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0002716)

作品数:9 被引量:219H指数:6
相关作者:葛剑平毕晓丽王辉索安宁洪军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自然保护
  • 2篇自然保护区
  • 2篇泾河流域
  • 2篇流域
  • 2篇河流域
  • 2篇保护区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地形
  • 1篇第一生产力
  • 1篇信息系统
  • 1篇遥感
  • 1篇遥感和GIS
  • 1篇载力
  • 1篇植被
  • 1篇植被退化
  • 1篇生产力
  • 1篇生活史对策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经济

机构

  • 9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烟...
  • 1篇中国保护大熊...

作者

  • 9篇葛剑平
  • 6篇毕晓丽
  • 3篇洪军
  • 3篇索安宁
  • 3篇王辉
  • 2篇吴姗
  • 2篇王秀春
  • 2篇刘丽娟
  • 2篇杨娟
  • 1篇丁易
  • 1篇覃德华
  • 1篇谭迎春
  • 1篇王兮之
  • 1篇钟章成

传媒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基于地形和土壤的泾河流域植被生态系统保水效益分析被引量:10
2009年
植被保水效益是黄土高原地区研究的热点,以往的研究往往将环境因子的异质性忽略,在环境均质的假设下进行小尺度的试验研究。本文基于GIS技术,综合考虑土壤、地形等因子,分析了黄土高原泾河流域的植被保水效益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泾河流域植被平均每年可以保持的水量是3.92×108m3,占泾河流域把口站的流量的1/3;总的保水量大小为草地>农田>森林>灌丛,不同植被类型平均保水效益为农田>森林>灌丛>草地,与前人研究结果不同的是,本文的研究是基于栅格单位的(30m),而前人则是基于点数据的;土壤类型在决定植被保水效益中起重要的作用,本文更客观地反映了流域内植被保水能力及空间分布。
毕晓丽葛剑平
关键词:地形土壤泾河流域
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及气候因子相关起伏型时间序列变化分析被引量:75
2005年
利用中国大陆1km分辨率的月NDVI数据和相应的400个国家标准气象站点的月降水、月均温数据,依据中国气象局提出的气候分区,探讨了不同气候区NDVI与气候因子之间的时、空变化格局.结果表明,各月份降水与NDVI相关性均显著相关;起伏型时间序列模型能很好地拟合相关性的时间序列的动态变化,NDVI与降水的相关性拟合结果好于与温度相关性的拟合结果,全国范围内,与降水相关性拟合的R2为091,与温度相关性拟合的R2为086.
毕晓丽王辉葛剑平
关键词:NDVI降水气温
泾河流域水系分维特征及其生态意义被引量:46
2004年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提取河流信息 ,并在此基础上改进了传统的计盒方法 ,将其应用于泾河流域水系分形分析 .同时探讨了分维数同流域地形、地貌、侵蚀程度、植被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
王秀春吴姗毕晓丽葛剑平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分形分维数
爆发型种群铜锤草的生态适应机制初探被引量:3
2004年
入侵成功的外来种铜锤草 (Oxaliscorymbosa)表现出爆发型的分布格局 .为探索该物种对异域环境的适应性 ,以实验手段对不同人工胁迫环境下一个生长季的铜锤草生活史特征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水分胁迫促使植株株型紧缩 ,叶片周转率提高 ,生物质量累积下降 ;遮阴条件显著降低叶的周转率 (P <0 .0 0 1) ,生物质量累积下降 ;竞争条件下植株株型高大 ,生物质量累积增加显著 (P <0 .0 0 1) ,表现出形态可塑性 .水分胁迫下植株生长缓慢 ,增长期缩短 ,最大生长量显著降低(P <0 .0 0 1) ;遮阴条件下增长期缩短 ,叶面生长速度提高 ,而高生长速度有所下降 ;竞争促进生长 ,生长期和生长速度均有明显提高 .相对而言 ,水分胁迫下种群存活率提高 ,无性繁殖率降低 ,且水分胁迫越严重无性繁殖率越低 ;遮阴促使种群快速完成生活史 ,种群存活率和无性繁殖率均降低 ;竞争条件下存活率有所下降而无性繁殖率增加 ,种群存活和繁殖之间的颉抗关系表现明显 .胁迫环境下 。
杨娟葛剑平钟章成
关键词:生活史对策生态适应适合度
