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03SG022-002)
-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2
- 相关作者:王凤明周学东胡涛王衡健鲁大为更多>>
-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综合征与非综合征型腭裂患者颅颌面结构特征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比较和认识综合征型与非综合征型腭裂患者颅颌面结构的差异和特点,揭示综合征型腭裂患者上下颌骨生长发育的规律以及腭裂与颌面部其他畸形之间的关系。方法采集符合特定条件的混合牙列期男性腭裂患者57例,其中Treacher Collins综合征8例,Pierre Robin综合征9例、非综合征型腭裂患者40例。所有患者行侧位头影测量检查,对侧位片进行定点分析并且选择18项指标进行测量,使用SPSS12.0软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非综合征型腭裂患者相比,综合征型腭裂患者下颌骨生长发育的差异主要表现为SNB的减小和ANB的增大(P<0.05),提示综合征型腭裂患者下颌骨在前后方向上的发育较非综合征型腭裂患者相对不足;而两组患者的上颌骨前后向发育无统计学差异(P>0.05),颅底的生长发育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合征型腭裂患者的上颌骨形态结构以及生长发育与非综合征型腭裂患者基本类似,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似的生长发育潜力;腭裂患者颅颌面诸骨的生长发育既相互影响又相对独立。
- 鲁大为石冰王衡健郑广宁王虎郑谦
- 关键词:腭裂TREACHERCOLLINS综合征PIERREROBIN综合征
- 脂多糖对人牙髓细胞增殖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6
- 2005年
- 目的:了解脂多糖(LPS)对人牙髓细胞的增殖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Ⅰ型胶原酶消化组织块法体外培养牙髓细胞,检测细胞表面LPS受体CD14(mCD14);流式细胞术观察不同浓度LPS(0.1μg/ml、1μg/ml和10μg/ml)对牙髓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测定不同浓度LPS对牙髓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采用χ2检验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实验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人牙髓细胞不表达mCD14,LPS在浓度为0.1μg/ml、1μg/ml和10μg/ml时可以抑制牙髓细胞增殖(P<0.01)及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结论:LPS具有抑制牙髓细胞增殖及牙髓细胞分化的作用。
- 王凤明胡涛周学东
- 关键词:牙髓细胞脂多糖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
- Ⅰ型胶原酶消化组织块法体外培养人牙髓细胞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建立利用Ⅰ型胶原酶消化组织块体外培养人牙髓细胞方法.方法通过组织块Ⅰ型胶原酶消化法进行人牙髓细胞体外培养,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细胞组织来源,进行细胞传代,酶组织化学法对体外复层生长的人牙髓细胞爬片进行碱性磷酸酶组织化学染色,并检测其矿化能力.结果采用Ⅰ型胶原酶消化组织块法体外培养的原代牙髓细胞,在第15~20 d出现汇合,第4~6代牙髓细胞在连续培养后具有复层生长特性,并具有显著的碱性磷酸酶活性,阳性染色强弱部位呈区域性分布,连续培养的牙髓细胞可形成矿化结节.结论Ⅰ型胶原酶消化组织块法可以很好地进行人牙髓细胞体外培养,可以用酶组织化学法研究牙髓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 王凤明胡涛周学东
- 关键词:牙髓细胞细胞培养碱性磷酸酶
- 转化生长因子β1对人牙髓细胞微丝骨架的重组作用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了解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人牙髓细胞微丝和微管骨架的作用。方法:I型胶原酶消化组织块法体外培养人牙髓细胞,以20ng/ml的TGF-β1处理细胞,分别在第30min、1、6和24h收集细胞爬片,BODYPY-Phalloidin对微丝作直接荧光染色、Rhodamine RedTM对微管蛋白α(tubulin-α)作间接免疫荧光染色,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TGF-β1作用于牙髓细胞后不同时间点微丝和微管的变化情况。结果:TGF-β1作用于人牙髓细胞后,微丝出现解聚重组现象,在30min时间点,肌动蛋白(actin)在细胞膜下聚合成纤维形肌动蛋白F-actin,同时胞质内的F-actin解聚,6h解聚最明显,24h后可见胞质内微丝重组。观察的各时间点,微管结构未见明显解聚重组现象。结论:TGF-β1能够使牙髓细胞微丝骨架重组。
- 王凤明胡涛周学东
- 关键词:牙髓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微丝微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