;χ~2=25.652,P=0.000);夏季牧场小兽密度(213.28只/hm^2)高于冬季牧场(158.77只/hm2),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4.340,P=0.000)。冬季牧场青海田鼠的感染率(4.69%)高于夏季牧场(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1,P=0.044)。在4、6、8、10月,高原鼠兔、青海田鼠的感染率均迅速增高(χ_(趋势)~2=12.109,P=0.000;χ_(趋势)~2=3.415,P=0.038)。结论石渠县棘球蚴感染的小兽主要是高原鼠兔和青海田鼠,且分布广、密度大,感染率高,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其传播风险。
- 杨诗杰刘辉李奔福字金荣彭佳王东盖瑶张雄英巴建峰刘启胜薛靖波肖宁
- 关键词:棘球蚴病小兽
- 四川省2000~2012年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分析四川省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简称青海田鼠疫源地)流行态势,为做好鼠疫防治工作提供应急对策。方法统计、整理、分析四川省2000~2012年期间的鼠疫监测资料。结果青海田鼠平均密度253.27只/hm2,发现青海田鼠体及巢穴蚤9种,细钩盖蚤和直缘双蚤指名亚种为主要寄生蚤,占93.21%,其他蚤种占6.69%;青海田鼠体蚤指数0.90,染蚤率42.48%,青海田鼠巢穴均染蚤,巢蚤指数53.65。实验室检测各种宿主动物材料14 323份,检出鼠疫菌98株;检验媒介蚤2 455组26 411只,获鼠疫菌11株。证实染疫动物8种,染疫媒介3种。用鼠疫间接血凝试验方法(IHA)检测动物血清3 369份,阳性215份,其中青海田鼠阳性血清102份,犬阳性血清94份,其他动物阳性血清19份。结论自2000年以来,四川省青海田鼠疫源地的动物鼠疫一直处于活跃状态,持续存在,应加强鼠疫宣传监测工作,防止发生人间鼠疫。
- 汪立茂杨孔谢飞谭文明李光军吴朝学祁腾李帆
- 关键词:青海田鼠疫源地
- 四川省青海田鼠疫源地地震前后蚤类种群变化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分析地震前后四川省青海田鼠疫源地媒介蚤类种群变化,为做好鼠防工作提供对策。方法统计、分析四川省2005-2011年期间的鼠疫调查与监测资料。结果调查发现青海田鼠平均密度191.43只/ha,地震前后媒介蚤均以细钩盖蚤为主,占67.34%和61.56%,直缘双蚤指名亚种次之,占30.82%和38.12%,青海田鼠寄生蚤染蚤率地震前的9月(54.2%)和地震后的6月(55.24%)较高,而蚤指数以震前的9月(1.00)和震后5月(1.29)较高,染蚤率或蚤指数有一定的季节变化。检验媒介蚤8种、12 922匹,分离鼠疫菌3株,感染鼠疫的媒介蚤为细钩盖蚤。结论地震前后四川省青海田鼠疫源地蚤类种群有一定变化,地震前后染疫媒介蚤均有细菌分离,说明青海田鼠动物鼠疫持续存在,提示继续加强监测,严防人间鼠疫发生。
- 汪立茂杨孔谢飞谭文明杨创明祁腾李帆吴朝学
- 关键词:青海田鼠疫源地蚤类地震
- 2000-2004年四川省青海田鼠鼠疫流行特点分析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分析2000-2004年青海田鼠鼠疫流行特点,为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鼠疫总体规划”和“四川省鼠疫监测方案”及实施细则进行调查。结果2000-2004年5个年度均有青海田鼠鼠疫流行;发现染疫动物5种,除青海田鼠外,还有牧犬、沙狐、家猫和藏系绵羊,染疫媒介5种。结论青海田鼠鼠疫呈连续流行态势。
- 汪立茂宋晓玉李光清陈虹谢飞罗志丹巴段勇军
- 关键词:鼠疫青海田鼠
- 石渠县人和家畜鼠疫血清学检测报告
- 2005年
- 蒋和柱李富忠陈虹严冬丽李光清罗志丹巴许光荣
- 关键词:血清学检测鼠疫
- 高原鼠兔对青海田鼠型鼠疫菌的感受性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 探讨高原鼠兔对青海田鼠型鼠疫菌感受性水平。方法 采用动物实验的方法 ,观察不同剂量组高原鼠兔对青海田鼠型鼠疫菌的反应。结果 高原鼠兔对青海田鼠型鼠疫菌具有高抵抗性和低敏感性 ,属低感受性类型。结论 高原鼠兔对青海田鼠型鼠疫菌仅为偶然性或一时性宿主。
