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
- 作品数:242 被引量:731H指数:12
- 相关作者:申世涛刘伟于同良李蕴辉张霞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法学院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海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 论明清律例关系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 2010年
- 明清时期,我国律典的立法技术已经达致成熟,条例对律典起了重要的补充、修改作用。这一'律例关系'实践对当代中国仍有重大影响。当代中国应当树立法律权威,尝试由司法工作人员在实践中解释法律。同时,我国不宜引入判例法。
- 马凤春
- 关键词:明清时期
- 案例教学法在犯罪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传统的犯罪学教学弊端重重,既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又导致了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不利于学生学以致用,所以需要对之进行改革。而案例教学法却能够充分弥补这些缺陷,可以大大缩短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 刘广平
- 关键词:犯罪学案例教学
- 论判定犯罪轻重的标准被引量:1
- 2017年
- 犯罪轻重实际上具有实践形态、价值形态和规范形态三种存在状态,三种形态之间未必一致与吻合。与三种形态对应的是判定犯罪轻重的三种标准:实践标准、理论标准和规范标准,其中实践标准是判定犯罪轻重的首要准则,对理论标准和规范标准具有指引与评价作用。探索实践标准可以通过围绕犯罪轻重影响因子设置各种不同变量实验方案来实现,而最终确定实验结果的科学与否,则要其经历社会公众认同、学者修正和国家司法实践检验的过程。
- 王占启
- 叙事传输理论在职务犯罪侦查讯问中的运用被引量:1
- 2020年
- 职务犯罪侦查讯问工作具有特殊性。如何采用更加多元化、人性化的辅助侦查讯问策略和方法,改变职务犯罪嫌疑人的态度,突破其心理防线,成为职务犯罪侦查活动面临的巨大挑战和难题。基于叙事传输理论的视角,通过让犯罪嫌疑人沉浸在叙事故事中的独特心理机制,在其高度情感的参与下,尽量减少其负面认知反应、促使其认同故事角色并唤起强烈的情绪,可以有效地达到说服犯罪嫌疑人改变态度和信念的目的,从而主动供述自己的犯罪行为。
- 李小丹
- 关键词:心理防线职务犯罪侦查讯问
- 我国刑事政策的哲学基础与价值内涵演变——从“严打”到宽严相济
- 我国改革开放后制定实施的刑事政策主要有"严打"政策和"宽严相济"政策,这两种政策的时代背景不同,决定了其哲学基础和价值内涵的不同。笔者认为,"严打"政策的哲学基础是斗争哲学,而宽严相济政策的哲学基础则是和谐思想;在价值内...
- 辛科
- 关键词:刑事政策哲学基础
- 文献传递
- 终身监禁之立法解读、法律性质及溯及力被引量:12
- 2017年
- 《刑法修正案(九)》针对重特大贪污、受贿罪增设的终身监禁亟需学界进行精准的立法解读,合理界定其法律性质,进而推动司法的正确适用。根据"严而不厉"的刑事政策模式、保留死刑、严格控制死刑的死刑政策以及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终身监禁应当被理解为一种从宽的规定,适用于原本应当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者。终身监禁的法律性质应当被界定为针对重特大贪污、受贿罪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所预设的一种死缓的法律后果,这种定性不仅能够完善死缓制度,而且符合死缓法律后果的判断标准,合乎刑法解释的要求。死刑立即执行替代措施说、死缓执行方式说、中间刑罚说以及无期徒刑执行方式说均非对终身监禁法律性质的准确界定。终身监禁的溯及力问题已然成为司法适用中争议的焦点,终身监禁能够溯及既往,司法解释关于终身监禁溯及力的规定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属于无效解释。依据从旧兼从轻原则,白恩培案应当适用修正前的《刑法》,不应判处终身监禁。
- 吴玉萍
- 关键词:终身监禁法律性质溯及力
- 我国侦查监督机制的反思与重构
- 2013年
- 侦查过程容易侵犯到犯罪嫌疑人的各项基本权利,西方国家都注重通过立法加强对侦查行为的制约与监督。我国刑事诉讼法虽然也涉及到这个问题,但还存在诸多的问题,这就使得对侦查行为的制约力度大打折扣。因此,基于规制侦查行为的合法性和人权保障的需要,必须重塑我国的侦查制约机制。
- 姜淑华
- 关键词:侦查监督司法审查机制
- 4Vs组合理论在文化产品营销中的应用
- 2010年
- 文化产业化是近几年来学术争论的热点问题。许多学者都针对文化产品的营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文介绍了4Vs营销纽合理论,并以庆阳的香包刺绣为例,探讨了其在文化产品营销中的应用。
- 贾俊涛
- 关键词:文化产品文化产业化
- 我国缓刑适用实质条件具体化的实践考察与路径新探被引量:10
- 2021年
- 我国《刑法》第72条规定的缓刑适用实质条件用语比较抽象和原则。实务样态显示,司法机关在探索缓刑适用实质条件具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规范解释层面上,缓刑考察因素"单一",而非"综合",缓刑适用规则的可操作化路径不具有可行性;规范适用层面上,缓刑适用具有一定的随意性。解决缓刑适用实质条件具体化问题的路径是,以"特殊预防论"为理论基础,明确犯罪情节、悔罪表现和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涵义及其考察因素,制定科学的缓刑评估量表以代替缓刑适用规则。
- 包国为
- 关键词:犯罪情节悔罪表现
-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定位及实现的路径选择被引量:3
- 2009年
- 在司法领域,政策只能通过法律形式体现,法官的活动只应服从法律,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具有行政政策的特征,因此这一政策应当是立法政策,不应直接作为具体政策指导司法实践。将宽严相济作为司法政策存在一些弊端,因其不具有执行的标准,且政策的灵活性容易造成为执行政策而执行政策,难以避免权力的干扰。由于政策主体同样存在利益,因此应当有制度的约束,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样态应当是制度和法律。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有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变迁和自下而上诱致性变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自上而下制定的,其实施更应注重自下而上的实践探索。
- 李蕴辉
- 关键词:刑事政策宽严相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