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作品数:930 被引量:2,976H指数:17
相关作者:任立国娄世松沈春玉金珊韩向艳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理工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理工学院化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67篇期刊文章
  • 5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2篇化学工程
  • 355篇理学
  • 158篇石油与天然气...
  • 46篇一般工业技术
  • 2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6篇轻工技术与工...
  • 12篇金属学及工艺
  • 8篇文化科学
  • 6篇生物学
  • 5篇冶金工程
  • 4篇电气工程
  • 4篇医药卫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26篇催化
  • 81篇离子
  • 78篇催化剂
  • 73篇纳米
  • 57篇催化合成
  • 56篇分子
  • 52篇离子液
  • 50篇改性
  • 48篇离子液体
  • 42篇分子筛
  • 38篇光谱
  • 37篇甲基
  • 35篇固体酸
  • 32篇酯化
  • 31篇柴油
  • 30篇原子
  • 29篇丙烯
  • 26篇配合物
  • 26篇萃取
  • 23篇水热

机构

  • 925篇辽宁石油化工...
  • 26篇东北大学
  • 24篇抚顺石油化工...
  • 23篇中国石油抚顺...
  • 18篇中国科学院
  • 18篇抚顺职业技术...
  • 10篇华东师范大学
  • 10篇中国石油
  • 7篇大连民族大学
  • 6篇辽宁大学
  • 6篇浙江大学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吉林大学
  • 4篇河南理工大学
  • 4篇中国矿业大学
  • 4篇鲅鱼圈出入境...
  • 3篇慕尼黑工业大...
  • 3篇商丘师范学院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86篇姜恒
  • 72篇宫红
  • 60篇任立国
  • 59篇臧树良
  • 58篇张金生
  • 57篇李丽华
  • 54篇关磊
  • 52篇储刚
  • 50篇高文艺
  • 48篇雷良才
  • 48篇陈平
  • 44篇李海英
  • 38篇周明东
  • 37篇罗根祥
  • 36篇连丕勇
  • 35篇周莉
  • 35篇张晓丽
  • 34篇桂建舟
  • 34篇王莹
  • 29篇刘丹

传媒

  • 90篇辽宁石油化工...
  • 64篇石油化工高等...
  • 59篇当代化工
  • 53篇化工科技
  • 48篇应用化工
  • 37篇工业催化
  • 26篇化学与粘合
  • 23篇化工新型材料
  • 21篇石油炼制与化...
  • 20篇人工晶体学报
  • 18篇合成化学
  • 13篇精细石油化工
  • 10篇化学工程师
  • 10篇香料香精化妆...
  • 10篇化学与生物工...
  • 9篇现代化工
  • 9篇塑料工业
  • 9篇石化技术与应...
  • 8篇化学工业与工...
  • 8篇精细化工中间...

