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北京医学卫生科技重点支持项目(2002-2)
北京医学卫生科技重点支持项目(2002-2)
- 作品数:3 被引量:86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萍姜春燕刘瓦利邓丙戌赵一鸣更多>>
-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医学卫生科技重点支持项目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银屑病的中医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被引量:64
- 2006年
- 目的:研究银屑病的中医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群体研究方法,调查银屑病在不同性别、年龄、季节、病期和病程等方面的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结果:本病主要证候为血热证、血燥证和血瘀证,其中血热证最常见。3种主要证候的分布与病期和本次复发时间密切相关。结论:血热证、血燥证和血瘀证可作为本病中医辨证规范的基本证型。血热是病情转化的关键,应充分重视血热证的治疗。
- 邓丙戌姜春燕王萍刘瓦利瞿幸赵一鸣陈凯蔡念宁陶毅
- 关键词:辨证分型
- 凉血解毒汤治疗白疕(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评价凉血解毒汤治疗白疕血热证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对41例患者采用随机、单盲(病人)、对照的研究方法。治疗组(18例)采用凉血解毒汤,对照组(23例)采用医师自拟方,分别治疗8周,进行疗效判定及安全性检测;采用放免法测定治疗前后银屑病患者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白介素2、白介素8、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干扰素含量。结果治疗后两组皮损的PAS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6%;两组均未见确切的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IL-6、TNF-α、sIL-2R、IL-8、IFN-γ水平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IL-2水平均降低,但两组内和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凉血解毒汤对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安全有效,而且能够下调IL-6、TNF-α、sIL-2R、IL-8、IFN-γ水平。
- 刘志勇王莒生王萍李萍王丽华
- 关键词: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细胞因子凉血解毒汤
- 银屑病中医证候的时相性研究被引量:23
- 2006年
- 目的对银屑病中医证候的时相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群体研究的方法,通过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的设计,调查银屑病血热证、血燥证和血瘀证3个主要中医证候,在不同病期、病程等方面的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揭示银屑病中医证候的时相性。结果银屑病血热证、血燥证、血瘀证证候的分布与病期、本次复发时间密切相关,而与总病程无关。结论银屑病3个主要证型之间存在着时相性,每一次发病初期为血热证,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转化为血燥证或血瘀证。
- 姜春燕王莒生邓丙戌陈凯王萍蔡念宁陶毅刘瓦利瞿幸赵一鸣
- 关键词:银屑病中医证候时相性临床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