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QN2009051)

作品数:2 被引量:91H指数:2
相关作者:杜峰梁宗锁郝文芳陈小燕王国栋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典型土壤
  • 1篇有机氮
  • 1篇有机氮组分
  • 1篇植物
  • 1篇植物多样性
  • 1篇植物组成
  • 1篇陕北黄土丘陵...
  • 1篇天然群落
  • 1篇土壤
  • 1篇剖面
  • 1篇剖面分布
  • 1篇丘陵区
  • 1篇群落
  • 1篇环境因子
  • 1篇黄土高原
  • 1篇黄土丘陵
  • 1篇黄土丘陵区

机构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篇陈小燕
  • 1篇党亚爱
  • 1篇郝文芳
  • 1篇李世清
  • 1篇梁宗锁
  • 1篇王国栋
  • 1篇杜峰

传媒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草地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黄土丘陵区天然群落的植物组成、植物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65
2012年
选择陕北黄土丘陵区不同立地条件下的4个典型群落,进行群落调查与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测定,探索天然群落自然恢复过程中群落的结构组成、植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该地区的植被恢复提供指导。结果表明:植物群落组成主要集中在菊科、禾本科、豆科和蔷薇科,这4大科植物在该区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研究区天然群落组成较为简单;铁杆蒿(Artemisia sacrorum)在各立地均有分布,且重要值相对较大,为各个群落的优势种或者亚优势种;植物的生活型中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其次是半灌木,再其次是一、二年生草本植物,灌木植物所占的比例最少;相同坡向不同坡位的群落较为相似;不同立地条件下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大小与各立地的水分条件关系密切。植被盖度、坡度、海拔高度和坡向对多样性产生影响,主要是通过直接影响土壤含水量实现的。土壤含水量是影响植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最为关键的生态因子,是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和重建的关键性因子。
郝文芳杜峰陈小燕梁宗锁
关键词:陕北黄土丘陵区天然群落植物组成植物多样性
黄土高原典型土壤有机氮组分剖面分布的变化特征被引量:26
2011年
【目的】研究黄土高原主要典型区域不同土层土壤有机氮组分分布特征。【方法】根据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分别从黄土高原南北不同典型区域分层(0—10、10—20、20—40、40—60、60—80、80—100、100—120和120—140 cm)采集96个土壤样品,用Bremner法测定土壤有机氮组分含量。【结果】从北到南,土壤中有机氮及各组分含量呈增加趋势,各组分占酸解全氮的比例相对稳定,而酸解全氮占全氮比例在0—40 cm土呈下降趋势,40 cm以下土层趋于稳定;从南到北同层次、相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有机氮各组分均表现为0—40 cm土层迅速下降,40—80 cm土层缓慢下降,80 cm以下土层基本稳定。不同土壤有机氮各组分在整个剖面上占酸解性全氮的平均比例不同,干润砂质新成土:酸解氨基酸态氮(39.5%)>酸解氨态氮(32.3%)>酸解未知态氮(25.7%)>酸解氨基糖态氮(2.5%);黄土正常新成土:酸解氨基酸态氮(36.0%)>酸解氨态氮(35.6%)>酸解未知态氮(25.3%)>酸解氨基糖态氮(3.1%);土垫旱耕人为土:酸解氨态氮(50.6%)>酸解氨基酸态氮(29.0%)>酸解未知态氮(17.5%)>酸解氨基糖态氮(2.8%)。供试土样中除氨基糖态氮外,草地土壤各有机氮组分在0—40 cm土层内均高于同层次的农田土壤,但随土层深度增加,差异性减小。【结论】黄土高原典型区域从北到南土壤各有机氮组分含量呈增加趋势,但在酸解全氮中的比例相对稳定,酸解性全氮占全氮比例呈下降趋势;酸解氨基酸态氮和氨态氮是研究区域最重要土壤有机氮形态;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有机氮组分含量分布存在一定影响,基本呈草地>农田的分布规律。
党亚爱王国栋李世清
关键词:有机氮组分剖面黄土高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