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基金([2001]34)

作品数:31 被引量:267H指数:11
相关作者:黄宇烽邵海枫王卫萍史利宁商学军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南京师范大学解放军第174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基金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耐药
  • 6篇不育
  • 5篇细胞
  • 5篇耐药性
  • 5篇精子
  • 5篇杆菌
  • 4篇药物
  • 4篇内酰胺酶
  • 4篇男性不育
  • 4篇菌药
  • 4篇抗菌
  • 4篇抗菌药
  • 4篇克隆
  • 3篇肉毒碱
  • 3篇疼痛
  • 3篇流式细胞
  • 3篇流式细胞术
  • 3篇精浆
  • 3篇抗体
  • 3篇基因

机构

  • 30篇南京军区南京...
  • 3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常熟市第二人...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成都铁路局
  • 1篇解放军第17...
  • 1篇江阴市人民医...
  • 1篇张家港市第一...
  • 1篇昆山市第三人...
  • 1篇南京市玄武医...

作者

  • 14篇黄宇烽
  • 12篇邵海枫
  • 10篇王卫萍
  • 9篇史利宁
  • 8篇商学军
  • 8篇张小卫
  • 7篇夏欣一
  • 5篇潘连军
  • 5篇李克
  • 5篇王洁
  • 5篇李伟
  • 4篇范明
  • 4篇王锦娜
  • 4篇吴永明
  • 4篇金保方
  • 3篇时永辉
  • 2篇刘海红
  • 2篇李珍大
  • 2篇马百坤
  • 2篇邵永

