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1JJD740004)
- 作品数:20 被引量:53H指数:3
- 相关作者:陈保亚汪锋陈樾李子鹤邵琛欣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河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霍英东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 草原茶马古道集散重镇:张家口——词与物的证据被引量:2
- 2015年
- 题记:陆路茶马古道不仅仅通过西南和西北在欧亚大陆上延伸。唐代已经有塞外回鹘大驱名马市茶而归的记录,饮茶习俗从唐代开始向塞北传播。唐代地理学家贾耽提到通往塞北有两条古道,夏州塞外通大同云中道和中受降城入回鹘道。为弄清草原茶马古道的传播线路和语言地理分布,20多年来我们围绕这两条古道对陕北、秦晋黄河两岸、河套地区、汾河流域、桑干河流域、洋河流域做了多次考察,大量证据把我们引向了张家口。
- 陈保亚荣晶丁崇明何方陈樾
- 关键词:茶马古道公用事业管理中受降城饮茶习俗恰克图
- 论契丹语中“汉儿(汉人)”的对应词的来源被引量:2
- 2013年
- 爱新觉罗·乌拉熙春识别出了契丹小字文献中义为'汉儿(汉人)'的词语,并推测其词源为汉语词'赵国'。本文基于契丹小字原字和汉语的语音对应以及文献资料,论证了'汉儿(汉人)'的契丹语对应词是汉语借词'朝'加上契丹语词'人'构成的,并指出了这一词形在后代语言中的流变。
- 傅林
- 关键词:契丹语词源借词
- 百越走廊及其向茶马古道的转型——从词与物的传播说起被引量:5
- 2012年
- 据古代文献记载,百越民族分布在会稽(绍兴)到交趾(在越南境内)的地段上。百越民族后来不断向中国西南、东南亚以及印度迁移,其活动线路形成百越古道或百越走廊。百越走廊是人类迁移线路喜马拉雅山南路的主要段落。滇桂道、步头道、银生道、博南古道是百越走廊的主要段落或支线,研究这些古道对解释亚洲人类起源和文明起源有重要意义。随着茶马古道的兴起,百越走廊的几条主要古道得以激活复兴。尤其是滇桂古道上买马活动的兴起,形成了以横山寨为集散重地,以右江古道网络和左江古道网络为主干道的买马古道网络,使得整个百越走廊进入繁荣期,为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古道的开发和定型起到了重要作用。
- 陈保亚
- 关键词:百越古道茶马古道
- 严式词源统计法与共享创新法——语言(方言)谱系分类的方法分析
- 2016年
- 共享创新法和词源统计法是亲属语言(方言)谱系分类中最常用的两种方法。基于对语言接触的调查研究,核心词比语音、语法特征更为稳定,不易在语言或方言间扩散。因此,基于严格语音对应的100核心同源词比例的严式词源统计法更适合亲属语言(方言)的谱系分类。核心同源词的确定依赖于语言(方言)间严格的语音对应以及在此基础上得到的核心一致对应词集。共享创新法如果能够排除借用和语言类型上的平行变化,仍然是谱系分类的一种重要方法。
- 陈保亚覃俊珺
- 关键词:核心词
- 京西古道:草原茶马古道的重要连接网络——词与物的证据被引量:3
- 2016年
- 近年来我们多次对北京西边太行山古道及其语言文化进行了调查。2016年9月下旬,由《科学中国人》杂志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组成的教授考察队专门对京西古道进行了考察。北京市门头沟区的京西古道上保留了很多古道道迹,古道上的“蹄窝”深浅交错,显示了延续时间很长。
- 陈保亚张刚杨璞
- 关键词:连接网络茶马古道草原语言文化
- 语势、家庭学习模式与语言传承——从语言自然接触说起被引量:26
- 2013年
