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60369)

作品数:3 被引量:31H指数:3
相关作者:周涛江维克杨占南艾强郭培果更多>>
相关机构:贵阳中医学院贵州师范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苗药
  • 2篇大果木姜子
  • 1篇遗传分化
  • 1篇民族药
  • 1篇挥发油
  • 1篇挥发油成分
  • 1篇分子标记
  • 1篇分子标记技术
  • 1篇DNA分子
  • 1篇DNA分子标...
  • 1篇DNA分子标...

机构

  • 3篇贵阳中医学院
  • 2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作者

  • 3篇江维克
  • 3篇周涛
  • 2篇杨占南
  • 2篇艾强
  • 1篇陈传艺
  • 1篇陈美兰
  • 1篇熊厚溪
  • 1篇郭培果
  • 1篇杜江
  • 1篇金艳蕾
  • 1篇肖承鸿

传媒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苗药大果木姜子的遗传分化及其化学变异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基于苗药大果木姜子原植物米槁的9个居群分析其遗传结构及其与化学成分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研究9个居群的遗传结构,运用GC-MS分析其挥发油主要成分。结果:挥发油主成分分析显示居群间具有显著水平的成分差异,各主成分的变异系数以云南富宁居群为最小,以广西乐业居群最大;ISSR分析表明,在居群水平上米槁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平均值为42.41%,期望杂合度(H)为0.181 0,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293 8,居群内Ne i′s基因多样性(Hs)为0.188 9,基因分化系数(Gst)为2.269 1。遗传结构与挥发油主成分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大果木姜子主成分的化学变异系数与遗传分化的4个指标相关性不显著。结论:大果木姜子原植物种群的遗传变异多存在于居群内,居群间的遗传分化较小。化学成分与遗传多样性相关性不明显,暗示其他因素可能是导致其植物居群间发生化学变异的原因。
陈美兰周涛江维克金艳蕾杨占南
关键词:大果木姜子
民族药大果木姜子果实挥发油成分的变异及其规律被引量:23
2010年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大果木姜子果实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及含量,分析其挥发油的化学类型,为其药材品质评价、规范化种植提供依据。方法:利用GC-MS联用分析技术测定大果木姜子果实挥发油成分。结果:在27个居群的47份单株样品中,挥发油存在着成分变化及相对含量差异,依据这些成分的化学结构差异及各成分的有无与含量的高低,大果木姜子挥发油成分可分为4个化学型,即桉叶素型、桉叶素-环己烷型、桉叶素-香桧烯型和桉叶素-α-松油醇型。其中贵州罗甸、云南富宁的样本以桉叶油素型为主要成分,贵州贞丰、望谟地区的样本为桉叶素-环己烯型,贵州册亨、荔波地区的样本中同时存在桉叶素-α-松油醇型、桉叶素-香桧烯型。结论:结合地理分布格局,大果木姜子的挥发油成分与物种本身特性和所处不同海拔环境有一定关系。
周涛杨占南江维克艾强郭培果
关键词:大果木姜子挥发油成分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苗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3
2012年
分子标记技术是一种操作性强、简便快速的现代生物学技术,从苗药种质资源评价、遗传图谱构建、道地性探讨和原植物鉴定等方面,对分子标记技术在苗药的合理运用,苗药的基础研究,苗药的研究深度和广度拓展,苗药现代化的应用进程进行了综述。
熊厚溪杜江周涛江维克艾强肖承鸿陈传艺
关键词:分子标记技术苗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