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C720027)
- 作品数:10 被引量:12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鹏白琦瑞杨利平更多>>
- 相关机构: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支持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善与正义:柏拉图的自然主义社会思想被引量:4
- 2012年
- 柏拉图的自然主义哲学思考了善及其正义的自然本性,展望了某种可能的、最好的秩序,希望在灵魂的深处描述和评价出这种秩序,也希望这种秩序能够变成一种现实。柏拉图自然主义哲学,在理论的层面上,创造了一种关于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秩序;但是,就社会存在的秩序而言,没能在现实中创造出这种秩序,即某种稳定、宁静而和谐的"社会形态"。总之,柏拉图的自然主义哲学将自然存在的自然本性与社会存在的自然本性紧密地同一在一起,从自然本性的角度阐释了自然主义社会思想,即关于善和正义的社会问题。
- 李鹏白琦瑞
- 关键词:柏拉图自然主义正义政治思想
- 国内现象学马克思主义的回顾与反思被引量:2
- 2012年
- 现象学形态和现象学运动、国内现象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现状的回顾与国内现象学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的反思三个层面的思考表明现象学与马克思主义确实有着思想关联。因此,20世纪末期开始,国内学者基于现象学的理解视角,分别从马克思主义的美学、价值和文学问题、马克思的"人学现象学"问题、马克思的"历史现象学"问题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问题,自觉地在现象学与马克思主义之间进行了一定的比对或交融性研究。但是,相关研究的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待发展,即在理论的解释力和研究的理论类型上尚有拓展的空间。这样,国内现象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现状和马克思的文本解读就为马克思思想的实践现象学研究范式提供了一种理路。
- 李鹏
- 马克思自然唯心主义时期的现象学态度被引量:1
- 2010年
- 马克思在自然唯心主义时期试图从自然出发,采用思辨的直观主义、非科学的论证方法和前提来面向存在问题。但是,马克思意识到这种思考由于论证方式的抽象思辨性和缺乏概念分析的明晰性而易于陷入到某种模糊的境地。为了摆脱这种缺乏实在根基和有效论证非透明性的局面,马克思此时期的文本始终蕴含着如何实现存在理解的科学转换问题,即如何立足于现象学态度从自然主义的存在理解演进到实践的存在理解。
- 李鹏杨利平
- 康德与黑格尔的现象学态度
- 2012年
- 康德的意识现象学没有采取整体现象学的收缩路径,超出了现象世界,企图立足于人的有限的自我意识,经过现象世界的理论理性的认知把握和作为本质世界的实践理性的把握来实现存在理解。但是,康德的这种论证策略没有消除两者之间的矛盾,仍是一种二元分置、制衡般的平行主义存在理解策略。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则批驳了康德知性的存在理解,通过辩证法与精神现象学的有机结合,用总体性的现象学态度取代了康德分裂性的现象学态度,力图在思辨的层面上消除康德的理性困惑。
- 李鹏
- 关键词:黑格尔
- 亚里士多德自然主义和谐社会思想分析
- 2014年
- 亚里士多德继承了前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心智方向和结果,通过一种中庸之道的伦理原则和社会平衡原则,认为善与正义的哲学理念始终是社会个体和政治共同体应当达致的自然本性,特别倾向于从自然本性的角度为善与正义及其和谐社会思想寻求一种坚实而客观的理论根据和现实根据,希望在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的自然本性或自然秩序的紧密结合中阐释某种关于善的自然主义伦理和关于正义的自然主义政治的哲学理念及其和谐社会思想。
- 李鹏
-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自然主义和谐社会
- 胡塞尔现象学的本体论差异问题被引量:2
- 2019年
- 胡塞尔现象学包含着丰富的关于本体论差异问题的思考,具体表现在纯粹观念与非纯粹观念、纯粹逻辑与非纯粹逻辑、纯粹世界与非纯粹世界等本体论差异问题。胡塞尔的这种思考实际上就是纯粹本体论与非纯粹本体论差异问题的思考。他认为非纯粹本体论是一种非基础本体论或非科学本体论,纯粹本体论则是一种基础本体论或科学本体论,主张现象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对纯粹心灵哲学与非纯粹心灵哲学之间的本体论差异问题的批判性分析中,确证一种严格科学哲学规范及伦理价值典范。但是事实上,胡塞尔的现象学本体论始终包含着一种纯粹性与非纯粹性互渗的现象学态度。
- 李鹏
- 关键词:胡塞尔现象学
- 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解范式及其当代价值
- 2019年
- 思辨哲学根据思辨直观、思辨理性和思辨实践等虚假的理解范式研究思维与存在。马克思主要通过直观唯物主义批判、思辨唯心主义批判和国民政治经济学批判等,阐释了虚假思维经验及其异化存在与真实思维经验及其真实存在之间的分离性原因和同一性原因,克服了思辨哲学的理解范式,确立了一种主要由实践直观、实践理性、实践机制和实践价值的理解范式组成的实践唯物主义理解范式,这一范式对于当代哲学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 李鹏
- 关键词:实践唯物主义理解范式
- “施蒂纳问题”:马克思的“幽灵现象学”批判被引量:1
- 2014年
-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通过对施蒂纳的基督教精神现象学花招的详尽批判,使得隐形者的幽灵现象学不断地得到显形,最终完全、彻底地明了黑格尔式思辨的存在理解策略的精神实质,同时进一步确立起关于存在问题的实践理解策略的科学思想。
- 李鹏
- 关键词:施蒂纳
- 存在与实践:马克思法权唯物主义理解策略分析
- 2013年
- 马克思把哲学问题,特别是把存在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考察了什么是真正哲学的问题和我们如何和解存在问题。马克思基于实践的存在理解视域分析了黑格尔和布鲁诺.鲍威尔式的存在理解策略及其思辨哲学,阐释了一种真正的实践哲学思想,即阐释了哲学与现实相结合的实质和原因的和解根据问题。但是,马克思法权唯物主义时期文本论证的双重逻辑的混合性和解困境使得马克思的存在理解策略的实践态度有待进一步在视角转换中得以发展和完善。
- 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