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1JJD740006)

作品数:14 被引量:46H指数:4
相关作者:陈晓刘云陈颖周晨萌翟赟更多>>
相关机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语言文字
  • 2篇历史地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北京话
  • 3篇官话
  • 3篇合璧
  • 3篇副词
  • 2篇声调
  • 2篇特征词
  • 2篇清代
  • 2篇清后期
  • 2篇清末
  • 2篇清末民初
  • 2篇小说
  • 2篇民初
  • 2篇教科书
  • 1篇调值
  • 1篇对立
  • 1篇语法
  • 1篇语法特征
  • 1篇语法现象
  • 1篇语气
  • 1篇语气词

机构

  • 3篇北京大学
  • 3篇对外经济贸易...
  • 3篇南开大学
  • 2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东北财经大学
  • 1篇日本学术振兴...

作者

  • 5篇陈晓
  • 3篇刘云
  • 2篇陈颖
  • 1篇周晨萌
  • 1篇翟赟

传媒

  • 3篇中国语文
  • 2篇民族语文
  • 2篇四川师范大学...
  • 2篇语言学论丛
  • 2篇语言历史论丛
  • 1篇语言教学与研...
  • 1篇汉语学报
  • 1篇南开语言学刊

年份

  • 3篇2018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清末民初北京话里的程度副词“所”被引量:8
2013年
本文首先全面列举"所"用作表"完全、彻底"义副词的使用实例,然后详细讨论这一特殊用法的各种特点:只能后接复杂VP,限用于非褒义或限用于不如意的语用环境为主,只出现于清末民初时期的北京话口语性语体。
陈晓
关键词:北京话清末民初
早期北京话的新材料被引量:19
2013年
本文主要介绍了满汉合璧文献、北京话教材、清宫档案、京味儿小说等一批早期北京话材料。这批材料不仅口语化程度高,而且时间跨度大,数量极为丰富,反映了北京话的早期面貌和发展脉络,是研究早期北京话的宝贵资料。
刘云
关键词:北京话清宫档案小说
清中后期至民国初期北京话的声调变化被引量:3
2018年
清中后期至民国初期是现代北京话音系形成的关键期。本文利用各种域内外资料,着重对该时期北京话四声作了动态性描述分析,并提出该时期北京话发生了系统性调值变化,即阴平由高平/高降调变为统一的高平调,去声由低降变为高降调。
陈晓
关键词:北京话声调
满语助词dabala与汉语句末助词“罢了/罢咧”相关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本文通过调查清代满汉合璧文献及明清以来的白话小说,尤其全面调查了清代满语语法书及会话书对"罢了/罢咧"及dabala的记载及用例,分析梳理了"罢了/罢咧"的发展脉络,以及与满语助词dabala的关系。文章认为"罢了/罢咧"的句末助词功能来源于汉语内部"罢"+"了"的演变,并非来源于满语的dabala;但在使用和流传过程中应受到了满语dabala的影响与促进。
竹越孝陈晓
关键词:北京话白话小说
北京话处置标记“给”的来源与历时演变
2018年
在早期北京话新材料的支持下,本文对处置标记"给"的历时演变进行了系统考察,认为广义处置和致使义处置用法是其狭义处置用法扩展的产物,而狭义处置用法则来源于介引与事的两种特殊用法。本文还对《当代北京口语语料库》中的处置用法进行了定量分析,探明了"给"字处置式在当代北京话的地位和基本面貌。
刘云
关键词:北京话
清后期北京话集萃——《四声联珠》
2018年
本文以日本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四声联珠》(1886)为考察对象,对其作者、全书结构、编纂目的等做了介绍,并对其中反映的声母、韵母系统与《语言自迩集》进行了比较列举,细致分析了其呈现的声调情况,并总结出当时北京话的变调规律以及个别字出现特殊声调的原因.最后本文梳理分析了书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北京话词汇和语法现象.
陈晓
关键词:声调
从满(蒙)汉合璧等文献管窥清代北京话的语法特征被引量:4
2015年
本文通过清代满(蒙)汉合璧文献、白话小说、教科书、戏曲等20种反映北京话的典型文献资料的考察,以说明有异于现代北京话的清代北京话的一些特殊语法现象,并且对这些语法现象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解释。
陈晓
关键词:语法现象
从起点介词看南北官话的对立
2014年
南北官话作为不同的系统,二者在语法和词汇上应该有一些对立的特征。我们通过对南北官话文献中表示起点介词“起、解、打、由、从”的分析,认为介词“起、解”在南北官话的使用中存在地域差异,“起、解”具有北方官话(广义上)性质,可以看作北方官话的一个“特征词”。
翟赟
关键词:特征词
释“您”被引量:4
2013年
本文在元、明、清、民国、当代五个时期大规模本土文献和域外文献的支撑下,对敬称代词"您"的语源及发展路径进行了系统考察。通过对本土材料和域外材料的验证比照,我们将"您"的发展路径归纳为:你老人家>你老>你那/你能>您纳>您,共四个阶段。本文分别从语法和语音演变两个角度进行了阐释,将敬称代词"nín"的文献首现时间提前至19世纪初,并对"你呢"、"你你"、"你能"和"儜"等早期第二人称表敬形式的来源予以了合理解释。本研究不仅进一步丰富了第二人称敬称代词的类型学研究,也为今后的北京话研究和近代汉语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刘云周晨萌
关键词:北京话
从语气词看语言的交互主观性——以《小额》“啊”、“啦”为例
2014年
本文从交互主观性理论出发,考察清末民初小说《小额》语气词“啊”和“啦”的用法,认为它们都体现了说话人对听话人的关注,“啊”体现出的关注是随意亲近,“啦”体现的关注是夸张告知和引述告知。
陈颖
关键词:清末民初交互主观性语气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