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BS2009YY036)
-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1
- 相关作者:闫华李笃民张晓明王青马祥兴更多>>
- 相关机构: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山东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双源CT静脉造影对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显微手术的价值探讨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脑双源CT静脉造影(CTV)显示上矢状窦旁脑膜瘤与上矢状窦关系、显示中央沟静脉和代偿回流静脉情况,从而为神经外科制定手术方案提供重要信息。方法 32例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行脑CTV检查,在工作站重建三维图像,术前判断肿瘤与静脉窦关系、显示中央沟静脉和代偿回流静脉并与术中情况对照。结果根据CTV显示的窦腔狭窄程度,将上矢状窦旁脑膜瘤分为三型:Ⅰ型,瘤体与一侧静脉窦壁外层附着,静脉窦壁正常或轻度受压,窦腔通畅;Ⅱ型,肿瘤沿静脉窦壁生长,窦壁不规则增厚,窦腔变窄但尚通畅;Ⅲ型,瘤体长入静脉窦内或跨越生长,静脉窦腔内形成充盈缺损,窦腔闭塞,同时有静脉侧支循环建立。本组Ⅰ型8例,Ⅱ型15例,Ⅲ型9例。术中观察到代偿扩张的浅静脉以及肿瘤与中央沟静脉、上矢状窦的关系均与CTV结果相符。本组无术后严重神经功能受损和死亡病例。结论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术前行CTV检查可以明确肿瘤部位、矢状窦阻塞程度及引流静脉代偿情况,为手术入路的选择及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信息,在全切肿瘤的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姜保东闫华李笃民马祥兴王青张晓明王茜于富华
- 关键词:脑膜瘤上矢状窦CT静脉造影
- 双源CT脑静脉造影扫描技术探讨
- 2012年
- 目的:选择脑双源CT静脉造影(CTV)的最佳扫描时相及重建层厚,以获得良好的脑静脉图像。方法:①11例志愿者行同层动态增强扫描,以探讨团注追踪触发技术的理论阈值。以理论阈值为中心,将45例志愿者随机分为3组探讨团注追踪触发技术的应用阈值。②将扫描所获得原始数据以0.75mm和1.50mm层厚重建,比较2组层厚重建的三维血管图像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触发阈值100HU组,靶血管全程显示良好;采用0.75mm层厚重建的三维血管图像质量优于1.50mm层厚(P<0.05)。结论:采用100HU阈值进行静脉触发扫描和0.75mm层厚重建血管可以获得良好的脑CTV图像。
- 姜保东闫华李笃民马祥兴王青张晓明王茜于富华
- 关键词:静脉造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