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29B08)

作品数:33 被引量:276H指数:11
相关作者:王龙昌胡小东邹聪明张云兰薛兰兰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农业科学
  • 7篇经济管理
  • 3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9篇土壤
  • 7篇水分
  • 7篇保护性耕作
  • 6篇农业
  • 5篇养分
  • 5篇秸秆
  • 5篇秸秆覆盖
  • 4篇油菜
  • 4篇生态
  • 4篇水分利用
  • 4篇水分利用效率
  • 4篇农田
  • 4篇农业资源
  • 4篇丘陵区
  • 4篇利用效率
  • 4篇可持续发展
  • 3篇玉米
  • 3篇三熟
  • 3篇土壤水
  • 3篇土壤水分

机构

  • 30篇西南大学
  • 7篇四川省农业科...
  • 2篇广西财经学院
  • 2篇重庆三峡学院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教育部
  • 1篇内蒙古科技大...
  • 1篇长武县农业技...
  • 1篇四川省农业厅

作者

  • 24篇王龙昌
  • 15篇胡小东
  • 14篇邹聪明
  • 13篇张云兰
  • 11篇薛兰兰
  • 5篇谢小玉
  • 5篇张臻
  • 4篇石汝杰
  • 3篇赵小蓉
  • 3篇刘晓建
  • 3篇刘永红
  • 2篇高强
  • 2篇张赛
  • 2篇任天志
  • 2篇李玉义
  • 2篇王昌桃
  • 2篇何文铸
  • 2篇杨勤
  • 2篇逄焕成
  • 2篇赵燮京

