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机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 作品数:20 被引量:28H指数:4
- 相关作者:陈勇武凌竹段继红更多>>
-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 生成论视阈下的技术本科人文教育被引量:1
- 2010年
- 技术本科人文教育关系到技术本科的发展战略,是评价技术本科办学智慧、教育水平、未来综合发展的重要问题。文章以生成论视角,探索了技术本科人文教育生成理念与生成实践,指出技术本科人文教育生成是关联互动的一体化生成,要树立整体生成、个体生成、融合生成的技术本科人文教育理念,开展技术本科人文教育的系统改革,提高技术本科人文教育绩效,走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建设之路,才能保证技术本科人文教育得到有效、长足的发展。
- 尤冬克
- 关键词:技术本科人文教育
- 传承与价值并存:唐代乡村社会的祭祀和农耕生活
- 2010年
- 在唐代乡村社会,居民生活总是与各种祭祀活动和神灵崇拜紧密相连。这种祭祀目的的功利性,是社会生产力低下的反映。后世乡村社会举办的祭祀活动都与这种文化积淀有深厚的渊源关系,并在某种程度上传承着这种富有农耕特色的祭祀文化。从唐代开始流行的人物信仰和行业神崇拜,都体现了农耕生活的重要性,而且,现代社会生活中依然可以追寻农耕文化存在的踪迹,成为农历节日庆典。尤其是唐代商贸、娱乐和祭祀同时开展的民间活动,对中国传统乡村集市和城镇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 孙军辉
- 关键词:唐代社会祭祀活动民间风俗
- 从受众角度看新传媒时代下的文化产业发展被引量:4
- 2010年
- 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代表国家"软实力"的文化产业也逐步走上国际竞争的舞台。传媒不仅是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门类,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从人类文明诞生之日起,文化与传媒的结合就成为历史的必然。因此,理解不同传媒所带来的巨大文化价值是值得我们永恒探讨的命题。分析新传媒时代下的文化产业发展,从受众的角度看待新兴的文化产业,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寻找本国特色的文化产业方向,还可以利用新兴传媒的优势发挥文化产业应有的思想教育和审美功能。
- 苏李
- 关键词:传媒受众文化产业
- 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高校作为知识创新的重要主体之一,其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对整个社会的知识产权文化构建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通过界定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的内涵,借鉴域外高校知识产权文化培育的经验,寻找培育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的有效途径。
- 孙秀丽
- 关键词:高校知识产权文化
- 技术应用型本科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被引量:1
- 2010年
- 技术应用型本科是指以实施本科层次技术教育为主的高等院校,着重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培养高水平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技术应用型本科可以在继承传统本科院校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技术应用型本科的特色,深入开展与技术教育紧密相关的知识产权教育。
- 孙秀丽
- 关键词:技术应用型法律素养
- 大学校园流行语研究现状述评被引量:4
- 2010年
- 当代大学校园流行语现象方兴未艾,已有不少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总体来看,研究者的定量研究多于定性分析,尤其以调查、统计、排序等方法为主;多从语言学、审美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进行评析,社会学和政治学分析较少;对其产生原因的认识比较全面,对其后果和影响的分析比较客观,提出的对策建议也比较理性和宽容。
- 马秀春
- 关键词:大学校园流行语
- 唐代社会祈雨活动探析被引量:4
- 2009年
- 唐代是我国古代社会中经济实力最为强大的时代,科技文明走到了世界先列。由于灾害的侵扰,唐代社会祈雨活动盛行,参与阶层十分广泛,性质也颇为复杂。它的演变对后世影响颇深。
- 孙军辉
- 关键词:唐代农业经济
- 庄子静养观与文学养生被引量:1
- 2009年
- 庄子养生论中曾多次谈到了读书、创作对养生的作用和意义,文学活动成为庄子静养延寿的一种重要手段。庄子静蓄厚养的养生观念与文学活动中特别注重凝练人的内在生命力在一定程度上相契合,文学养生逐渐成为中国文学的一个鲜明特色和优良传统。
- 董雪静
- 关键词:庄子
- 苏格拉底的“自知其无知”与技艺的自负
- 2010年
- 苏格拉底认为,每一技艺对应于特定的主题和范围,每人应该精于自己从事的技艺,每一技艺对其他技艺应该保持谦虚和尊重。而当时的雅典,技艺滥用,尤其是修辞学技艺成为包括和支配其他所有技艺的技艺。所以,苏格拉底发展了前人的"认识你自己",提出"自知其无知",倡导节制、求真,使人和事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和谐。
- 陈瑞丰
- 关键词:苏格拉底自知无知自负
- 科技与政治的相互影响及其自洽机制被引量:2
- 2010年
- 作为社会系统两大子系统的科技与政治,其相互影响主要体现在科技的类意识形态性对政治合法性的挑战和政治思维对科学思维的颠覆及其对技术成果的霸用。对科技与政治相互影响问题的研究在政治学领域中已有许多论述,但是对于整个影响过程的链式过程或具体动态描述却关注不够。通过对科技—政治影响过程进行动态分析一定程度上揭示这一自洽机制存在可以把握的演化规律。
- 何小刚
- 关键词: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