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2011GB2A400003)
- 作品数:7 被引量:28H指数:4
- 相关作者:吴江鸿孙海莲王晓光刘亚红邱晓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绒山羊RORα基因2种亚型的结构与进化分析
- 2012年
- 为深入研究绒山羊RORα基因的结构及功能,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CE)结合转录组获得了绒山羊(Capra hircus)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retinoic acid receptor-related orphan receptorα,RORα)基因的2个亚型:RORα1和RORα2(GenBank登录号分别是HM_061155和HM_358053)。序列分析表明,RORα1序列全长1 620bp,包括5′端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29bp、3′端非翻译区211bp和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1 380bp,共编码459个氨基酸,分子质量约为52.3ku,理论等电点6.25。RORα2序列全长1 694bp,包括5′UTR 76bp、3′UTR 211bp和ORF 1 407bp,共编码468个氨基酸;与人RORα4的长度相同,相似性达99%,分子质量约为53.4ku,理论等电点为6.37。结果显示:1)RORα1氨基酸序列缺少大多数核受体具有的调节区(A/B区),预测的二级结构少一个β-折叠基序(YFV);2)RORα的DNA结合区到配体结合区部分属于纯化选择,A/B区在长度和序列方面变异都很大。
- 吴江鸿刘永志孙海莲张文广
- 关键词:绒山羊RACE编码蛋白
- FASN基因与反刍动物脂肪形成的关系被引量:7
- 2013年
- 肌间脂肪含量可显著影响肉品质,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是脂肪酸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动物体内FASN多寡、活性高低对动物脂肪酸的合成及体脂的沉积都有影响,对肉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FASN基因的结构功能、单核苷酸多态性对脂肪酸谱的影响、营养激素调控及其参与的信号通路等4个方面进行综述。
- 吴江鸿胡斯乐祁云霞何小龙王晓光刘永志孙海莲王峰
- 关键词:反刍动物脂肪酸合成酶肌间脂肪脂肪沉积
- 肌内脂肪含量测定技术综述被引量:12
- 2012年
- 大理石花纹是衡量肉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由肌肉组织中的肌内脂肪沉积形成。传统的肌内脂肪(或大理石花纹)测定方法是以感官评定和化学分析为主。近年来,各种无损检测技术因其快速、准确、无损、可实现在线检测等特点得到极大发展。综述了传统检测方法和无损检测技术在肌内脂肪(或大理石花纹)含量测定上的重要应用和研究进展,这些技术包括感官评定、化学分析、计算机视觉技术、近红外光谱技术、高光谱成像技术以及活体超声波检测等。同时指出各技术的优缺点和进一步发展方向,以期对相关研究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 祁云霞吴江鸿何小龙赛希亚拉孙海莲刘永斌
- 关键词:肌内脂肪感官评定化学分析
- 滨藜灌木在优质羊肉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12年
- 主要分析由耐盐植物滨藜灌木加工而成的饲料对羊肉品质的影响。滨藜可以提高胴体中瘦肉的比例,同时可增加肌肉中VE的含量,保持肉色稳定。概述了滨藜在羊肉生产中的最佳利用方式,通过综合考虑放牧条件和动物消化能力两方面因素,改变肉质组成和提高VE含量。滨藜的利用难点是能量值较低、增重效果差,单独饲喂满足不了肉羊生产需要,所以必须在饲料中补充高能牧草或精料。强调了耐盐滨藜灌木在羊肉生产中的作用,由于山羊具有采食滨藜灌木枝芽的特性,所以其增重较明显,同时又可提高瘦肉率和VE含量。
- 王晓光吴江鸿邱晓刘亚红
- 关键词:胴体品质食用品质肉品质
- 华北驼绒藜替代不同比例粗饲料对苏尼特羊增重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试验将驼绒藜按不同精粗比配合成颗粒日粮饲喂苏尼特羊,对比分析驼绒藜日粮与苜蓿日粮、谷草日粮对羊增重的效果。结果表明,华北驼绒藜、苜蓿、谷草铡短粉碎与50%、30%精料混合制成颗粒日粮对绵羊体增重效果最好,日增重可达127g/d;在荒漠草原区,苜蓿的高价格是限制其推广的主要原因;华北驼绒藜和谷草在30%精料水平下,与同精料水平条件下用苜蓿饲喂绵羊具有相同的增重效果,并可增加纯收入80元/只。
- 王晓光吴江鸿刘亚红邱晓纳钦孙海莲
- 关键词:华北驼绒藜增重
- 荒漠草原区饲草组合对苏尼特羔羊的饲喂效果被引量:1
- 2013年
- 为合理利用荒漠草原区饲草资源,本研究分别以华北驼绒藜(Ceratoides arborescens)和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为主要饲草,配合谷草(Setavia italica)、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饲喂苏尼特羔羊,根据组合效应原理科学组合为6组:100%驼绒藜、50%驼绒藜+50%谷草、50%驼绒藜+50%冰草、100%苜蓿、50%苜蓿+50%谷草和50%苜蓿+50%冰草。结果表明,100%苜蓿饲喂的羔羊增重、屠宰率和净肉率都明显高于其它处理,饲喂效果最好。不同组合饲喂效果为:50%驼绒藜+50%谷草>100%驼绒藜、50%驼绒藜+50%冰草;100%苜蓿>50%苜蓿+50%谷草、50%苜蓿+50%冰草。
- 邱晓王晓光刘亚红吴江鸿刘永志
- 关键词:驼绒藜紫花苜蓿羔羊饲喂效果
- 不同精粗比水平下华北驼绒藜饲用评价被引量:4
- 2012年
- 华北驼绒藜是一种数量可观、广泛分布于我国荒漠草原区的饲草资源,但目前人们对其饲用价值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水平,为了充分了解和更好地利用华北驼绒藜这一自然资源,缓解冬春季及"白黑灾害"造成的饲草不足问题,更好地为荒漠草原区探索出高效养羊的新路子,开展了华北驼绒藜饲用评价试验。将华北驼绒藜、谷草、苜蓿铡短、粉碎后,再与50%、30%、20%的精料混合制成颗粒日粮,饲喂绵羊,通过比较不同处理组绵羊的增重情况,结合经济效益分析,评价不同精粗比水平下华北驼绒藜的养羊效益。试验表明,华北驼绒藜和谷草在30%精料水平下,具有与相同精料水平下用苜蓿饲喂绵羊同等的增重效果,并可增加纯收入高于80元/只;华北驼绒藜在精粗比为3∶7的条件下有较好的养羊经济效益。
- 王晓光吴江鸿刘亚红邱晓纳钦孙海莲
- 关键词:精粗比华北驼绒藜饲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