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C35B03-04)

作品数:3 被引量:21H指数:3
相关作者:闫丽莉屈春燕温少妍单新建宋冬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亮温
  • 2篇遥感
  • 2篇热红外
  • 2篇卫星热红外
  • 2篇红外遥感
  • 1篇地温
  • 1篇地温观测
  • 1篇首都圈
  • 1篇首都圈地区
  • 1篇气温
  • 1篇校正方法
  • 1篇红外亮温
  • 1篇背景场

机构

  • 3篇中国地震局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3篇单新建
  • 3篇温少妍
  • 3篇屈春燕
  • 3篇闫丽莉
  • 1篇万剑华
  • 1篇宋冬梅

传媒

  • 1篇地震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地震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首都圈地区卫星热红外亮温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利用1999年和2003—2006年共5年的NOAA卫星热红外遥感数据,对北京及周边地区的热红外影像特征和红外亮温年变特征进行了跟踪观测、统计分析与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地质构造单元,特别是线性断裂构造在热红外影像上有清晰的显示,通过不同时期红外影像的对比研究可以很好地揭示断裂构造的空间展布及规模形态,为活动构造研究提供技术支持;②地表热红外亮温受地形、气象和活动构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其变化仍具有空间相关性、时间延续性和年变周期性,基于多年积累红外遥感数据的统计分析与差值处理可以有效提取红外亮温异常变化,进而研究红外异常与地震的关系;③太行山山前断裂带的红外亮温明显高于海拔仅约20 m的华北平原,意味着该断裂带是一个热红外高温异常条带,初步分析认为,其成因可能与该断裂带正处在一个地球物理异常带上有关。推测在一些存在深部地球物理异常的地区可能会出现红外辐射异常现象。
屈春燕闫丽莉温少妍单新建
关键词:红外遥感亮温首都圈
卫星热红外亮温、气温及地温观测的年变变化对比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通过对NOAA卫星热红外亮温与野外安装气象观测站接收的气温、地下不同深度地温(0.2,0.5,1.5,2m)进行不同方式的对比研究,分析了卫星热红外亮温、气温、地下不同深度地温的变化特征,探讨了亮温与气温及不同深度地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卫星热红外亮温观测,由于受天气、云层短周期因素变化影响,曲线呈现高频突跳特征,但按最大值拟合出的亮温曲线有较好的年变变化规律;②浅层地温受气温及太阳辐射的影响较大,能够体现出日变化,表现出很好的季节变化规律;③深层地温年变平稳,年变变化与季节相关.但与气温相比,表现出滞后效应,且深度越深,滞后时间越长;④亮温、气温及深度0.2m地温三者之间呈现很好的相关性.亮温、气温、0.2m地温的极值几乎同时段出现,都符合季节变化.分析表明,亮温能够真实地反映地表温度的变化情况,能够为利用卫星热红外亮温提取地震异常信息提供可靠准确证据.本研究结果为理解不同观测属性及其相互关系,以及更好地为地震监测应用提供了基础.
闫丽莉屈春燕温少妍单新建
关键词:地温
区域红外亮温背景场建立方法及初步应用被引量:8
2011年
本文主要利用NOAA/AVHRR热红外亮温图像建立活动构造区域亮温背景场的方法,对背景场建立过程中NOAA图像的几何精校正、云和干扰噪点、噪线的去除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年的NOAA卫星资料,建立了首都圈地区(38°~42°N,112°~118°E)的旬、月、年不同时间尺度上的亮温背景场,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首都圈地区的亮温背景场变化主要受季节和地形因素的影响,时间维上整体表现为夏高冬低的年变特征,符合季节变化规律;空间维上总体表现为东南部华北平原区亮温高,西北部随海拔高程的增加而亮温逐渐降低为特征。
温少妍屈春燕闫丽莉宋冬梅万剑华单新建
关键词:红外遥感校正方法背景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