黄土高原泾河流域牲畜承载力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畜牧业是泾河流域北部地区的经济支柱产业。过度放牧使草地退化,土地沙化严重,是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降雨,植被.牲畜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利用泾河流域1971—2000年平均降雨数据,估算了泾河流域牲畜承载力的空间分布格局,并根据同期的各县市牲畜存栏数据和该区植被分布数据,分析各县市放牧压力的时空分布。对于泾河流域的牲畜承载力水平而言,目前是一个什么状况以及与理论上的最大承载力的可变动的空间如何,是研究的主要目的,以期为该区的农牧业合理布局及其退耕还林(草)工程具体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利用DEM对该流域近30a的降水数据空间插值,获得降雨空间数据,并以降雨.生产力.牲畜量的经验模型进行估算,研究结果表明以降雨R估算的泾河流域牲畜承载力空间分布自南向北逐渐变小。基于县域单元,对于表征放牧压力的牲畜放牧指数(SRI)而言,相对总面积的SPd只有环县、吴旗、定边、盐池和泾川5县超过1,表明这5个县属于过度放牧区域,其它地区不存在牲畜超载现象;对于基于草地面积的SPd,除了经济相对发达的西峰市、咸阳市区、兴平市和泾渭交界的地区部分县市小于1,大部分地区的SPd值都大于1,尤其是北部的环县、吴旗、盐池、定边等县。都超过10几倍。属于严重的超载放牧地区,超载放牧是北部地区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而北部区域是泾河乃至整个黄土高原的泥沙的主要来源,因此产生严重的生态影响。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中应明确上述县市的严重的生态现象,并对这些区域的生态地位重点进行宣传教育。同时,表明基于草地面积计算的牲畜放牧指数较基于总面积计算的更具有现实意义。
毕晓丽王辉周睿洪军索安宁葛剑平
卧龙自然保护区林隙干扰特征被引量:12
2004年
林隙干扰对森林的结构和多样性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对五一棚周围林隙干扰格局和林隙特征进行了 3条样线调查 ,样线总长度为 4 .4km。结果表明 :1)本区以小型林隙干扰为主 ,林隙平均密度为 12 .5个·km-1,林隙的分布格局在阳坡和山脊为集聚分布 ,阴坡近均匀分布 ;林隙形成木以针叶树为主 ,岷江冷杉 (Abiesfaxoniana)、铁杉 (Tsugachinensis)和糙皮桦 (Betulautilis)在形成木的数量和径级组成上均居前列。 2 )林隙形成木的腐烂等级分布揭示出林隙形成木的形成方式和种类组成均随时间变化。表现为针叶树组形成木对林隙的贡献随时间降低 ,阔叶树组反之 ;砍伐和倒木是早期林隙形成的主要方式 ,而枯立和折干是近期林隙形成的主要方式。 3)林隙木形成方式关联度分析结果为砍伐与倒木、折干与倒木之间存在显著负关联 ,林隙其它各形成方式之间的关联不显著 ,但砍伐与其它形成方式的负联结系数均较高。
杨娟刘丽娟葛剑平丁易谭迎春
关键词:卧龙自然保护区
泾河沿岸景观格局梯度变化及驱动力分析被引量:58
2005年
以MODIS影像数据为基础,利用Fragstats为工具,对泾河主干沿岸做10 km缓冲区(Buffer) ,从景观水平和类型水平上,分析河岸带景观格局的梯度变化,同时对产生这种梯度变化的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泾河自上游而下,景观水平上的景观指数有3种不同的变化类型:(1)上升型(2 )下降型(3)无明显趋势,表现出斑块数量、丰富度、连接度的递增,形状指数、分维数和斑块大小的递减;类型水平上以农田、草地和农草交错类为主,这3种类型的景观指数表现突出,具有明显的峰值。景观格局的梯度变化受到温度、降水、土壤等影响,同时,人为干扰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人口增加使景观类型及其分布格局发生巨大的变化。景观格局的数量化对生态系统评估、监测起重要的作用。
毕晓丽周睿刘丽娟洪军王兮之王辉索安宁葛剑平
关键词:梯度分析景观指数
基于遥感和GIS的黄土高原小流域植被退化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对黄土高原泾河小流域植被覆盖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以各种生境条件下最好自然植被覆盖为标准建立了小流域潜在植被覆盖分布图,在此基础上对流域植被退化状况和植被生态恢复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泾河小流域植被退化相当严重,占流域面积60. 06%的流域上中游宜林地区现仅保存森林和疏林共53 350hm2,其66. 93%已退化为其他植被覆盖;占流域面积39. 94%的中下游宜灌草地区有150 250hm2退化为植被覆盖稀疏的荒草地,此外还有79 500hm2的各种植被覆盖类型被开垦为各种类型的农业用地,植被生态恢复任务艰巨.
索安宁周睿洪军葛剑平
关键词:小流域潜在植被植被退化
松山自然保护区净化服务功能及生态经济价值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以松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 ,研究保护区内有机物质的生产、CO2 的固定、O2 的释放、重要污染物质SO2 的吸收降解 ,以及降尘和飘尘潜在的滞留作用 ,在此基础上 ,根据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原理 ,运用市场价值法。
吴姗覃德华毕晓丽王秀春葛剑平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生态经济价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