传媒

  • 9篇农机化研究
  • 5篇干旱地区农业...
  • 4篇西南大学学报...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玉米科学
  • 1篇土壤通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农业系统科学...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耕作与栽培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第八届中国水...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14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川丘陵水旱轮作区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分和小麦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在四川丘陵区水旱轮作田进行了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栽培模式的对比研究,对秸秆还田条件下的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水分及小麦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整个生育期,覆盖处理土壤水分含量均明显地高于不覆盖处理(对照),且免耕覆盖处理又显著优于翻耕覆盖处理。小麦分蘖高峰期覆盖处理的土壤水分比不覆盖处理分别高4.9%-12.8%,对土壤有较好的保墒作用。覆盖处理的小麦最高茎蘖数比翻耕不覆盖增加11.4%-45.8%,由于增加了小麦成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保护性耕作条件下覆盖处理比翻耕覆盖增产3.2%-18.1%,对提高小麦产量有明显的作用。
赵小蓉蒲波王昌桃赵燮京
关键词:四川丘陵区水旱轮作田保护性耕作土壤水分小麦产量
渭北旱塬节水型种植业结构优化研究——以长武县为例被引量:5
2009年
以陕西长武县为例,对典型旱作农区种植业结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基于模糊优选理论,以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综合效益最大为目标,构建节水型种植结构多目标模糊优化模型,提出长武县2010、2015、2020年的节水型种植结构优化调整方案。依据方案,2010、2015、2020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2007年分别下降11%、19%、24%;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提高7%、12%、17%;饲草作物提高8%;降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从2007年的6.86kg/(mm.hm2)上升到2020年的14.08 kg/(mm.hm2)。
高琼谢小玉王立祥王龙昌曹群虎段长林
关键词:渭北旱塬
高温伏旱区麦/玉/薯三熟制保护性耕作旱地土壤水分动态及产量效应被引量:4
2011年
以高温伏旱区麦/玉/薯三熟为对象,研究了不同保护性耕作下旱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作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应。结果表明:不同保护性耕作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影响显著。垄作、秸秆覆盖和秸秆覆盖+腐熟剂能提高系统0~8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及贮水量,随着降雨量的增加,不同处理间的增加量增大。和平作(CK)相比,平作+秸秆覆盖+腐熟剂、垄作+秸秆覆盖+腐熟剂、垄作+秸秆覆盖、平作+秸秆覆盖、垄作分别使系统增产10.49%、9.73%、8.60%、8.11%、1.75%,且达到显著水平。垄作使水分利用效率只提高0.68%,效果不显著,而平作+秸秆覆盖和平作+秸秆覆盖+腐熟剂使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6.23%和7.93%,达到显著水平。降水利用效率提高了4.80%~10.22%,其中垄作+秸秆覆盖+腐熟剂降水利用效率最高,平作+秸秆覆盖的经济效益最大。研究结果显示,高温伏旱区三熟制在平水年中,采用平作+秸秆覆盖或者平作+秸秆覆盖+腐熟剂的综合效益最好。
张云兰王龙昌邹聪明胡小东何遂朱建国雷军罗明亮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水分动态水分利用效率
重庆市生态足迹时间序列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本文利用生态足迹方法,采用1996—2005年的相关数据,对重庆市生态足迹进行动态计算分析。研究表明:重庆市生态足迹历年递增,而同期生态承载力却有下降的趋势,由此生态赤字不断加大,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不可持续和安全状态。应该...
徐贤飞谢小玉王龙昌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可持续发展
文献传递
养分平衡剂在烤烟上应用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通过养分平衡剂在烤烟上应用的田间试验表明:养分平衡剂配施烟草复合肥能有效改善烟草的生物、经济性状,提高烟株的抗病抗逆性,具有明显的增产、提质和增效作用。在4个处理中,以常规烟草复合肥+养分平衡剂处理表现最好;常规烟草复合肥减量5%+养分平衡剂次之;常规烟草复合肥减量10%+养分平衡剂处理的表现不及常规烟草复合肥处理(ck)。试验还表明:常规烟草复合肥+养分平衡剂处理与ck比较,烤烟气候性斑点比ck下降了1.17%;各生育期的各项生物学性状指标均明显优于ck,烟叶产量增加3.8kg/667m2产值增加153.93元,上等烟叶比例提高2.39%,经济效益明显;还原糖、总氮、总糖和总烟碱分别提高1.41%、0.12%、1.39%和0.11%,有效地提高了烟叶的商品等级和工业可用性。
罗定棋张永辉赵小蓉
关键词:养分平衡剂烤烟
四川省粮食单产时空变化及其动因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为揭示四川省粮食单产时空变化特征和影响粮食单产变化的主要原因。基于1988—2008年四川省21个市州区统计数据,运用统计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该省粮食单产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动因。研究结果表明:(1)四川省多年平均粮食单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各市州区粮食单产总体呈增长趋势。(2)各市州区粮食单产水平差异显著,最高的是德阳市,最低的是甘孜州,前者为后者的2.5倍,市州区间单产水平差距逐渐减小。(3)粮食单产水平显著上升的市州区个数占总数的一半以上,除资阳市粮食单产略有减少外,其他市州区稳中略有增加。(4)化肥用量、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和粮食收购价格指数是影响粮食单产时空变化的主要动因。笔者提出增加农业生产物质投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和改良中低产田是挖掘粮食单产,提高粮食产量和增强粮食安全保障的重要途径。
赵永敢李玉义逄焕成王龙昌任天志
关键词:粮食单产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分析
川中丘陵区节水栽培技术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
水分不足是限制川中丘陵区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重要因子。本文通过不同节水栽培措施条件下的耗水特性、潜在蒸散量与作物系数的研究,对冬小麦的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①在冬小麦全生育期,常规灌溉(保证田...
赵小蓉; 赵燮京; 王昌桃;
关键词:川中丘陵区节水栽培冬小麦水分生产效率
文献传递
秸秆覆盖对中小型土壤动物动态变化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土壤动物是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秸秆覆盖作为一项保护性耕作措施已得到广泛应用,它影响着土壤动物的组成和结构。本实验是在日本国际自然农法研究中心和重庆西南大学教学农场进行的。在田间试验条件下,对秸秆覆盖下农田土壤动物的动态变化开展了调查,运用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分析发现:秸秆覆盖促进土壤动物数量的增多,增加土壤动物种类,土壤动物多样性指数升高。经比较不同农田生态系统发现,秸秆覆盖对果园的土壤动物影响最大;同时,秸秆的粉碎程度也影响土壤动物的群落特征;此外,施用化肥和除草等人类干扰也会大大降低土壤动物的多样性。
张赛王龙昌
关键词:秸秆覆盖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动物
秸秆覆盖对套作玉米苗期根系发育与生理特征的影响被引量:37
2010年
在西南地区"小麦/玉米/甘薯"三熟制套作模式下,以当地传统耕作为对照(T),秸秆覆盖(TS)、秸秆覆盖+腐熟剂(TSD)作为两种处理,连续两年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秸秆覆盖处理对育苗移栽玉米苗期的根系形态与生理特征的影响以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处理与对照相比增加了玉米苗期的根长、根表面积,显著增加了直径1.0~2.5mm范围内的根长,且秸秆覆盖+腐熟剂处理与秸秆覆盖处理间差异不大。2008年,与对照处理相比,秸秆覆盖、秸秆覆盖+腐熟剂处理苗期玉米根系活力分别提高19.12%、27.46%,根冠比分别提高36.72%、37.50%,根系生物量分别提高62.53%、69.42%;2009年,上述指标与对照处理相比分别提高17.86%、25.83%,31.54%、33.08%,65.69%、77.37%。同时秸秆覆盖处理有利于改善土壤水分与养分供应状况。可见,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措施可通过改变农田环境促进套作玉米苗期根系发育,配合腐熟剂效果更佳。
邹聪明王国鑫胡小东张云兰薛兰兰Shakeel Ahmad Anjum王龙昌
关键词:秸秆覆盖间作玉米苗期根系发育生理特征
保护性耕作农田耕层土壤养分含量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在西南地区三熟制套作模式下,以常规平作(T)为对照,连续2a进行大田对比试验,研究了垄作(R)、平作+秸秆覆盖(TS)、垄作+秸秆覆盖(RS)、平作+秸秆覆盖+腐熟剂(TSD)和垄作+秸秆覆盖+腐熟剂(RSD)等5种处理对农田耕层土壤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T相比,RSD,TSD,RS,TS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全钾含量和pH值。在3-7月份,RSD与TSD处理的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含量比RS与TS处理要高,但在10月份RSD与TSD处理的土壤碱解氮要低于RS和TS。与对照T相比,在不同时期,R处理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碱解氮和全氮的含量,其它养分含量无明显差异。试验结果说明了这5种保护性耕作处理均在不同时期很好地调节了土壤养分的供应情况。
邹聪明胡小东张云兰薛兰兰张臻Shakeel Ahmad Anjum王龙昌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模式土壤养分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