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陵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系
- 作品数:9 被引量:19H指数:4
- 相关作者:管宪平何志平更多>>
- 相关机构: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南城市学院政法系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李达: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李达之最被引量:2
- 2004年
- 中共党史上,李达在马克思主义教育、出版、哲学、经济学和法学等方面,是拓荒者和奠基者,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翻译家、宣传家、教育家、理论家和著作家。
- 杜平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 法治对人的本质发展的作用
- 2004年
- 法治的表层是一种治国方略、社会调控方式,是制度和利益的问题,法治的深层却是人的本质的问题。法律的本质实际上是人的本质的反映,法治实质上是人的本质发展的要求。厉行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即合乎人的本质及其发展需求的法治,能够促进人的本质——由劳动本质和社会性本质共同构成的人的统一本质的发展。
- 李友谊管宪平
- 关键词:法治社会关系
- 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理论的原本认识被引量:1
- 2004年
- 人的类本质是人的第一层本质。马克思肯定人具有自身的类本质并明确人的类本质在于劳动。马克思对人的类本质的科学认识是他进一步揭示人的社会性本质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的观点是他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生长点。
- 李友谊李钟麟
- 关键词:类本质历史唯物主义生命活动异化劳动
- 两位世纪伟人的终生情谊——读唐春元先生的新著《毛泽东与李达》
- 2004年
- 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唐春元先生的又一力作<毛泽东与李达>于2003年12月由中央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公开发行.毛泽东与李达,都出生在钟灵毓秀的湖湘大地.他们一位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一位是中国的理论巨匠.毛泽东与中外各界人士的交往是十分广泛的,其中,与李达的交往是最坦诚而典型的一例.两位伟人肝胆相照四十年,以兄弟相称,或直呼其字、号.他们之间的友谊,是同志的友谊,革命的友谊,战斗的友谊.关于毛泽东与李达的交往及友谊,曾是党史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在众多的论文和著作中有所涉及,但没有系统专门的研究,唐春元先生的<毛泽东与李达>填补了这一空白.
- 杜平
- 关键词:党史人物
- 论二程“诚”的哲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被引量:4
- 2004年
- “诚”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始终崇尚的一个基本美德,是儒家的道德哲学范畴。北宋著名思想家,宋明理学家的主要奠基人——程颐和程颢,其关于天道,人道以及天人合一之道的最高境界就是“诚”.他们认为“诚”是天理的根本道德属性;是人伦的最高道德标准;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今天,研究和弘扬这一思想,对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于21世纪社会文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李钟麟
- 关键词:哲学思想
- 生态环境的恶化与西罗马帝国的衰亡被引量:5
- 2004年
- 关于西罗马帝国衰亡原因的研究,长期以来国内史学界受苏联学者的影响,持社会革命说。实际上,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是多种因素促成的,其中生态环境的恶化(地力衰竭、水土流失)是重要因素之一。对此,国内史学界在以往的研究中有所忽视。
- 李长林杜平
- 关键词:生态环境西罗马帝国衰亡
- 论“两课”教学方式的创新
- 2004年
- 通过创新教学模式、考试模式和其他实现方式 ,使“三个代表”成为“两课”教学的指导理念 ,使“两课”教学真正体现它的本质 ,即借助思想的交流与实践 ,使思想理论内化为学生的思维方式与精神状态 ,最终实现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教育行为过程。要实现“两课”教学“进头脑”的要求 ,应通过实施具体教学、主题教学、实践教学、整体教学和分类教学等 ,转变教学管理方式。
- 柏春林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两课教学方式
- 西罗马帝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历史考察被引量:6
- 2004年
- 战争的破坏,统治者的榨取,致使地力衰竭,发生粮荒。滥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进而引发瘟疫横行,人口减少,这一切成为西罗马帝国衰亡的最根本原因之一。
- 杜平
- 关键词:西罗马帝国水土流失衰亡
- 论邓小平的人民利益观被引量:4
- 2004年
-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要求和本质体现 ,邓小平一贯十分注重人民利益。他提出人民利益是最大的政治、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强调必须努力实现人民利益 ,如果忽视人民利益将导致亡党亡国 。
- 何志平
- 关键词:邓小平人民利益观中国共产党工作作风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