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202024)

作品数:26 被引量:165H指数:9
相关作者:唐胜景郭杰马悦悦张尧林海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理工大学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航空宇航科学...
  • 8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0篇制导
  • 9篇滑模
  • 6篇滑模控制
  • 6篇观测器
  • 6篇飞行
  • 4篇导弹
  • 4篇制导律
  • 4篇飞行器
  • 4篇ESO
  • 3篇再入
  • 3篇状态观测器
  • 3篇扩张状态观测...
  • 2篇弹道
  • 2篇导弹制导
  • 2篇动态面控制
  • 2篇有限时间收敛
  • 2篇再入制导
  • 2篇制导方法
  • 2篇推力
  • 2篇扰动观测器

机构

  • 23篇北京理工大学
  • 3篇中国运载火箭...
  • 1篇贵州民族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北京宇航系统...
  • 1篇湖北航天技术...

作者

  • 19篇唐胜景
  • 18篇郭杰
  • 6篇马悦悦
  • 5篇张尧
  • 4篇王晓芳
  • 4篇林海
  • 3篇郑艺裕
  • 3篇熊俊辉
  • 3篇高峰
  • 3篇商巍
  • 2篇师娇
  • 2篇王肖
  • 2篇朱大林
  • 1篇刘超
  • 1篇杨盛毅
  • 1篇李彦辉
  • 1篇杨贯通
  • 1篇刘骁
  • 1篇陈喆
  • 1篇张浩强

