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7003)

作品数:8 被引量:31H指数:3
相关作者:邱勇王斌刘文军陈志军朱泽章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脊柱
  • 8篇脊柱侧
  • 8篇脊柱侧凸
  • 8篇侧凸
  • 7篇特发性脊柱
  • 7篇特发性脊柱侧...
  • 6篇青少年特发性
  • 6篇青少年特发性...
  • 4篇基因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 2篇少年
  • 2篇青少年
  • 2篇基因型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水平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多态现象
  • 1篇信号

机构

  • 8篇南京大学医学...

作者

  • 8篇邱勇
  • 5篇王斌
  • 4篇陈志军
  • 4篇刘文军
  • 3篇朱泽章
  • 3篇刘臻
  • 2篇朱锋
  • 2篇孙旭
  • 2篇李海波
  • 2篇钱邦平
  • 2篇束昊
  • 2篇俞杨
  • 2篇孙超
  • 2篇王信华
  • 1篇孙光权
  • 1篇邱旭升
  • 1篇马薇薇
  • 1篇张俊杰
  • 1篇吴亮
  • 1篇王渭君

传媒

  • 4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褪黑素信号通路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褪黑素信号通路是否存在异常。方法24例12~18岁志愿者,AIS患者15例,正常对照组9例。分别从患者髂前上棘处穿刺抽取10ml骨髓,肝素抗凝。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BMSCs,体外培养并传至P3代,进行表型鉴定。取P3代BMSCs,先采用福斯可林刺激BMSCs内环磷酸腺苷(cAMP)升高,然后用不同浓度褪黑素刺激细胞,检测细胞内cAMP的水平。结果分离的单个核细胞经培养至P3代,使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表型鉴定,体外培养细胞的表型与BMSCs的表面标志相符。AIS组和正常对照组BMSCs的cAMP的基础水平都很低,在给予福斯可林刺激以后,cAMP的水平明显升高,此后再给予生理剂量的褪黑素刺激后,两组cAMP水平的抑制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药理剂量的褪黑素刺激后,两组cAMP水平的抑制程度差异同样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S患者BMSCs褪黑素信号通路可能不存在异常。
王斌李海波邱勇邱旭升朱锋孙光权王渭君
关键词:褪黑激素信号转导间充质干细胞骨髓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血浆matrilin-1蛋白水平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外周血中matrilin-1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在AI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2006年6月至2007年3月诊治的25例AIS患者作为AIS组,25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青少年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对象符合以下标准:无骨骼疾病、代谢疾病、生长发育异常;无影响骨代谢的系统疾病及其他情况;近期未服用激素;无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史。AIS组记录末次随访或术前最大Cobb角、侧凸弯型,并分为进展型及非进展型两组。进展型侧凸(侧凸进展成为严重脊柱侧凸)定义为骨骼发育未成熟时,Cobb角〉40。或骨骼发育成熟时,Cobb角〉50°。采用PCR—RFLP基因分型方法对所有对象进行基因分型,运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AIS组与对照组外周血浆中matrilin-1蛋白浓度并比较其差异,并对不同基因型之间matrilin-1蛋白的表达进行比较。分析血浆matrilin-1蛋白浓度与脊柱侧凸进展的关系。结果AIS组血浆matrilin.1蛋白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2)。AIS组及对照组的基因型GG个体血浆matrilin-1蛋白浓度均低于基因型AA或AG个体,而对于相同基因型的个体AIS组血浆matrilin-1蛋白水平更低。进展型AIS患者血浆matrilin-1蛋白水平明显较非进展型AIS患者低。结论AIS患者外周血matrilin-1蛋白水平与脊柱侧凸的进展相关。对外周血matrilin-1蛋白浓度的检测,有助于AIS的早期筛查及诊断,可作为预测脊柱侧凸进展的一个独立指标。
王斌陈志军邱勇刘文军
