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XZZ001)
- 作品数:12 被引量:21H指数:3
- 相关作者:姚万禄马进武晓红苟颖萍王佳佳更多>>
- 相关机构:甘肃政法学院兰州理工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矛盾及其政治调控
- 2009年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党着眼于中国现实、历史条件、时代要求创新而形成的社会建设理论,致力于各种社会矛盾的政治整合,避免社会矛盾的解决以社会阶级对抗的方式进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矛盾论,从理论上看是对阶级斗争理论的双重政治终结,从现实上看,完成了党从夺取政权的革命党到社会建设的执政党的真正的政治转变,调整政治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成为政治控制的主要选择。
- 姚万禄
- 关键词:和谐社会阶级斗争政治控制
- 西北民族法治政治发展分析
- 2012年
- 法治政治是多民族国家的政治诉求,在我国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演进过程中,法治政治已成为主导型政治形态,作为国家政治发展组成部分的西北民族政治发展,法治政治自然成为主要的政治形态。法治政治是民族地区市场经济的秩序保障,有利于西北民族契约社会的建构,有利于西北民族公民权利的保障,有利于提升民族地区的法治水平,保障民主政治发展。西北民族法治政治发展也面临多重制约,因此要提高西北民族法治政治发展水平。
- 姚万禄
- 关键词:民族法治政治
- 人类发展观的多维视野与政治选择浅探
- 2013年
- 人们对发展观的分析具有多维视野,不论怎样的发展观,都包含着政治价值,发展观从学术领域进入国家和社会政治体系,发展观与政治就联系在一起,作为影响一个国家和社会甚至全球的发展观,首先是一种政治价值选择,发展观的政治选择取决于国家政治过程,对发展观的政治选择是一个国家的内部政治行为,也与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紧密联系。
- 姚万禄
- 关键词:发展观政治
- 封建国家对西北多民族政治体系的构建及其影响
- 2013年
- 现代西北民族地区多民族政治体系的构建始于封建国家对西北民族地区的政治统治,封建国家时期西北多民族政治体系就有着与中原地区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是自两汉至清各代封建国家中央政府对西北民族地区各少数民族实施政治统治的结果,在政治统治过程中,封建国家也实现了西北民族政治体系的建构,对西北民族政治现代的发展也产生了持久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 姚万禄
- 关键词:封建国家民族政治
- 和谐政治发展中的西北民族地区利益机制构建
- 2013年
-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西北民族政治发展,是以和谐政治发展格局为建构落脚点的,要构建和谐民族政治发展格局,核心之一就是建构相应的利益机制。作为国家和民族政治体系的政治安排,既要体现在法律、制度的文本中,也要体现在现实的具体行为上,重点是三个方面:即利益表达机制,利益纳入机制,利益整个机制。
- 姚万禄
- 关键词:西北民族政治发展
- 论西北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同情心态被引量:1
- 2010年
- 中西对同情认识的差异表明同情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情是解读西北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特征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文化符号。本文把西北少数民族的这个交往特征的文化符号概括为同情的心态,认为西北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同情心态指欢乐和痛苦之情凝合而成的心理反应机制,表现为与他人共享欢乐、与他人共担痛苦的同情的反应、同情的态度。欢乐和痛苦之情的同情心态在西北少数民族交往关系中具体表现为四种心态,即:好客的心态,注意对方反应和评价的心态,群己互利的心态,"不忍之心"的心态。这种同情心态的本源来自西北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历史文化中善的积淀和流变。
- 马进武晓红
- 关键词:少数民族日常交往
- 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法治政治发展中的法制建设——以《民族区域自治法》配套建设为视角
- 2009年
- 我国足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能否处理好民族关系决定着多民族国家的兴衰安危。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中共十七大提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来,加强民族法制建设也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在新形势下建立起以法律调节为核心的民族关系调节体系,为进一步构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民族关系,为促进新时期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 武晓红姚万禄
-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法制建设
- 论西北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社会心态被引量:3
- 2009年
- 西北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社会心态源于民族共同体的宗教信仰、传统习惯、地域环境、性格气质、心理素质,其最鲜明的特色是民族性与宗教性的结合、民族性与地域性的结合、民族性与心理倾向性的结合。在内容方面显示了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内涵、民族传统习俗底蕴。在形式方面具有规则性、活泼性与包容性结合的特征。在功能上具有定位、定情、定向的作用。其结果是形成了融民族宗教信仰、民族历史文化意识、民族思想感情、民族日常交往仪式为一体的"善行",这个善行把对宗教的敬仰从神坛转移到日常生活中来,构成了西北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社会心态的客观实用的风格。
- 马进武晓红
- 关键词:日常交往社会心态西北少数民族
- 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在我国已得到广泛共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模式也各具特色。结合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通过深刻认识省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立足省情区情,加快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有效地促进了该省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健康的发展。
- 王佳佳苟颖萍
- 关键词:生态文明
- 民族团结教育中社会心态的调节与生成被引量:8
- 2010年
- 在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社会心态通过调节"自我的心理状态"与"其他人的心理状态"的关系,调节"主我"与"客我"的关系,调节个体与群体的关系,调节心态各个成分的关系,生成自我与他人结合的心态,"主我"与"客我"结合的心态,仪式与非仪式结合的心态,知情意相统一的心态,发挥了四大重要作用,形成了自我对民族团结教育的正确反应与正确态度,最大化地增强了民族团结教育的效果。
- 马进
- 关键词:民族团结社会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