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 作品数:3,685 被引量:7,994H指数:30
- 相关作者:夏中义何言宏陈嘉明文学武朱丽霞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正视医学转化中的文化羁绊-以抗HPV疫苗试验为中心
- Yifang Fang
- 上海交通大学新藏地方历史文献的分类法及其依据被引量:18
- 2014年
- 基于上海交通大学新藏地方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的需要,本文讨论地方历史文献分类法的设计及其理论依据。使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分析近年来历史文献数据库的应用需求及地方历史文献的研究主题,并说明分类法在文献研究与数据库开发中的意义。针对地方历史文献的分类提出四项原则:1.以文书性质为主要依据;2.提高批量处理效率;3.分类概念间不相容;4.提高二次检索效率。依据以上原则提出包含10个一级类目的地方历史文献分类法。
- 赵思渊汤萌
- 关键词:数据库
- 通货膨胀最优模型被引量:1
- 2001年
- 基于大量的观察分析数据 ,并通过建立通货膨胀的最优模型 ,对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关系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通货膨胀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效应 .通货膨胀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改善资源配置结构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起到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在我国现有的经济结构下 ,政府为了优先保证经济增长速度 ,使用货币政策和投资等手段对经济进行干预 ,以保持适度通货膨胀 .这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指导和现实意义 .
- 全林熊丙奇
- 关键词: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私人投资
- 汉韩语中汉字的同异及其教学思考被引量:1
- 2008年
- 中韩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又同属汉字文化圈,因此,韩国人学习汉语有一定的有利条件。但韩语属于中心语后置的粘着语,汉语属于没有形态变化的孤立语,再加上韩、汉两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以及文化的差异,使得韩国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发生一些偏误,这些偏误会影响其学习效果。本文着重探讨韩国学习者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在汉字词方面的习得偏误,并作韩汉语词的比较研究,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 莎娜
- 关键词:同形异义词
- 常犯经验主义错误如此公者实在难找
- 2013年
- 乔姆斯基一贯强调必须能证实、必须准确,而不能一味进行疯狂的拉康式推论。乔姆斯基这是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乔姆斯基的另一个观点是,在当今时代,可公开对当权者进行犬儒式嘲讽,所以无须进行意识形态批判,而只要向大家摆明事实即可。对此类论调必须强烈反对。
- 斯拉沃热·齐泽克于琦
- 关键词:意识形态批判
- 文学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被引量:12
- 2019年
- 20世纪以来的跨学科研究催生出不少与文化人类学相交叉的新学科。与历史人类学和艺术人类学等在欧美各国的蓬勃发展情况相比,文学人类学只是在中国获得了较好的发展。文学人类学的诞生以两个学科的学术转向为基础,一是人文学科的人类学转向("文化转向");二是人类学的文学转向("人文转向")。在知识全球化与本土文化自觉的学术大背景下,中国文学人类学一派提出结束没有自己理论和方法论的被动局面,尝试建构以文化文本及其符号编码原理为核心,以文史哲和宗教不分的"神话历史"为认识目标,以四重证据法为方法论的一个理论体系。并希望按照这个理论系统去解说华夏文明发生的特殊性,通过对非实在的、看不见的文化文本的整体认识,重建出让看得见的文学文本得以构成的文化编码和再编码规则。
- 叶舒宪
- 关键词:文学人类学文化文本四重证据法神话历史
- 清代石仓文书的“在地”与“有机”分析被引量:13
- 2014年
- 近年来,经过相关学术单位的努力,大量明清民间文书进入研究者视野,从而对民间文书的研究方法提出新的要求。本文以上海交通大学所藏清代石仓文书为中心,以石仓阙氏从事炼铁业、参与科举、进行家庭消费为例展示"在地"与"有机"的文书分析方法。该方法以文书材料为核心,致力于厘清不同文书的内在关联,分析繁复的人物关系,因此适用于发掘民间文书的内在价值。
- 蒋勤
- “圭璧以祀”三证《周礼》成书于汉初被引量:1
- 2018年
- 《周礼》以其系统而详备的职官职能、礼仪礼器等记载而成为一个悖论的存在:后人既援引为礼制重建的法典和考释礼仪遗存遗物的主要参考文献,同时,其真实性及成书年代又备受质疑,成为自其汉初现身以来的学术难题。文章系统梳理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和祭祀性遗址出土玉器的器类、纹饰、组合、尺寸,聚焦《周礼》记载最为详备的"圭璧以祀"的源流承传及其时代特征,以多重证据法再证《周礼》成书于汉初。
- 唐启翠公维军
- 关键词:《周礼》成书年代
- 玉圭如何“重述”中国——“圭命”神话与中国礼制话语建构被引量:6
- 2019年
- 玉圭在中国礼制话语建构中扮演着何种角色,始于何时,又是如何参与礼制话语建构的呢?考古发现的实物、图像与文献记载遥相呼应,提供了解答的可能。文章以出土玉圭实物、文字构型、图像与文献记载间性互证,以禹赐玄圭、赤乌衔圭等"圭命"神话叙事与执圭以告等礼仪叙事为重点,从5300年前的凌家滩古国手执斧钺、石戈与元龟衔符(八圭纹玉版)一直到明清君臣所执玉圭与笏,呈现了玉圭形制的源与流,梳理了历代统治阶层极为重视这一礼器的来龙去脉和礼制话语建构背后的王权神授信仰,重现中国文化独有的圣物所讲述的中国礼制文明故事。
- 唐启翠
- 关键词:文化传统
- 三读早期电影理论:器件转向、情动机制、动作喜剧被引量:12
- 2021年
- 早期电影研究从1990年代初开始风行,已经成为欧美电影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让科技创新、视觉文化与都市现代性并行进入电影史的视域,丰富了原先以文本细读为主流的电影学界的学术成果。本文继续笔者对早期电影研究的追踪,重点在探索近年研究中强调的"媒介考古学"的方法论问题。笔者的《阅读早期电影理论:集体感官机制与白话现代主义》(2005)聚焦汉森的电影理论与张真的上海电影文化史重构,后续的《再读早期电影理论:追寻都市现代性的感官体验》(2008)回溯克拉考尔和本雅明等人的现代性文化理论和现代都市文化的视觉转向。12年之后,笔者三读早期电影理论,追踪作为早期电影研究最新发展的媒介考古学的"器件"转向,一方面以包卫红等人的新作为例,思考器件转向与情动在中国早期电影研究的呈现,另一方面以默片时代的卓别林的动作喜剧《城市之光》为例证,探求电影的情动特性。
- 张英进
- 关键词:早期电影感官情动卓别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