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1JCJY03YB)
- 作品数:10 被引量:106H指数:5
- 相关作者:吴明证孙晓玲傅旭波李志勇何雪莲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淮南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 目标取向、道德认同、道德推脱与大学生运动员的反社会行为的关系被引量:12
- 2014年
- 研究从道德失调的观点出发探讨了目标取向、道德认同、道德推脱与大学生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反社会行为的关系。198名大学生运动员参加了本研究并完成了任务取向和自我取向问卷、道德推脱问卷、道德认同问卷和运动中的反社会行为问卷。分析发现,任务取向减少了大学生运动员的反社会行为,但是自我取向增加了他们的反社会行为;道德推脱在自我取向与反社会行为的关系中发挥着中介作用,且这一中介作用受到道德认同的调节,较低的道德认同增加了自我取向的运动员的道德推脱,并由此提高其反社会行为倾向。
- 傅旭波吴明证
- 关键词:道德推脱道德认同
- 道德自我调节视角下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大学生学术不端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本研究构建了一个中介性调节模型,以解释较低的学术自我效能感与大学生学术不端之间的关系,提出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术不端之间的关系以道德推脱为中介,且这一中介效应受到道德自我认同的调节。495名大学生参加了本研究,他们完成了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道德推脱问卷、道德自我认同问卷和学术不端问卷。数据分析发现,学业自我效能感、道德推脱、内化道德认同和象征化道德认同都影响道德推脱和学术不端,且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术不端的关系以道德推脱为部分中介,但是这一中介效应只受内化道德认同的调节,不受象征化道德认同的调节。本研究表明,较高的内化道德认同能够降低学术自我效能感较低的个体的道德推脱倾向,并由此减少其学术不端的可能性。
- 傅旭波吴明证
- 关键词:学习自我效能感学术不端
- 道德失调的自我调节策略被引量:3
- 2016年
- 个体因为自己或内群体成员的不道德行为而面临道德失调,为了维持积极的道德自我形象,不得不采取一系列道德自我调节策略以减少道德失调。在道德决策阶段,通过道德许可来缓冲预期的道德失调。在行为评价和责任归因阶段,通过道德规范的动机性遗忘来避免道德觉察,也可以通过道德切换、去道德化、道德推脱等认知策略将不道德行为合理化。在反馈调节阶段,通过道德补偿、道德清洗等行为策略以恢复道德自我形象或通过道德掩饰以避免道德形象损失。综述最后还探讨了道德自我调节过程的系统性、灵活性特点及其不利后果,并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 王珏吴明证孙晓玲
- 关键词:不道德行为
- 吸烟后果期望与吸烟行为的关系:内隐社会认知的视角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外显吸烟后果期望、内隐吸烟后果期望与吸烟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吸烟后果期望问卷、内隐联结测验、计算广度任务和Fagerstrm耐性问卷测量了85名吸烟者。结果:积极外显后果期望与吸烟行为呈正相关(r=0.619,P<0.001),而消极外显后果期望、内隐后果期望与吸烟行为呈负相关(r=-0.442,P<0.001;r=-0.240,P=0.019)。外显后果期望和内隐后果期望与吸烟行为的关系都受到工作记忆容量的调节,但是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调节模式:工作记忆容量高的吸烟者的外显后果期望能够预测吸烟行为(外显积极后果期望:β=0.567,t=5.112,P=0.000;外显消极后果期望:β=-0.290,t=-2.184,P=0.032),而工作记忆容量低的吸烟者的内隐后果期望能够预测吸烟行为(β=-0.690,t=-5.688,P=0.000)。结论:吸烟行为受到外显后果期望和内隐后果期望的共同作用。
- 吴明证孙晓玲刘友山
- 关键词:吸烟行为
- 大学生自尊、无法忍受不确定性、职业决策困难与就业焦虑的关系被引量:36
- 2012年