年份

  • 2篇2021
  • 11篇2020
  • 15篇2019
  • 29篇2018
  • 43篇2017
  • 52篇2016
  • 63篇2015
  • 76篇2014
  • 84篇2013
  • 156篇2012
  • 120篇2011
  • 98篇2010
  • 79篇2009
  • 49篇2008
  • 6篇2007
  • 11篇2006
  • 3篇2005
  • 14篇2004
  • 10篇2003
  • 4篇2002
9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氧化硅负载磷钨酸催化甘油与丙酮的缩合反应被引量:4
2011年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二氧化硅负载的磷钨酸(TPA/SiO2)固体酸催化剂,用XRD和N2-吸附脱附对TPA/SiO2固体酸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催化剂在甘油与丙酮缩合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催化剂的焙烧温度、磷钨酸质量分数、反应时间和催化剂质量等对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PA/SiO2固体酸是平均颗粒为20.9~26.4nm的无定形催化剂,在甘油与丙酮缩合反应中具有高催化活性和良好稳定性。最佳条件为:催化剂的焙烧温度500℃,TPA质量分数15.0%,n(甘油)∶n(丙酮)=1∶3,催化剂质量为甘油质量的8.0%,环己烷15mL,反应时间6.0h。在最佳的反应条件下,丙酮甘油缩酮收率为93.2%。
任立国张晓丽高文艺
关键词:固体酸缩合反应
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废活性污泥中的铜、锌和镍被引量:6
2009年
采用微波消解系统消解污泥样品,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废活性污泥样品中的Cu、Zn和Ni的质量浓度。研究了微波消解的最佳条件,与常压消解法进行了对比实验,准确度和精密度与传统方法吻合。实验结果表明,微波消解分两步进行,微波功率为340 W,恒压时间分别为10 min,微波压力分别为0.4 MPa和0.45 MPa;铜、锌、镍线性范围分别为0-20,0-12,0-25 mg/L;检出限分别为0.300 0、0.030 7,0.010 6 mg/L。该法测定样品中铜、锌、镍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6%、98.9%和96.5%,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74%、0.95%和1.00%。
张金生李丽华陈雨艳
关键词:火焰原子吸收法废活性污泥
微波诱导燃烧法制备LaBO_3:Eu,Gd粉体及其表征被引量:5
2019年
以水合硝酸镧(La(NO_3)_3·nH_2O)为氧化剂,甘氨酸(C_2H_5NO_2)为还原剂,无水碳酸钠(NaCO_3)为助熔剂,掺杂氧化铕(Eu_2O_3)和氧化钆(Gd_2O_3)粉体,通过微波诱导燃烧法合成LaBO_3:Eu,Gd荧光材料。研究了Eu、Gd的掺杂量、微波功率、焙烧温度和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合成LaBO_3:Eu,Gd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和荧光光谱(PL)等分析手段对所制粉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Eu的掺杂量为2%,Gd掺杂量为3%,微波功率350 W,焙烧温度500℃,焙烧时间3 h时,制得的LaBO_3:Eu,Gd粉体效果最佳。
赵旭光周宇李冬霞杨雪娇储刚
关键词:微波诱导荧光材料
索氏法萃取黄瓜籽油被引量:13
2009年
以干燥黄瓜籽为原料,采用索氏溶剂萃取法提取黄瓜籽油,采用单因素试验,以黄瓜籽油的收率为评价指标,进行了索氏提取法萃取黄瓜籽油的工艺研究,考察了萃取溶剂种类、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黄瓜籽质量浓度对油收率的影响。索氏提取法最优化工艺条件:萃取溶剂为正己烷,萃取温度是68.5℃,萃取时间8 h,黄瓜籽质量浓度为0.071 g/mL,油收率达40.38%。
郭子耕李丽华张金生
关键词:索氏提取法黄瓜籽油
催化剂的载体石墨烯纳米材料的制备
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碳纳米材料。自2004 年Novoselov 和Geim 发现石墨烯以来[1],石墨烯已经成为科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石墨烯是单原子层的石墨晶体薄膜,其晶格是碳原子构成的二维蜂窝结构。
关磊王莹臧树良
关键词:石墨烯催化剂
温敏性聚乙烯醇/微凝胶复合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质被引量:1
2012年
在聚乙烯胺大分子存在条件下,以特丁基过氧化氢(TBHP)/-NH2形成氧化还原对,通过接枝聚合方法引发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合,合成了壳核微凝胶粒子,采用溶液共混和冷冻—恢复法制备了聚乙烯醇/微凝胶复合水凝胶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考察了微凝胶粒子的形貌和内部结构,并研究了微凝胶粒子以及聚乙烯醇/微凝胶复合水凝胶膜的温度响应性质。结果表明,微凝胶粒子为球形结构,具有壳核结构。微凝胶以及复合水凝胶膜均表现出相似的相转变温度,并且复合水凝胶膜具有快速响应性质。
陈强朱琳安会勇
关键词:温敏性微凝胶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
硼酸酯型制动液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1年
阐述了有机硼酸酯设计性很强的结构特征及其在此基础上的功能繁多和功能可控的双重属性,介绍了硼酸酯的合成进展,并进一步阐述了有机硼酸酯在机动车制动液研发中的优势,展望了有机硼酸酯型机动车制动液今后研发的重点及其应用前景。
刘峰荆鹏王晓蕾丛玉凤黄玮赵杉林
关键词:制动液硼酸酯水解稳定性
氯铟酸离子液体在轻液蜡烷基化反应中的应用
传统方法合成轻烷基苯的催化剂为AlCl3、HF等,但存在后续处理难,腐蚀设备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离子液体是一种新型的环境友好催化材料,人们曾尝试使用氯铝酸离子液体取代传统催化剂应用在烷基化反应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张新月王强张波关磊Fritz E. Kühn周明东臧树良
关键词:离子液体烷基化反应三氯化铟
纺锤状氧化锌的制备与形成机理被引量:1
2009年
采用超声波辅助回流法制备了高纯度且尺寸一致的纺锤状氧化锌。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对氧化锌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溶液的碱度、超声处理和二乙醇胺的质量对氧化锌形貌的调控起了重要作用,初步探讨了纺锤状氧化锌的形成机理并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测定了其光学性质。
赵荣祥曹群陈海丽李秀萍
关键词:氧化锌
两个含双磺酸基团化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英文)
2014年
采用缓慢蒸发溶剂法在水中合成了2个含双磺酸基的化合物A-2,5-DSA·(Hphen)2·2H2O(1)和[Co(phen)2(H2O)2]·(A-2,5-DSA)·3H2O(2)(A-2,5-DSA=苯胺-2,5-二磺酸根离子,phen=1,10-邻菲罗啉)。化合物1中,相邻的质子化的1,10-邻菲罗啉反向堆叠在一起,水分子通过氢键与(Hphen)+和苯胺-2,5-二磺酸根离子相连,形成二维的层状结构。化合物2中,钴离子与2个1,10-邻菲罗啉和2个水分子配位,构成[Co(phen)2(H2O)2]2+阳离子。3个自由的水分子通过氢键将苯胺-2,5-二磺酸根离子和[Co(phen)2(H2O)2]2+连接形成三维网状结构。两个化合物中苯胺-2,5-二磺酸根离子均起到平衡电荷的作用。室温下2个化合物均具有荧光性质,其最大发射峰分别在601 nm和441 nm。
关磊高威范文婷王莹张祖康
关键词:钴离子晶体结构荧光性质化合物
共9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