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3448)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1
相关作者:黄文林左瑜芳王宗烨高诗娟吴江雪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解放军第306医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基因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生成
  • 2篇抗血管生成
  • 2篇基因治疗
  • 1篇抑癌
  • 1篇抑癌基因
  • 1篇抑制基因
  • 1篇逆转
  • 1篇逆转录
  • 1篇逆转录病毒
  • 1篇肿瘤
  • 1篇肿瘤基因
  • 1篇肿瘤基因治疗
  • 1篇肿瘤抑制
  • 1篇肿瘤抑制基因
  • 1篇转录
  • 1篇自杀
  • 1篇自杀基因
  • 1篇外源

机构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解放军第30...

作者

  • 2篇黄文林
  • 1篇刘鹤
  • 1篇张超
  • 1篇吴江雪
  • 1篇高诗娟
  • 1篇王宗烨
  • 1篇左瑜芳

传媒

  • 1篇癌症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生物产业技术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聚乙烯亚胺包裹小环DNA形成的纳米颗粒传输外源基因的性质表征
2010年
聚乙烯亚胺(PEI)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的非病毒载体,能高效转染肿瘤细胞。小环DNA是一种去除质粒细菌骨架,只含有目的基因表达框的环状DNA分子。与普通质粒相比,小环DNA具有表达效率高、持续时间长的优势。使用PEI包裹携带报告基因gfp和抑癌基因pten小环DNA载体,并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分析了该传输系统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效应。凝胶阻滞实验、电镜实验及MTT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PEI包裹小环DNA和质粒DNA体系性质无显著的差别,并且2种复合物对细胞毒性亦无明显差别;但是动态光散射实验结果显示由于PEI可以包裹更多数量的小环DNA,所以PEI包裹小环DNA形成的复合物粒径要略大于包裹质粒DNA形成的复合物粒径。荧光显微镜实验、real-time PCR分析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PEI包裹小环DNA形成的复合物对细胞的转染效率要远远高于PEI包裹质粒DNA所形成的复合物,并且小环所携带的外源基因的表达效率要远远高于质粒DNA所携带的外源基因的表达效率。实验结果表明,PEI包裹小环DNA形成的纳米颗粒在细胞转染过程中具有很高的表达效率,这一研究结果为PEI包裹小环DNA的非病毒载体系统在传输外源基因过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张超刘鹤高诗娟黄文林王宗烨
关键词:聚乙烯亚胺GFP基因PTEN基因
基因治疗的进展与临床应用
2010年
在过去的40多年间.基因治疗已从临床前试验研究过渡到了临床试验阶段.并应用于多种疾病治疗中.从单基因隐性遗传的血友病到与多因素相关的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迄今为止.在近30个国家范围内.包括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或已经获得批准在内的基因治疗临床试验超过了1650项。在这些临床试验中.绝大多数是用于肿瘤的治疗。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基因治疗的理论到90年代初第一例基因治疗临床试验的开展再到当前基因治疗的广泛应用.可以说基因治疗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尽管这个领域至今为止还没有成熟.但是基因治疗仍然有潜力能够为肿瘤患者减轻病痛。本文主要从基因治疗的策略和载体系统的研究两大方面对该领域的进展简单综述。
左瑜芳吴江雪黄文林
关键词:基因治疗抑癌基因自杀基因抗血管生成逆转录病毒
Advancement and prospects of tumor gene therapy被引量:10
2011年
Gene therapy is one of the most attractive fields in tumor therapy. In past decades, significant progress has been achieved. Various approaches, such as viral and non-viral vectors and physical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make gene delivery safer and more efficient. Several therapeutic strategies have evolved, including gene-based (tumor suppressor genes, suicide genes, antiangiogenic genes, cytokine and oxidative stress-based genes) and RNA-based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and RNA interference) approaches. In addition, immune response-based strategies (dendritic cell- and T cell-based therapy) are also under investigation in tumor gene therapy. This review highlights the progress and recent developments in gene delivery systems, therapeutic strategies, and possible clinical directions for gene therapy.
Chao ZhangQing-Tao WangHe LiuZhen-Zhu ZhangWen-Lin Huang
关键词:肿瘤基因治疗非病毒载体肿瘤抑制基因反义寡核苷酸抗血管生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