- 目的:探讨自尊、无法忍受不确定性、职业决策困难与就业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Rosenberg自尊问卷、无法忍受不确定性量表、职业决策困难量表和就业焦虑量表测量了376名大学生。结果:自尊与无法忍受不确定性、职业决策困难、就业焦虑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254,-0.393,-0.280(P<0.001);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与职业决策困难(r=0.462,P<0.001)和就业焦虑(r=0.552,P<0.001)呈显著正相关;职业决策困难与就业焦虑呈显著正相关(r=0.496,P<0.001)。分层回归分析表明,当职业决策困难进入回归方程时,自尊对就业焦虑的预测效应不显著,回归系数从-0.280下降为-0.101;当无法忍受不确定进入回归方程时,自尊对职业决策困难的预测效应从-0.393下降为-0.295;自尊对就业焦虑的预测效应从-0.280下降为-0.150。结论:自尊以无法忍受不确定为部分中介影响着职业决策困难和就业焦虑。
- 李志勇吴明证陶伶何雪莲
- 关键词:自尊职业决策困难就业焦虑
- 自尊与记忆偏向的关系被引量:8
- 2012年
- 自尊影响着个体对积极或者消极信息的加工和提取偏向。为了探究自尊对记忆的影响是发生在记忆的编码阶段还是提取阶段,以及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对再认偏向的影响,研究采用2(外显自尊:高、低)×2(内隐自尊:高、低)×2(编码深度:浅、深)×3(词汇效价:积极、中性、消极)混合设计,考察了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和编码水平对不同效价形容词的再认差异。结果发现:(1)内隐自尊影响着记忆偏向,低内隐自尊者比高内隐自尊者表现出较高的积极记忆偏向;而外显自尊不影响记忆偏向;(2)深水平编码条件下内隐自尊影响着个体对积极词的无意识提取,外显自尊低、内隐自尊低者对积极词的再认率高于外显自尊低、内隐自尊高者,但这种效应并不体现在浅水平编码条件下。因此,研究认为,自尊对记忆偏向的影响主要发生在记忆的提取阶段。
- 杨慧吴明证刘永芳Li Qian
- 关键词:自尊记忆偏向
- 组织承诺和亲组织的非伦理行为关系:道德认同的调节作用被引量:34
- 2016年
- 亲组织的非伦理行为(unethical pro-organizational behaviors,UPB)指员工为了其所属的组织利益而从事有违伦理的行为。研究探讨了组织承诺与UPB的关系,以及道德认同在其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组织承诺与内化道德认同、象征化道德认同对UPB的影响存在三元交互的关系;组织承诺对UPB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低内化道德认同/高象征化道德认同者中。
- 吴明证沈斌孙晓玲
- 关键词:组织承诺道德认同
- 比赛隐喻、目标取向与大学生运动员反社会行为的关系被引量:2
- 2015年
- 本研究探讨了运动员所持有的比赛隐喻是否影响着其在赛场上的反社会行为,以及目标取向在其间的中介作用。210名大学生运动员完成了比赛隐喻问卷、目标取向问卷和运动中的反社会行为问卷。分析发现,运动员对比赛持有伙伴隐喻和战争隐喻两种隐喻。其中,伙伴隐喻与反社会行为呈显著负相关,任务取向在伙伴隐喻与反社会行为之间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战争隐喻与反社会行为呈显著正相关,自我取向在战争隐喻与反社会行为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最后探讨了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局限性及未来发展方向。
- 潘德运傅旭波吴明证
- 服务型领导、道德认同与UPB的关系被引量:10
- 2017年
- 亲组织的非伦理行为(unethical pro-organizational behaviors,UPB)指员工为了其所属的组织利益而从事有违伦理的行为,涉及员工对组织的忠诚与个人道德品质两个方面。本研究探讨了服务型领导与UPB的关系以及个体道德认同在其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服务型领导和员工UPB间呈倒U型关系;且服务型领导与UPB的关系受到内化道德认同的调节,当员工内化道德认同较低时服务型领导与UPB呈倒U型关系,而象征化道德认同并不调节服务型领导与UPB的关系。
- 吴明证邵晓露孙晓玲李宁
- 关键词:服务型领导道德认同
- 社会距离知觉对道德判断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理论上,人们对不同个体行为是否违背道德的判断是完全一致的。本研究提出,人们对社会距离线索的知觉会影响对道德行为的判断。研究设计了两个实验,分别从社会距离直接启动和社会距离线索启动的角度对这一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较近的社会距离启动及社会距离线索都能促使个体采取更温和的道德判断,功利主义的色彩比较浓厚,而较远的社会距离启动促使个体采用更加严格的道德判断,表现出道义论倾向。文章最后讨论了这一结果对未来研究的意义。
- 孙晓玲吴明证
- 关键词:社会距离道德判断道义论功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