- 许光荣李富忠陈虹蒋和柱严冬丽丹巴段勇军
- 关键词:鼠疫菌感受性高原鼠兔
- 野生种高原鼠兔的捕捉与饲养被引量:5
- 2005年
- 李富忠蒋和柱陈虹许光荣罗志丹巴段拥军宗康贵毛远书
- 关键词:高原鼠兔饲养
- 四川省石渠县2001-2013年鼠疫疫源地夜行鼠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分析2001-2013年石渠县鼠疫疫源地夜行鼠监测数据,为该地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5 m夹线法捕获夜行鼠,检蚤并鉴定,用Excel软件统计分析调查数据。结果 2001-2013年共捕获夜行鼠3目4科5属8种420只和1种未定的水栖鼠。夜行鼠捕获率为1.56%;夜行鼠体蚤3科7属12种185匹,染蚤率为26.67%,蚤指数为0.44。结论石渠县鼠疫疫源地夜行鼠对该地鼠疫菌的储存和传播起一定作用。
- 杨军祁腾段勇军段凤刚刘启胜丹巴泽里谢飞李光军谭文明
- 关键词:鼠疫疫源地
- 肝包虫病患者超声影像动态观察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了解四川省石渠县肝包虫病患者B超影像的变化过程及趋势,分析变化规律,提高对包虫病的超声影像识别能力,了解阿苯达唑大规模社区治疗情况。方法通过现场超声检查及血清学检测,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通过Excel建立2个队列数据库,分别比较病灶1年及2年后的影像变化特点;以Fisher确切概率法,对病灶退化率进行比较。结果共计随访606例,获得618个病灶的清晰图像; 1年随访后,与其他阶段的囊型包虫病相比,CE3型病灶退化率较高,达到16. 42%(P<0. 05),其他各型之间退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2年随访后,与其他阶段的囊型包虫病相比,CE3型病灶退化率较高,达到45. 45%(P<0. 05),其他各型之间退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本研究中涉及的病灶变化可推测为自然转归,表明阿苯达唑大规模社区治疗依从性差; CE3是囊型包虫病中最不稳定的类型,易退化为CE4; CE3、CE4的囊壁可直接被肝组织吸收;泡型包虫病中似血管瘤型不稳定,发展为伪囊型。
- 李汭芮喻文杰王谦刘军李永忠蔡迪明谭静徐克均何伟廖沙张光葭陆子浩谢飞邹斌杨柳钟波王奇陈凡黄燕刘磊姚人新
- 关键词:包虫病超声影像
- 四川省鼠疫耶尔森菌CRISPR基因分型及地区分布研究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对四川省鼠疫耶尔森菌(Yersinia pestis)做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CRSIPR)基因分型和地区分布研究,为四川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32株鼠疫菌培养和提取核酸,应用3对CRISPR引物对被试菌株DNA进行PCR扩增、测序和分析,确定四川省鼠疫菌的CRSIPR基因型。结果 132株鼠疫菌共发现17种spacer,包括YPa 9种、YPb 5种、YPc 3种,新发现的1种space阵列。所有鼠疫菌株被分为2个CRISPR基因簇(Cc3′,Ca7),3个基因型(37′型、22型和sc01型)。其中石渠县青海田鼠型菌株基因型为37′型,石渠县人间鼠疫的菌株为22型,德格县旱獭型菌株基因型为22型,巴塘县、理塘县、雅江县和新龙县旱獭菌株基因型为sc01型。结论四川省鼠疫菌菌株具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特征。
- 祁腾梁莹李伟杨军罗隆泽段风刚汪立茂李帆金忠强谭文明谢飞王宏刀吉刘建曾林子廖虹瑜雷高鹏
- 关键词:鼠疫CRISPR分子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