- 信息分享的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必然趋势,语言的通用性需求已经不可回避。这一趋势是任何社团行为和政府行为都不可阻挡的。随之而来的趋势是语言流失。中国也不例外。但是,语言的流失跟通用语言和普通话的推广没有直接关系,而跟语言接触中某个语言的语势有直接关系,尤其是汉语方言的语势。语势是语言自然传承势力,量化标准为母语人口和词汇量。语言接触者双方在场是语势形成的必要条件。语位是借助行政力量而确立的语言政治地位。即使没有行政力量的介入,中国也普遍存在以汉语为强势语言的不等势接触,语言对话方式呈现塔式层阶结构,少数民族语言流失显著。语言流失不仅包括语言消失,也包括语言类型特征和语言类型机制的丢失。语言传承和记录势在必行。对自然接触和非自然接触不加区分,因此对汉语强大语势估计不足,是多年来语言传承未能取得显著效果的重要原因。汉语的强大语势使少数民族家庭外围的语言环境逐渐成为汉语环境或汉语方言环境,家庭学习模式是母语传承的最后堡垒。要使少数民族语言得到有效传承,必须为语言传承立法。
- 陈保亚
- 关键词:语势
- 从田野调查看语言的记录与保护被引量:2
- 2013年
- 在语言濒危情况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对语言记录和保护显得更为迫切。本文从语言学田野调查的角度着重阐述了在语言记录和保护工作中应该注意的几个基本问题:在语言记录和保护中,语言材料的最基本要求是通过同音字表的检验;可以根据记录和保护的目的,选择合适的语言样本,根据需要呈现其中部分样本的;实际的语言记录和保护工作与理论假设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由于双语在语言发展变化中的重要作用,应该对双语状况进行充分的描写。只有在这些基本问题上有清楚的认识,语言记录和保护才能更有成效。
- 汪锋
- 关键词:田野调查语言保护白语
- 走进银生诸茶山:探索滇藏茶马古道延伸的奥秘——词与物的田野考察被引量:2
- 2012年
- 题记
行走在茶马古道上的马帮并不需要去争夺人类茶树发源地初始权和最早栽培茶树的初始权.他们知道茶马古道伸向的主要茶山一定是最古老的茶山,一定有茶源。在两条最为古老的原生茶马古道中.滇藏茶马古道伸向云南普洱一带.川藏茶马古道伸向四川雅安一带,都没有伸向印度或世界其他地方的茶山。
- 陈保亚彭玉娟(等)
- 关键词:茶马古道银发源地
- 直接调查模式与间接调查模式——田野调查中单语者与双语者的重要区别被引量:1
- 2014年
- 直接调查模式是直接面对单语者调查发音人的母语,间接调查模式是借助双语者(包括多语者)调查发音人的母语。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加,语言接触越来越深入,田野调查中直接调查模式越来越难以实现,获得一种单纯的语言内在系统越来越困难。不同的调查者在同一个调查点所得到的调查结果常常不一样,其中一个主要因素就是所选择的发音人不一样。多年的跟踪调查显示,导致语言调查结果产生最大区别的是单语发音人和双语发音人的区别。要对语言系统的固有特性和语言接触的机制做充分的调查,必须要区分单语者的母语和双语者的母语。语言接触的大趋势使单语者比例越来越少,濒危语言研究需要充分关注这一独特的流失现象,利用现有的单语者尽快展开直接调查,尽可能多地记录民族语言的内在结构系统。
- 陈保亚
- 关键词:双语者田野工作
- Langacker的事件认知模型与语言编码中的工具格被引量:3
- 2016年
- 本文从认知语法角度,运用Langacker的事件模型,对工具格在语言编码中表现出的论元属性、句法分布和标记形式等问题做出新的解释。作为行为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工具格的论元属性应区别于处所和时间,倾向于准内部论元;场景侧重的不同使工具格可以充当主语、宾语、状语、补语等多种句法成分;介词和词缀是工具格的两种形式,二者有着不同的事件整合过程。
- 邵琛欣
- 关键词:认知语法语言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