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作品数:912 被引量:1,418H指数:15
- 相关作者:张子礼房晓军李先伦谭顺潘发勤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路径研究
- 2023年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高校是青年价值观培育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其肩负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本文通过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分析其现实困境,继而从借助载体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以学生为本”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培育、拓展实践教学活动这三个方面提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路径,以期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培育的育人效果。
- 孙晓瑜冯琳琳李丽荣王艳红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 新媒体视域下助力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探赜
- 2024年
- 新媒体的蓬勃发展深刻影响着社会媒介环境的演变。其传播便捷,信息交互性强之所长为思政课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机遇,深化新媒体技术与课堂协同融合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面对意识形态胁迫,教师媒介素养不敷等诸多挑战与短板,广大思政课教师需要顺应时代发展,变革教学理念,从课程筹备,教师队伍等领域探索完善路径,切实提升思政课程育人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构建焕然如新的高校思政课教育发展生态。
- 王林山
-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思政课课堂
- 冲破利益固化的社会各阶层利益分析与对策被引量:1
- 2021年
- 利益固化已经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阻力,利益固化的藩篱制约着合理的社会流动与利益调整,影响着健康的社会结构形成,对实现共同富裕、共享发展造成了挑战。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不仅仅取决于理论建构,更需要壮大培育冲破利益固化的社会力量与物质基础。文章分析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壮大中产阶层、帮助改善社会底层,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利益均衡机制,创新转化中华传统智慧,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实践借鉴。
- 郑炳心
- 关键词:社会阶层社会结构中产阶层
- 信息意识在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中的重要性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遍运用,知识和信息呈现出越来越开放和共享的状态,网络成为高校学生书本和课堂学习以外,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途径。在网络信息的海洋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相关信息资源,首先要有良好的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首要环节,对大学生获取信息和开发利用信息起着重要的指导和控制作用,是信息时代全面发展新型人才的必备技能。
- 谭霞
- 关键词:网络信息信息意识信息需求信息行为
-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实践能力融入途径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创新实践能力是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也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为党培养可靠接班人、为国培育合格建设者的重要使命,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人格培养的重要作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阵地。在论述创新实践能力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大思政课”理念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价值,并探究“大思政课”格局下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融入的现实路径。
- 冯琳琳王艳红李丽荣张文卿
-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实践能力
- 效率与公平再阐释被引量:1
- 2007年
- 一个社会的良序状态是资源配置的高效率,然而效率并不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的,仅仅是实现终极追求的条件。置效率于公平之上实质上是错误的把实现终极目的的条件(手段)当作了终极追求。效率与公平不是相互割裂的范畴,离开了公正,就背离了人的真实追求。“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其错误在于理论的根基建立在生活的表层,只有从存在意义上探求人类生存的意义,理论的合理性才能得到证实。
- 郑炳心
- 关键词:公平公正
- 中华文明与“中国特色”的关联性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中华文明是“中国特色”最深刻的内在规定性,它生成并限定了中国只能走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发于“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的中华文明特性之自然展开,是以中华文明智慧,博采东西方各家之长,坚守但不僵化、借鉴而不照搬、综合创新而成的中华新文明,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百余年中国道路的探索,本质地表现为中华文明的现代化转型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历史地聚合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自始就与近代以来的中国道路选择、社会发展方向问题密切相联,对其的理解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现实语境。“中国特色”表达正向、积极的内容,其使用范畴必须严肃、审慎。
- 张永伟
- 关键词:中华文明
- 当代中国阶层分化中的社会公正问题
- 2008年
-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阶层分化日趋明显。公正是社会基本结构的首要美德,它是一个具有历史生成性和传统继承性特征的概念。当代中国社会的社会公正实质源于当代中国的存在状态、历史境遇,是理论与实践相一致的程序公正与实质公正的辩证统一,是当代民主社会各阶层利益的"生态平衡"。当前,确立与当代中国存在状态相一致的社会公正原则,以程序公正为基础,以实质公正相平衡,培养社会公民的正义感,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之路是当代中国克服不公正现象、重塑社会公正秩序、形成合理社会阶层结构的根本之路。
- 郑炳心
- 关键词:社会公正阶层分化程序公正实质公正
- 贯彻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实现初次分配公平的关键被引量:1
- 2015年
- 初次分配公平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三个环节。从结果公平的角度讲,初次分配公平的直接表现是劳动报酬占比高。收入分配问题离不开基本分配制度,尽管学界对于按劳分配的范围、其主体地位的体现等问题存有争议,但是,贯彻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实现初次分配公平的前提和基础。为此,必须探索按劳分配的有效实现形式。从贯彻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视角探讨初次分配公平问题,一方面,要优化宏观收入分配格局,通过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从而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另一方面,要优化劳动收入的内部结构,缩小各类劳动者之间的劳动收入差距。
- 张慎霞周国宝张术环
- 关键词:按劳分配公平
- 流量时代“梗”的多维呈现及引导策略被引量:1
- 2023年
- 梗是一种常见于青年群体的文化现象,它的生成、传播和使用具有多源性与随机性、多变性与互动性、封闭性与开放性的基本特征。在文化属性上,梗有着明显的狂欢化特点,既热衷于戏谑,又突出情绪宣泄。梗不仅体现了青年群体“弱者的反抗”式的文化批判,也反映了青年创造个体价值、渴望社会公平、表达爱国情感等的基本追求。梗文化在流行的同时也造成了烂梗和滥梗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从政府、媒介平台、青年群体等多个层面进行治理和引导。
- 徐娜娜
- 关键词:青年媒介文本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