传媒

  • 12篇中华男科学杂...
  • 10篇医学研究生学...
  • 5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生殖与避孕
  • 1篇生命的化学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11
  • 6篇2008
  • 5篇2007
  • 14篇2006
  • 5篇2005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前列腺炎与细胞因子研究进展被引量:24
2006年
慢性前列腺炎(CP)是男科常见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对各种免疫活性因子的来源、分子结构、生物学活性及其在前列腺炎,尤其是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AP/CPPS)的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进行综述。
刘海红夏欣一黄宇烽
关键词:免疫细胞因子
蛋氨酸裂解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使来源于人阴道毛滴虫的蛋氨酸裂解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纯化表达产物获得重组蛋氨酸裂解酶。方法:用蛋氨酸裂解酶基因片段克隆至pGEX4T-2,转化大肠杆菌,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下体外表达重组蛋白,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结果:表达产物经SDS-PAGE,显示在相对分子质量68000处出现高浓度的GST融合蛋白,其相对分子质量与预期的GST-重组蛋氨酸裂解酶大小相符;薄层扫描显示重组蛋白占总菌量的34%。结论:人阴道毛滴虫蛋氨酸裂解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地获得高效表达。
马百坤王红兵
关键词:基因克隆逆转录PCR体外表达蛋白纯化
L-肉毒碱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男性生育的影响被引量:17
2005年
L-肉毒碱在附睾中高度富集,并影响着精子的代谢与成熟过程,其在精液中的水平对男性生育功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精液中L-肉毒碱水平的测定与研究对男性不育症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该文介绍L-肉毒碱的生物学特性、功能及其在生殖道中的来源、分布和对男性生育功能的影响及临床应用。
李克李伟时永辉商学军
关键词:L-肉毒碱精液附睾男性不育
4种精子计数方法的比较被引量:22
2006年
目的:评价血细胞计数池、Makler计数池、CellVU计数池和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CASA)系统4种精子计数方法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方法:使用两种已知浓度的质控乳胶珠溶液,1份浓度为(35±5)×106/ml,另1份浓度为(18.0±2.5)×106/ml,评价4种计数方法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并比较4种方法计数精液的结果。结果:计数乳胶珠时,CellVU计数池的结果最接近已知浓度,分别为(39.70±4.76)、(19.09±2.02)×106/ml,变异系数(CV)值分别为12.80%和10.58%;血细胞计数池和Makler计数池结果均高于已知浓度,前者为(44.84±4.86)×106/ml、(21.04±1.87)×106/ml,CV值分别为10.81%和8.89%,后者为(52.36±7.78)×106/ml、(24.54±3.67)×106/ml,CV值分别为14.86%和14.96%;CASA系统结果低于已知浓度,为(28.53±2.06)、(14.62±0.95)×106/ml,但CV值最低,分别为7.22%和6.50%。计数精液时,CellVU计数池与CASA系统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71),分别为(45.28±34.52)、(41.96±31.93)×106/ml,血细胞计数池和Makler计数池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14),分别为(76.98±59.90)、(63.89±53.84)×106/ml,CellVU计数池、CASA系统与血细胞计数池、Makler计数池结果间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计数精液时,CASA系统与CellVU计数结果差异无显著性。各实验室可选择合适的手工或CASA计数方法。
胡毓安陆金春吕年青邵永黄宇烽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精子计数
加味枸橘汤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观察加味枸橘汤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PS)的临床疗效. 方法:通过对75例CPPS患者口服加味枸橘汤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与客观指标的测定,总结其疗效. 结果:75例CPPS患者口服加味枸橘汤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提出的前列腺炎分类及症状评分标准(NIH-CPSI)进行评分,其总均分、疼痛、排尿症状影响生活质量的平均分分别由(26.4±5.0)、(10.2±2.5)、(5.1±1.1)和(9.7±1.4)分下降至(14.5±5.1)、(6.0±3.2)、(2.5±1.2)和(5.6±3.0)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总有效率达81.3%(61/75). 结论:加味枸橘汤对CPPS有明显的临床疗效,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
金保方黄宇烽杨晓玉商学军邵常安夏欣一徐福松
关键词: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临床疗效
精子质膜磷脂酰丝氨酸外翻与线粒体膜电位的关系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精子早期凋亡过程中质膜磷脂酰丝氨酸(PS)外翻与线粒体膜电位丧失的相关性。方法:42例精液标本用AnnexinV/PI和Rh123/PI双染法染色后,用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结果:AnnexinV/PI染色法中,与正常生育组比,不育组活精子和死精子百分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P=0.003),凋亡精子百分率无统计学差异。Rh123/PI染色法中,与正常组相比,线粒体膜电位正常精子百分率和死精子百分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0,P=0.001),线粒体膜电位丧失精子百分率差异无显著性(P=0.120)。两组中凋亡精子百分率与线粒体膜电位丧失精子百分率间均呈正相关。结论:精子存在质膜PS外翻和线粒体膜功能紊乱,且两者间存在相关性。
吴永明夏欣一潘连军邵永冯耀蒋春霞黄宇烽
关键词:精子凋亡流式细胞术
亚胺培南耐药菌株的耐药性及临床分布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了解亚胺培南耐药菌株的分离情况、耐药性和流行分布。方法: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集该院临床各类标本中分离的耐亚胺培南菌株934株,采用V itek-32型微生物自动分析仪,对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该院亚胺培南耐药菌株的分离率从2000年的0-3.15%上升至2006年的18.9%-33.1%。其中非发酵菌占97.6%,以铜绿假单胞菌最多,占60.6%(553/912);其次是鲍曼不动杆菌,占28.5%(260/912)。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呼吸系统,痰、咽拭子等呼吸道标本的分离率最高,占76.7%,其他依次为脓性分泌物、体液、血液、尿液和导管等。耐亚胺培南的菌株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35%-100%),其中以鲍曼不动杆菌对头胞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35%)。结论:耐亚胺培南菌株大多存在多重耐药性,甚至泛耐性,应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史利宁金花邵海枫王卫萍张小卫范明王洁
关键词:抗菌药物耐药性
肠杆菌科质粒介导喹诺酮类抗菌药耐药的研究被引量:11
2008年
肠杆菌中喹诺酮类抗菌药耐药大多是由染色体突变引起的,但也可能由含Qnr基因的质粒介导。Qnr蛋白保护DNA不受喹诺酮类药物的影响而降低敏感性,如萘啶酸。Qnr蛋白包括QnrA蛋白、QnrB蛋白和QnrS蛋白,在亚洲广泛存在于被克拉维酸抑制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质粒介导的头孢菌素酶的肠杆菌科中,并快速蔓延。QnrA基因包含在su l1型整合子中。近年来,在水生的海藻谢瓦纳拉菌中发现了与QnrA基因起源非常接近的基因,提示液体环境可能决定了QnrA基因在体内的转移场所。进一步分析这种基因转移的作用,可能对阻止这种耐药性在肠杆菌科细菌中的蔓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并可能引出一种新的抗菌药物耐药机制。
王洁邵海枫
关键词:喹诺酮类抗菌药耐药性肠杆菌科
抗人精子蛋白22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的建立与鉴定
2006年
目的:制备小鼠抗人精子蛋白SP22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特异性。方法:用BL/21菌表达的SP22作抗原免疫BALB/c小鼠,用有限稀释法筛选分泌SP22单克隆抗体(M 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制备单克隆抗体,通过ELISA技术,W estern印迹方法鉴定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免疫组化法探讨SP22在人精子表面的分布与定位。结果:获得3株稳定分泌SP22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细胞培养液浓缩上清和混合腹水的效价分别为1∶1000和1∶3 200,抗体亲和力为1.0×107L/mol,小鼠IgG亚类均为IgG1,W estern印迹结果显示该抗体能特异性识别人精子SP2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P22主要定位于精子的顶体部位。结论:用杂交瘤技术制备的抗人SP22单克隆抗体具有高的效价和特异性,并且能特异地与人精子表面的SP22蛋白结合。
王新刚宛传丹黄宇烽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精子
不育患者血清精子蛋白17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检测抗精子抗体(AsAb)阳性不育患者血清中抗精子蛋白17(Sp17)的抗体,探讨该抗体在免疫性不育血清学诊断和免疫避孕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用重组人Sp17作为抗原,ELISA法检测62例AsAb阳性血清中Sp17抗体阳性率及滴度,分析AsAb中抗Sp17的含量。结果:AsAb阳性血清中Sp17抗体阳性率为56.5%,男女之间差异无显著性。Sp17抗体占AsAb的(10.09±7.4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17是重要的精子抗原组分,血清中Sp17抗体的检测可作为不育患者辅助诊断指标,同时也提示Sp17可能是一种免疫避孕候选抗原疫苗。
张春华李芳秋杨爱龙孙伟缪家文
关键词:精子蛋白17抗体免疫性不育免疫避孕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