关键词:脊柱侧凸基因蛋白质类基因型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柔韧性的影响因素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脊柱柔韧性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6年12月~2008年4月在我院脊柱外科手术治疗的204例AIS患者,男性36例,女性168例,平均年龄15.0岁;平均Cobb角50.1°;平均Risser征3.4度;主弯跨度平均6.8个椎体;主弯顶椎旋转度平均2.0度。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及仰卧左右侧屈位X线片,计算主弯柔韧性。采用相关分析研究各临床指标与主弯柔韧性的相关性。结果:女性AIS患者的脊柱柔韧性明显高于男性(P<0.05);胸腰弯组和腰弯组AIS患者的脊柱柔韧性显著大于胸弯组(P<0.05),胸腰弯和腰弯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女性AIS患者中的年龄及主弯Cobb角(站立位与侧屈位)均与脊柱柔韧性显著负相关(P<0.05),且胸弯女性AIS患者的月经初潮至手术时间及顶椎旋转度也与脊柱柔韧性显著负相关(P<0.05)。男性胸弯AIS患者中侧屈位主弯Cobb角、胸腰弯/腰弯组中主弯Cobb角(站立位与侧屈位)均与脊柱柔韧性显著负相关(P<0.05)。主弯跨度及Risser征与脊柱柔韧性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女性AIS患者脊柱柔韧性受年龄、月经初潮至手术时间、主弯Cobb角(站立位与侧屈位)、弯型及顶椎旋转度等因素影响;男性AIS患者的脊柱侧凸柔韧性主要受主弯Cobb角及弯型影响。
刘文军邱勇孙旭刘臻束昊王信华孙超
关键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影响因素
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两侧椎旁肌中肌梭与运动终板病理学变化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7
2008年
目的: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两侧椎旁肌中肌梭与运动终板的病理学变化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其与脊柱侧凸病因学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选取手术治疗的脊柱病变患者共41例,分3组,其中AIS组20例,平均年龄15.3岁,平均Cobb角56.8°,顶椎位于T7~T12;先天性脊柱侧凸(CS)组11例,平均年龄13.9岁,平均Cobb角66.7°,顶椎位于T7~T12;对照组10例,均为非脊柱侧凸病例,其中1例腰椎滑脱、1例腰椎管肿瘤、2例Scheuermann′s病、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平均年龄17.3岁。经患者知情同意,所有病例均于术中取材,AIS组和CS组取顶椎区两侧椎旁肌,对照组取非病变区两侧椎旁肌。标本分别行HE染色和非特异性酯酶(ANAE)染色,对3组病例两侧椎旁肌中肌梭的形态结构、梭内肌纤维数目、平均横截面积以及运动终板的类型进行比较。结果:AIS组患者两侧椎旁肌标本共发现19个肌梭,CS组患者两侧椎旁肌标本共发现13个肌梭,对照组两侧椎旁肌标本共发现5个肌梭。AIS和CS组患者凸侧椎旁肌肌梭内的肌纤维数目及平均横截面积显著大于凹侧椎旁肌(P<0.05)。AIS和CS组凹侧椎旁肌T0型终板数目和病变终板数目均显著多于凸侧椎旁肌(P<0.05)。对照组两侧椎旁肌T0型终板数目和病变终板数目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IS患者两侧椎旁肌中肌梭的形态结构和运动终板的类型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脊柱侧凸的继发性改变。
吴亮邱勇王斌俞扬朱泽章钱邦平马薇薇
关键词:脊柱侧凸椎旁肌肌梭运动终板
Matrilin-1基因多态性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支具疗效的相关性
2009年
目的探讨matrilin-1基因多态性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支具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门诊行规范化支具治疗的AIS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入选对象要求:女性患者;骨骼发育为未成熟状态(Risser征0~3级);月经初潮未至或来潮1.5年以内;标准站立位全脊柱X线片上侧凸Cobb角为20°~40°;排除了先天性和神经肌源性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侧凸;无已知的可影响骨塑型和钙代谢的病史和药物使用史;初诊前无支具治疗史;接受支具治疗(Boston支具或Milwaukee支具)期间每3个月复诊1次,随访时间超过2年。符合下述条件之一者,则予以剔除:最终随访不足2年;支具治疗过程中依从性(每Ft实际佩戴时间与建议佩戴时间的比值)较差(〈75%);支具治疗期问未按照医嘱自行更换支具。根据患者侧凸类型选择相应的支具进行治疗。记录初次就诊及末次随访的原发弯的Cobb角。支具治疗失败的标准为原发弯增加〉5°。选取matrilin-1基因启动子区域位点rs1149048进行PCR-RFLP基因分型。按支具疗效分为治疗失败和治疗成功两组,比较两组之间的初诊年龄、Risser征、侧凸类型、初诊Cobb角及基因型分布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有77例AIS女孩人选并完成本研究。初诊时平均年龄为(13.0±1.5)年,平均主弯Cobb角为29.5°±7.8°。在平均(2.6±0.3)年随访后,平均主弯Cobb角为30.3°±11.9°。支具治疗失败总共19例(24.7%),支具治疗成功58例(75.3%)。支具治疗失败组的初诊Cobb角较大(P〉0.05)。在不同的侧凸类型中,胸腰双主弯的支具治疗失败率最低(19.4%)。基因型GG个体支具治疗失败率(66.7%)明显高于基因型为AA或AG的个体。结论通过早期规范化支具治疗,大部分脊柱侧凸进展可得到控制。初诊C
俞杨陈志军邱勇张俊杰刘文军
关键词:脊柱侧凸青少年基因基因型
