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09143) 作品数:43 被引量:92 H指数:5 相关作者: 楼京俊 朱石坚 何其伟 杨庆超 刘锦春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学院 西北工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 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交通运输工程 一般工业技术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悬臂梁吸振器建模及吸振性能分析 2013年 基于ADAMS机械动力学仿真软件,建立了带有柔性梁吸振器的隔振系统模型,得到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将悬臂梁吸振器与经典质量-弹簧吸振器进行比较,讨论了悬臂梁吸振器参数对吸振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双向梁吸振器的吸振性能.研究表明,悬臂梁吸振器吸振可行有效,吸振参数连续可调. 李海峰 楼京俊 朱石坚 陈峰关键词:动力吸振 频率响应 ADAMS 船用长方体形空气弹簧隔振器刚度特性 被引量:3 2012年 长方体形空气弹簧因其结构特点可以通过改变特性参数和工况获得理想的垂向和横向刚度比,从而可以更好地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综合考虑橡胶-帘布复合材料的材料非线性、大变形过程中的几何非线性以及基座刚性板与胶囊柔性体之间的接触非线性,建立长方体形空气弹簧的有限元模型,分别计算并绘制在不同的初始工作气压、气体容积、帘线层数以及帘线角度下空气弹簧的垂向与横向刚度特性曲线,并研究这些因素对其刚度特性的影响。最后,通过试验证明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唐钊 翁雪涛 朱石坚 楼京俊关键词:振动与波 隔振 空气弹簧 刚度 投影混沌同步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012年 针对混沌线谱控制技术遇到的如何在变工况和小振幅条件下实现持续混沌的难题,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工程实际,设计了试验台架、线性隔振元件和混沌驱动器,对投影同步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使隔振系统在变工况和小振幅条件下稳定地产生混沌响应,控制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因而利用混沌同步降低辐射线谱幅度是可行的。 杨庆超 朱石坚 刘树勇 曾强洪基于稳定性理论的混沌反控制研究 被引量:2 2013年 为实现受扰线性系统在混沌化过程中能有效跟踪混沌驱动系统,建立了跟踪误差系统.应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设计了控制器,使跟踪误差系统具备稳定的动力学特性,导出了该类系统混沌化的条件;对二阶连续受扰线性系统输出跟踪Duffing混沌系统,以及对四阶受扰线性系统输出跟踪Jerk混沌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当两系统满足跟踪混沌反控制的约束条件时,输出误差随时间演化趋向零,实现了受扰系统的混沌化,能为异结构混沌同步设计提供参考. 刘树勇 曾强洪 杨庆超 许师凯关键词:混沌反控制 DUFFING系统 混合隔振系统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 被引量:3 2014年 针对机械设备被动隔振在低频段隔振效果较差的问题,建立磁致伸缩作动器的电—磁—机转化数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算法,并用李雅普诺夫方法证明控制器的稳定性,将该控制策略与磁致伸缩作动器应用于混合隔振系统中。仿真结果表明:在单频、多频及随即激励条件下,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器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和鲁棒性,能够提高系统隔振效率并拓宽隔振频段,有效减小传至基础的力。 杨理华 朱石坚 楼京俊 李棒关键词:被动隔振 磁致伸缩作动器 混合隔振 一种应用Fx LMS算法的双层隔振试验装置 被引量:4 2016年 振动主动控制中次级通道的存在会对控制效果造成影响,为了减小影响,采用Fx LMS(Filter-x Least Mean Square)自适应滤波算法,通过调整步长更新滤波器参数进行自适应控制。平台使用Compact-RIO控制器并采用Lab VIEW对其进行编程,通过设置参数对不同系统进行主动控制。控制分为三部分:参数设置、次级通道辨识、误差信号的控制。在自适应算法的理论和仿真分析基础上,进一步在c RIO实时控制平台上进行实验研究,对双层隔振平台采用自适应算法实现主动控制,取得理想的控制效果。 高伟鹏 何其伟 闫政涛 刘锦春关键词:FXLMS算法 LABVIEW仿真 不确定Duffing混沌系统的同步控制 被引量:2 2012年 在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基础上,研究具有不确定性Duffing混沌系统的同步控制问题。选择合适的滑模面,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设计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及自适应更新规则,从理论上证明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由于控制器的设计是基于自适应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的,与常规方法相比,控制器滑动模态不受干扰的影响,有较好的鲁棒性和快速跟踪能力。通过数值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常广晖 朱石坚 楼京俊关键词:混沌同步 变结构控制 自适应 含裂纹船用气瓶安全评价及剩余寿命预测 被引量:4 2013年 针对船用气瓶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疲劳失效问题,开展含裂纹气瓶安全评价及剩余寿命预测研究,通过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得到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公式。对3种典型尺寸表面裂纹进行理论计算,获得船用气瓶安全评定结果和临界裂纹尺寸,并通过3种人工预制裂纹疲劳试验和安全评价验证理论公式的合理性。评定结果表明:当初始裂纹深度a≤1.5 mm,长度2c≤10 mm时,船用气瓶可安全使用至下一周期。 何冠军 刁爱民 李海涛 何建峰关键词: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安全评价 剩余寿命 硫化剂对某型弹性元件疲劳撕裂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13年 硫化剂作为橡胶配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橡胶制品的疲劳撕裂特性有着关键的影响。以前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试验的方法;且有周期长、费用大的缺点。为此,利用有限元分析技术研究硫化剂对某型弹性元件疲劳撕裂特性的影响。首先得到不同硫化剂品种和硫化剂用量的橡胶材料标准试样,并获得其材料本构模型。隨后,用于ANSYS分析不同橡胶材料对应弹性元件的疲劳撕裂特性。最后总结得出硫化剂对某型弹性元件疲劳撕裂特性的影响规律并进行实验验证。 王翠玲 刘文武 王晓强 曾帆关键词:振动与波 橡胶 弹性元件 硫化剂 ANSYS 超磁致伸缩作动器非线性模型辨识研究 被引量:6 2015年 准确辨识超磁致伸缩作动器非线性模型参数是位移精确控制的必要条件,针对标准粒子群(PSO)算法存在早熟收敛及迭代后期易陷入局部最优的不足,提出一种可动态调整惯性权重、学习因子及带遗传变异的改进型粒子群(IPSO)辨识算法,该算法可平衡全局和局部搜索能力,提高收敛速度和辨识精度,并将该算法应用于超磁致伸缩作动器非线性模型的参数辨识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可靠地辨识超磁致伸缩作动器非线性模型参数,计算值和实验的吻合程度较高,并且具有一定的抑噪能力。 杨理华 李践飞 吴海平 楼京俊关键词:非线性模型 参数辨识 改进粒子群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