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4092)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班盼盼孙树计陈春赵振维刘玉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二研究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电离层
  • 2篇磁暴
  • 1篇地磁
  • 1篇地磁暴
  • 1篇电离层暴
  • 1篇电离层预报
  • 1篇短波
  • 1篇短波通信
  • 1篇星际
  • 1篇行星
  • 1篇行星际
  • 1篇选频
  • 1篇日冕
  • 1篇日冕物质抛射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太阳黑子
  • 1篇太阳黑子数
  • 1篇太阳周
  • 1篇通信

机构

  • 3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中国电波传播...

作者

  • 4篇孙树计
  • 4篇班盼盼
  • 3篇陈春
  • 2篇刘玉梅
  • 2篇赵振维
  • 1篇吴振森
  • 1篇丁宗华
  • 1篇黄昌理
  • 1篇王保健

传媒

  • 2篇空间科学学报
  • 2篇电波科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集合卡尔曼滤波在电离层短期预报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0年
提出了一种利用集合卡尔曼滤波对电离层f_0F_2短期预报结果进行优化的方法.利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对f_0F_2进行提前1~24 h的预报,考虑前一天预报误差的反馈信息,动态跟踪f_0F_2的变化趋势,引入集合卡尔曼滤波对神经网络的预报结果实行进一步修正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的预报效果优于单纯的神经网络模型和IRI模型.此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电离层参量的短期预报.
陈春吴振森孙树计丁宗华班盼盼赵振维
关键词:F0F2神经网络集合卡尔曼滤波电离层预报
ITU-R P.434计算F_2层基本最高可用频率与实测值的比较被引量:3
2012年
利用我国2011年1月和7月10条斜测电路的F2层基本最高可用频率(MUF)月中值数据,与ITU-R P.434方法计算的F2层基本MUF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该方法在中国地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ITU-R P.434方法在中国地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但在某些电路的个别时段偏差较大。其中,1月份在中纬地区日出时段,该方法给出的基本MUF与月中值相比偏低20%~30%,在日落时段则偏高20%~30%;低纬地区夜间时段两者的相对偏差较大,最大值达到40%.7月份,该方法的结果与各条电路的实测结果基本一致,相对偏差在-10%~20%之间。上述结果对短波通信的选频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班盼盼黄昌理孙树计刘玉梅
关键词:短波通信选频
第23太阳活动周强磁暴行星际源的统计分析
2016年
统计了第23太阳活动周(1996-2006)发生的90次强地磁暴(Dst≤-100nT)的行星际源.在第23太阳活动周内,当行星际磁场(Interplanetary Magnetic Field,IMF)Bz分量南向翻转并持续较长时间时,通常会引起强磁暴的发生,进而引起电离层暴.文中分析了强磁暴的年分布状况以及引起强磁暴的不同行星际结构在同样活动周的分布特征,并且分析了中国地区电离层暴事件的行星际源.统计结果显示,1)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Interplanetary Coronal Mass Ejection,ICME)是引起强磁暴的主要行星际源.在ICME中,相对于非磁云结构,磁云结构是引起强磁暴的主要行星际源.2)强磁暴主要在太阳活动极大年和下降年份,在太阳活动低年出现次数较少.强磁暴在太阳活动周的分布呈三峰结构,并认为可能跟1999年强磁暴发生次数异常少,使1998年凸显出来的现象有关.3)ICME引起的电离层暴事件是共轭作用区(Corotating Interaction Region,CIR)引起电离层暴的7倍多,这说明ICME也是电离层暴事件的行星际源.
陈春赵振维孙树计班盼盼王保健
关键词:地磁暴电离层暴磁云
磁暴数统计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Dst是一个表征磁暴强度的空间天气指数.通过统计1957—2008年发生的中等磁暴(-100
刘玉梅陈春孙树计班盼盼
关键词:磁暴太阳周太阳黑子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