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S2011010003872)
- 作品数:8 被引量:44H指数:4
- 相关作者:殷学民张君伟徐国翔刘啸张磊涛更多>>
-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新型人工颞下颌关节的生物力学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建立下颌骨髁突缺损有限元模型,研究新型人工颞下颌关节的应力分布及位移改变。方法运用Mimics、Geomagic、Solidworks、ANSYS软件建立含完整牙列的下颌骨右侧髁突缺损有限元模型并分析新型人工颞下颌关节在模拟咬合力加载的情况下假体及下颌骨硬组织的应力分布和位移情况。结果下颌骨整体等效应力值均低于20 MPa,最大形变值不超过0.05 mm。结论新型人工颞下颌关节能避免过大应力导致的假体断裂和骨质吸收,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特性。
- 殷学民扶晟刘雄刘雄李子文
- 关键词:生物力学
- 开窗术后负压引流治疗大型牙源性颌骨囊肿的临床总结被引量:20
- 2012年
- 目的评价开窗术后负压引流治疗大型牙源性颌骨囊肿疗效。方法 2008-2011年,针对我科就诊的大型的牙源性颌骨囊肿24例,采用开窗术后负压引流对其进行治疗,观察术后1、6个月囊肿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3年,所有患者囊腔基本消失,无1例复发,病变区域骨质生长修复良好,临床症状消除。结论开窗术后负压引流可以显著缩小甚至消除颌骨囊肿,改善患者面部膨隆畸形,是治疗大型牙源性颌骨囊肿切实可行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殷学民任晓旭吕晓智张磊涛张君伟
- 关键词:开窗术负压引流术牙源性颌骨囊肿
- 关节盘前移位颞下颌关节仿真模型的建立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通过CT及MR数据结合三维重建软件建立关节盘前移位颞下颌关节的数字化仿真模型。方法:根据马绪臣颞下颌关节病分类标准,选取成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志愿者1名,X线片及CT检查排除颌骨疾患及颌面部肿瘤,MR斜矢状位扫描明确右侧颞下颌关节盘分界角向前为12.21°,盘前分界超过关节结节顶点。通过Simpleware及Ansys等三维重建软件处理其右侧颞下颌关节的CT薄层扫描数据及3D-MR扫描数据,建立关节盘前移位颞下颌关节的数字化仿真模型。结果:建立了包括骨皮质、骨松质、软骨和关节盘在内的关节盘前移位颞下颌关节数字化仿真模型,客观反应了关节盘前移位时颞下颌关节的外形及解剖特点。结论:成功建立了关节盘前移位颞下颌关节的数字化仿真模型,为关节盘前移位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殷学民刘啸张君伟徐国翔
- 关键词:关节盘前移位颞下颌关节
- 17例涎腺淋巴上皮癌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涎腺淋巴上皮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本文主要探讨涎腺淋巴上皮癌的发病情况、病理特点及其诊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2年间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就诊的17例涎腺淋巴上皮癌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7例中,男10例,女7例;Ⅱ、Ⅲ、Ⅳ期患者分别为7(41.2%)、4(23.5%)、6(35.3%)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2.56年,随访12例患者情况稳定;5例患者分别在术后3年内出现局部复发和(或)远处转移,其中4例已死亡。结论:涎腺淋巴上皮癌是头颈部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之一,好发于腮腺及下颌下腺。治疗应行原发灶扩大切除及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并结合放化疗以提高疗效。
- 殷学民徐国翔张磊涛陈之锋陈之锋刘啸
- 关键词:涎腺肿瘤淋巴上皮癌未分化癌
- 数字化技术在颞下颌关节生物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 2012年
- 目的:探讨近年来颞下颌关节生物力学研究的进展和发展趋势。方法:在CNKI及Pubmed等数据库中检索近年来颞下颌关节生物力学研究的相关文献,总结颞下颌关节生物力学研究的发展、最新进展及未来趋势。结果:以三维有限元法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被广泛运用到颞下颌关节生物力学研究之中。在不同颌位及关节运动时,颞下颌关节各部有不同的生物力学分布特点。结论:数字化技术为颞下颌关节生物力学的研究提供了直观、便捷、准确的研究工具和技术支持。
- 刘啸殷学民
-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生物力学有限元数字化
- 口腔颌面部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在口腔颌面部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总结2007—2011年期间诊治的8例颌面部IMT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结果:口腔颌面部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肉眼观均为实性肿物,呈浸润性生长,与周围软组织黏连,无明显包膜。肿瘤镜检主要有梭形细胞型和黏液血管型2种组织学形态。除1例术后失访外,其余患者随访1~3a,情况稳定,未见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IMT是一种少见的间叶性肿瘤,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罕见于头颈部,具有局部侵袭性和复发等低度恶性或交界瘤特点,远处转移少见;手术切除是口腔颌面部IMT首选的治疗方法。
- 徐国翔殷学民殷学民吕晓智张磊涛
-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炎性假瘤
- 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的数字仿真及其稳定性研究
- 2012年
- 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SSRO)是最早被提出的口内进路的正颌外科手术,广泛应用于矫治下颌后缩、下颌前突、小颌畸形等各类牙颌面畸形。目前临床上对于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采用了不同的内固定方式,其稳定性的差异仍存在争议。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应用,特别是数字仿真技术运用在口腔医学领域,为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的稳定性分析提供了新的研究着手点。从骨劈开术式到内固定方式都在不断地改良与完善,提高了正颌手术效果、降低了复发率及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就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坚强内固定术的数字仿真及其生物力学稳定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张君伟殷学民
- 关键词:数字仿真稳定性
- 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数字模型的建立及不同固定方式的稳定性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建立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数字模型,探讨3种不同固定方式的应力及位移改变。方法:CT扫描数据导入三维重建软件Mimics以及Geomagic中,建立下颌骨三维实体模型,并进行矢状劈开、坚固内固定,ANSYS进行网格划分,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边界约束后,进行双侧下颌第一磨牙咬合力(132 N)加载。结果:建立了双侧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3种不同固定方式三维有限元模型,获得术前下颌骨及矢状骨劈开后咬合力加载的应力及位移生物力学特点。结论: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倒L形固定应力分布最均匀,劈开处位移最小,与其他2种方式相比,其固定稳定性最佳。
- 殷学民张君伟任晓旭徐国翔刘啸
- 关键词:应力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