传媒

  • 6篇系统工程与电...
  • 5篇北京理工大学...
  • 2篇兵工学报
  • 2篇航空学报
  • 2篇弹道学报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Journa...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控制与决策
  • 1篇导弹与航天运...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7
  • 4篇2016
  • 9篇2015
  • 8篇2014
  • 2篇2013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改进的自适应滑模变结构导引律被引量:14
2013年
为提高反坦克导弹对空中机动目标的命中精度,使其具备一定的低空防御能力,通过推导纵向平面内末制导段的弹目相对运动简化模型,并以零化弹目视线角速度为出发点,设计了一种改进自适应滑模变结构导引律,同时通过改进开关项系数,综合应用饱和函数,成功削弱了滑模变结构的抖振现象。仿真结果表明,在打击空中机动目标时,设计的导引律具有较高的命中精度,可以合理地分配末制导段导弹的法向过载,证明该文设计的导引律是有效的。
高峰唐胜景师娇郭杰
关键词:低空防御视线角速度
Autonomous gliding entry guidance with geographic constraints被引量:12
2015年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three-dimensional autonomous entry guidance for relatively high lift-to-drag ratio vehicles satisfying geographic constraints and other path constraints. The guidance is composed of onboard trajectory planning and robust trajectory tracking. For trajectory planning, a longitudinal sub-planner is introduced to generate a feasible drag-versus-energy profile by using the interpolation between upper boundary and lower boundary of entry corridor to get the desired trajectory length. The associated magnitude of the bank angle can be specified by drag profile, while the sign of bank angle is determined by lateral sub-planner. Two-reverse mode is utilized to satisfy waypoint constraints and dynamic heading error corridor is utilized to satisfy no-fly zone constraints. The longitudinal and lateral sub-planners are iteratively employed until all of the path constraints are satisfied. For trajectory tracking, a novel tracking law based on the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is introduced. Finally, adaptability tests and Monte Carlo simulations of the entry guidance approach are perform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entry guidance approach can adapt to different entry missions and is able to make the vehicle reach the prescribed target point precisely in spite of geographic constraints.
Guo JieWu XuzhongTang Shengjing
基于滚动时域控制的再入轨迹跟踪制导律被引量:6
2014年
为了提高再入制导的实时性和鲁棒性,设计一种标准轨迹跟踪制导方法。首先将参考轨迹的跟踪问题转化为轨迹状态调节问题,进一步转化为一个线性时变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然后采用滚动时域控制结合基于间接Legendre伪谱法的最优反馈控制算法设计出一种易于在线实现的制导律。基于上述工作完成了亚轨道飞行器(suborbital reusable launch vehicle,SRLV)返回制导过程的3自由度数值仿真研究工作。数值算例说明,该制导方法在初始点状态存在较大范围偏差和气动参数存在较大误差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吴旭忠唐胜景郭杰熊俊辉
关键词:滚动时域控制再入
Brilliant Anti-Tank Submunition转平机动的舵效率改进研究
2016年
针对Brilliant anti-tank submunition(BAT)舵效率不足,不能有效转入平飞的问题,首先基于气动工程估算的方法计算气动数据,通过与风洞实验数据对比,证明了估算结果的准确性.估算结果与风洞实验结果同时说明BAT外形舵效率较低,无法提供足够的俯仰过载,弹道仿真进一步表明原外形BAT不能有效地转入平飞.针对BAT外形舵效率较低的情况,尝试通过对外形的改变来提升舵效率,包括增加弹翼弦长和展长及改变舵位置.结果表明这些改变均可不同程度上消除原有不足.进一步研究发现将原副翼舵面改变成尾舵后,可以大幅提升全弹的可用俯仰过载,使BAT机动能力有效提升.弹道仿真表明外形改进后的BAT可用过载增大,高度变化平滑,可以有效地转入平飞.
刘骁唐胜景郭杰
基于动力系统模型的四旋翼推力估计方法被引量:6
2016年
为解决四旋翼飞行器的精确控制需要使用动力系统推力,而该飞行器推力不可直接测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悬停状态下的四旋翼推力估计方法.对四旋翼动力系统建模,并建立了悬停状态下用于推力估计的线性系统,以动力系统输入控制值和四旋翼姿态及高度输出测量值作为新系统输入,使用状态观测器对四旋翼推力进行估计.结果表明,基于动力系统模型的四旋翼推力估计方法可有效估计悬停状态下四旋翼动力系统所产生的推力.
杨盛毅唐胜景刘超李彦辉
关键词:四旋翼
气动/推力矢量飞行器分阶段复合控制分配策略设计被引量:4
2013年
以气动/燃气舵推力矢量复合控制反坦克导弹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飞行阶段下的气动/推力矢量复合控制分配策略问题。通过分析气动舵和燃气舵控制效率受导弹飞行速度变化的影响,并结合不同飞行阶段的飞行任务和特点,分别基于模糊逻辑以及链式递增理论,设计了适用于初始飞行段和末制导段的复合控制分配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两种策略均保证了复合控制系统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和良好的控制精度,同时缩短了燃气舵的工作时间,减少了推力损失。
高峰唐胜景郭杰师娇
关键词:复合控制模糊逻辑燃气舵
导弹编队飞行控制方法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为实现多导弹协同作战时的编队飞行,基于滑模变结构、自适应及非线性动态逆控制理论研究了导弹编队飞行控制方法.在领弹的速度、加速度以及从弹的速度未知的前提下,将领弹与从弹的相对速度以及领弹的加速度视为可估计的有界不确定量,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提出一种仅需弹间相对位置和相对速度信息的鲁棒编队控制律.采用边界层法消除了系统的抖颤现象,并根据编队稳态误差的要求分析了边界层厚度的设置方法.运用奇异摄动理论将导弹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划分为3个快慢变化不同的子系统,考虑系统所受的外部干扰并将其视作有界不确定量引入慢变子系统中,基于自适应变结构控制和非线性动态逆控制理论,设计了具有鲁棒性的导弹编队自动驾驶仪.仿真结果表明,导弹编队自动驾驶仪能够准确跟踪编队控制指令,实现多导弹的编队飞行.
王晓芳郑艺裕林海
关键词:协同作战自适应变结构控制非线性动态逆鲁棒性
导弹协同作战四维制导与控制一体化设计方法被引量:5
2015年
为了使导弹能够在指定的时间跟踪理想轨迹到达指定点,从而满足多导弹协同突防和攻击的要求,提出一种鲁棒四维精确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方法。将导弹6自由度非线性模型进行简化,得到导弹四维精确制导与控制一体化设计模型。利用导弹质心与姿态运动固有的时标分离特性,设计了具有内外两回路结构的鲁棒控制器。将建模误差、参数摄动及外部干扰视作连续有界扰动,外回路基于自适应滑模控制理论设计了控制器,从而产生推力、攻角和侧滑角指令;内回路将扰动观测器技术和动态面控制理论相结合,得到了能够控制导弹准确跟踪外回路指令的执行机构偏转角。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严格证明了内外回路的稳定性,并分析了控制精度与控制器参数之间的关系。最后,将控制方法应用于导弹6自由度非线性数值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四维鲁棒精确制导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王晓芳郑艺裕林海
关键词:自适应滑模控制动态面控制扰动观测器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鲁棒非奇异Terminal滑模反步控制被引量:22
2017年
针对含有参数摄动、外界干扰的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弹性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新型非线性干扰观测器的Terminal滑模反步控制器。将考虑弹性模态的飞行器纵向模型表示为严格反馈形式,在传统反步法的基础上采用非奇异快速Terminal滑模控制俯仰角与俯仰角速率,优化了反步法的控制结构,并实现了系统的有限时间收敛。基于跟踪微分器设计了一种新型非线性干扰观测器,并与本文所提滑模反步方法相结合,通过对包括虚拟控制量微分信号在内的不确定性进行估计与补偿,进一步提高了控制器的鲁棒性,同时解决了"微分膨胀"问题。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系统的跟踪误差于有限时间收敛至零。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在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对参考输入的稳定跟踪。
王肖郭杰唐胜景徐倩马悦悦张尧
关键词:高超声速飞行器反步法非线性干扰观测器有限时间收敛
带碰撞角约束的高速飞行器小速度比交会制导律
2015年
针对目标飞行器速度较大引起的拦截器与目标速度比小于1的空间交会问题,建立拦截器与目标交会的三维运动模型,分析共面运动的碰撞角对相对速度及有效碰撞面积的影响并讨论交会的速度比条件.基于初始预测的目标速度信息,根据准平行接近原则将碰撞角约束转化为交会过程中的视线角约束,应用变结构控制设计带视线角约束的三维制导律并分析其稳定性.结果显示,设计的制导律不仅使视线角速率逼近于0,还可以实现以期望的碰撞角实施交会,并且对预测的目标速度偏差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熊俊辉唐胜景郭杰高峰
关键词:变结构控制交会制导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