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7031)
-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 相关作者:颜学兵梅蕾周林福汪明珊韩方正更多>>
- 相关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因1b型不同准种株HCV核心蛋白原核表达质粒pTrc-CKS构建及诱导表达
- 2009年
- 目的为研究与不同准种HCV核心蛋白(Core)相互作用的细胞蛋白质组,构建并表达基因1b型的不同准种Core的原核表达质粒pTrc-CKS。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并获得等长度片段的基因1b型的不同准种株丙型肝炎病毒(HCV)Core基因,氨基酸(aa)长度分别为癌中心株(T):1~172 aa、癌旁株(NT):1~172 aa及C191(HCV-J6):1~172 aa。扩增产物用BamHⅠ及EcoRⅠ双酶切后插入到原核表达质粒pTrc-CKS中。阳性克隆转化到大肠埃希菌Top 10F’中,异丙基-β-D-S-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获得融合蛋白CKS-Core-His,经Ni2+10F’柱纯化并经Westernblot验证。结果PCR及双酶切验证表明3个基因为1b型的不同准种Core基因成功构建到原核质粒pTrc-CKS中,体外诱导并获得了相应的融合蛋白。结论构建不同准种Core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获得成功,体外诱导表达并纯化获得了CKS-Core-His融合蛋白,为后续研究与Core相互作用的细胞蛋白质组奠定了基础。
- 汪明珊颜学兵周林福侯晓丽李杨霞温晓芳姜云水陈智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质粒构建
- 基因1b型HCV核心蛋白不同功能区域对HepG2细胞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研究基因1b型丙型肝炎病毒(HCV)不同病毒株编码的核心蛋白(CORE):癌中心株(T)、癌旁株(NT)、C191(HCV—J6)及同一病毒株(T)编码的不同功能区域(1~172、1~126、1~58、59~126、127—172AA)在HCV致病机制中的作用,为治疗HCV感染提供靶位。方法将含有3个不同病毒株(T、NT及C191)及T不同功能区域的CORE真核表达质粒,转染到HepG2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nnexin V/PI,并用细胞生长实时观察仪观察细胞生长曲线。结果基因1b型T、NT、C191和T不同功能区域的CORE均能诱导HepG2细胞凋亡和坏死且抑制了细胞的生长,其中,T诱导细胞凋亡和坏死及抑制细胞生长强于NT和C191,T的CORE的N端1~58AA诱导细胞凋亡和坏死及抑制细胞生长均高于其他功能区域。结论HCV基因1b型不同病毒株及同一病毒株编码的CORE不同功能区域的分子致病机制存在一定的差异,N端的1~58AA在CORE的致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基因治疗的重要靶位之一。
- 颜学兵梅蕾陈智郑敏周林福许小燕吴炜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细胞生长曲线
- 金属硫蛋白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0年
- 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是近来发现的人类肿瘤细胞表面表达的一个生物学标记。本文就MT与肿瘤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MT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及展望。
- 赵晓迎韩方正
- 关键词:金属硫蛋白肿瘤
- 7株不同原核质粒表达丙型肝炎核心蛋白的差异研究
- 2012年
-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原核质粒表达丙型肝炎核心蛋白(CORE)的差异,筛选出能高效表达CORE的原核质粒。方法用PCR扩增并获得CORE基因,扩增产物分别构建到7种不同原核表达质粒中,重组质粒用IPTG诱导表达,聚丙烯凝胶电泳(SDS-PAGE)初步鉴定表达产物,并经Western blot验证。结果 PCR及双酶切验证表明CORE基因成功构建到7种原核质粒中,SDS-PAGE验证各融合质粒表达目的蛋白存在差异,其中pTrc-CKS-CORE及Pmbp-C-CORE可见相应的融合蛋白表达,以pTrc-CKS-CORE表达量高,表达产物经Western blot验证表达成功。结论成功构建7株不同CORE原核表达质粒,各融合质粒表达CORE存在较大差异,筛选出高表达CORE质粒,为下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 汪明珊颜学兵周林福李杨霞
- 关键词:丙型质粒构建
- 蛋白激酶R与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相互作用区域定位
- 2007年
- 目的:观察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CP)对蛋白激酶R(PKR)表达的影响;定位PKR与CP直接结合的区域。方法:对Huh-7、转染表达CP的Huh-7及含有全长HCV复制子(replicon)Huh-7细胞株的PKR表达水平及干扰素(IFN)诱导前后replicon Huh-7细胞中HCV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表达水平作比较;对CP与PKR进行免疫共沉淀试验、谷胱苷肽S转移酶(GST)结合试验。结果:Replicon Huh-7中PKR表达水平高于Huh-7及转染表达CP的Huh-7;IFN诱导后PKR表达增加,且明显抑制HCV结构和非结构蛋白的表达;PKR能与CP直接结合,依赖于PKR的N端1-180氨基酸(aa)。结论:CP能直接作用于PKRN端1-180aa,导致PKR组成性激活,从而干扰PKR介导的相关信号转导通路。CP与PKR的相互作用是HCV病毒蛋白与细胞蛋白相互作用又一新的模式,在HCV持续感染及肝癌2者发病机制方面可能起重要作用。
- 颜学兵季芳傅涓涓汪莉萍梅蕾潘修成韩方正张言超
- 关键词:病毒核心蛋白质类
- 基因1b型HCV不同截短片段核心蛋白在HepG2亚细胞器中的定位表达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HCV核心蛋白(CORE)在HCV致病机制中的作用,观察基因1b型不同截短片段CORE在瞬时转染HepG2细胞中亚细胞器的分布状况。方法将含有增强型绿荧光蛋白(EGFP)的3个基因1b型不同准种HCV和同一准种5个不同截短片段的CORE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质粒pEGFF-CORE,瞬时转染HepG2细胞,用荧光显微镜及激光共聚焦观察它们在亚细胞的分布状况。结果基因1b型不同准种CORE的N端1-172氨基酸(aa)主要表达于胞质,含有N端越长表达于胞质内越多,而N端1-58aa主要表达于核内,而59-126aa及127-172aa胞质和核内均有表达。结论不同区段CORE在细胞内亚细胞器的表达部位不同,与其在致病机制中功能的发挥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
- 颜学兵梅蕾汪明珊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亚细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