Matrilin-1基因多态性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进展的预测价值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Matrilin—1基因多态性在预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否进展为严重脊柱侧凸方面的价值。方法2006年6月至2007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AIS患者267例,男40例,女227例。104例手术治疗,163例定期门诊随访,记录患者末次随访或术前最大Cobb角、初潮年龄、侧凸弯型、身高、臂长及体重。选取Matrilin-1基因启动子区域位点rs1149048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基因分型。进展型侧凸(脊柱侧凸进展成为严重脊柱侧凸)定义为骨骼发育未成熟时Cobb角〉40°或骨骼发育成熟时Cobb角〉50°。AIS患者被分为进展型与非进展型两组,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型分布的差异。分析侧凸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267例AIS患者中162例(60.7%)为非进展型,105例(39.3%)为进展型。进展型组月经初潮年龄较晚(〉13岁),且三弯及胸腰双主弯所占比例高,基因型GG的个体在进展型组比例高(55.2%)。初潮年龄晚、三弯、胸腰双主弯及基因型GG为侧凸进展的危险因素。结论Matrilin-1基因多态性可被用来预测AIS进展,结合其他相关预测因素可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陈志军邱勇王斌俞杨朱泽章
关键词:脊柱侧凸基因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基因多态性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基因多态性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易感性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实验对象为200例AIS患者(AIS组)和200名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青少年(对照组),记录AIS组的身高、体重、月经初潮年龄(女性)、侧弯类型、最大Cobb角和Risser征等临床指标。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IGF-1R基因分型,比较不同基因型在AIS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并分析基因多态性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IS组与对照组的IGF-1R基因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女性AIS患者不同基因型所对应的最大Cobb角、Risser征及月经初潮年龄之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F-1R基因多态性与AIS的发生发展均无相关性。
刘文军邱勇陈志军刘臻束昊王信华孙超
关键词:脊柱侧凸基因多态性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出生时父母年龄与其侧凸类型及严重程度的关系
2009年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出生时的父母年龄与AIS患者的侧凸类型、侧凸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来自华东地区初诊的AIS女性患者308例,年龄9.7-18.5岁,平均15.0岁。所有患者就诊时均记录患者性别、出生日期、初诊日期、侧凸节段、主弯Cobb角度数、分娩方式、胎位、是否早产及患者父母的出生日期。根据主弯Cobb角度数将所有患者分为3组,A组〈200;B组为200~39°;C组≥40。;根据侧凸类型将患者分为6组,单胸弯组(Ⅰ组),双胸弯组(Ⅱ组),胸腰双主弯组(Ⅲ组),胸腰弯组(Ⅳ组),腰弯组(Ⅴ组),三弯组(Ⅵ组)。结果:根据Cobb角分组后,A组(n=48)、B组(n=214)、C组(n=46)患者出生时的平均父亲年龄分别为27.5、26.7、27.0岁,平均母亲年龄分别为25.8、25.2、25.5岁,三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患者侧凸类型分组后,Ⅰ组(n=72)、Ⅱ组(n=14)、Ⅲ组(n=127)、Ⅳ组(n=44)、Ⅴ组(n=30)、Ⅵ组(n=21)患者出生时的平均父亲年龄分别为27.0、26.6、26.5、27.7、27.0、27.0岁,各组平均母亲年龄分别为25.9、25.5、25.3、25.0、25.1、25-2岁,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然分娩组和剖腹产组平均Cobb角度数分别为29.7。和30.5。,胎位正常组和胎位异常组平均Cobb角度数分别为29.8°和29.9°,足月产组和早产组平均Cobb角度数分别为29.9°和29.5°,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IS患者出生时的父母年龄与患者的侧凸类型及侧凸严重程度无显著相关性,提示AIS患者的侧凸类型及主弯Cobb角度数不受患者出生时的父母年龄的影响。
王玉邱勇王斌孙旭朱泽章朱锋钱邦平刘臻李海波
关键词:特发性脊柱侧凸青少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