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2646) 作品数:5 被引量:25 H指数:2 相关作者: 杨雪梅 黄文金 危凌云 李灿东 姚明龙 更多>> 相关机构: 福建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 福建省卫生厅重点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中医临床案例证素辨识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评价中医临床案例证素辨识的一致性及证素辅助诊断参考在临床案例证素辨识中的作用。方法:从规范四诊信息的中医大型临床案例数据库中随机抽取50个案例,采用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针对每一个案例邀请4位专家做出证素辨识,两轮咨询间隔一周以上。第一轮仅给予50个临床案例的四诊资料,请专家逐一作出证素辨识;第二轮在给予证素辅助诊断参考的前提下,请相同4位专家对上述50个临床案例再次做出证素辨识。两轮证素辨识一致性均采用肯德尔和谐系数进行评价。结果:第一轮专家证素辨识涉及37个证素,其中23个证素(占62%)通过一致性评价;第二轮专家证素辨识涉及29个证素,其中19个证素(占66%)通过一致性评价;两轮专家咨询各证素辨识一致性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位中医专家对同一临床案例的证素辨识存在一定的不一致性,而给予专家证素辅助诊断参考,对专家做出一致的证素辨识不一定具有促进作用。 危凌云 杨雪梅 王君 李灿东关键词:中医 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及兼杂规律研究 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 :通过大样本中医体质分类的调查,探讨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及其兼杂规律。方法 :选择7 882份中医健康体检报告中的中医体质辨识结果作为数据源,采用IBM Spss clementine14.1中的Apriori模型进行关联规则挖掘,最小支持度阈值为6%,最小置信度阈值为80%。结果:体质类型的兼杂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在单一体质类型中偏颇体质以阳虚质、气虚质、湿热质较为常见;在兼杂体质类型中气虚质可能是除特禀质以外的6种偏颇体质的基础体质;挖掘出与兼杂体质有关的分类关联规则22条。结论:采用《中医九种基本体质分类量表》进行的体质辨识其辨识度还不够高。 危凌云 李灿东 黄文金 姚明龙 黄守清 杨雪梅关键词:中医体质辨识 分类关联规则 基于教材挖掘中医证素诊断规则研究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 :基于权威中医临床各科教材,挖掘中医证素诊断规则,为临床诊疗及证候辨证量表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教材中记录的中医病证数据751条,经证候、证型术语规范化及证素拆解后,采用IBM SPSS Clementine14.1挖掘平台挖掘证候到证素的分类关联规则。结果:共挖掘出证素诊断规则25条,其中,病位证素诊断规则5条,病性证素诊断规则20条。结论:1腰膝酸软、急躁易怒、咳嗽、月经量少或小腹痛的病位分别对应肾、肝、肺、胞宫;2具有口苦、舌苔黄、尿短黄之一即可诊断有热;具有脉涩、舌紫黯之一可诊断血瘀;有盗汗可诊断阴虚;脉弱、倦怠乏力诊为气虚;症见胸闷、脉滑、舌苔腻诊为痰证。 虞海虹 黄文金 杨雪梅关键词:中医临床 证素辨证 分类关联规则 解毒消癥饮抑瘤机制的计算机分子水平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解毒消癥饮治疗胃癌的抑瘤机制及作用。方法以解毒消癥饮所含化合物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1、VEGFR2)为研究对象,采用Discovery Studio 2.0软件中的LigandFit分子对接模块,研究复方与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结果以Dockscore值100为抑制成分阈值,分别筛选出复方中抑制VEGFR1和VEGFR2的成分49个和47个。Dockscore值110可作为化合物具有强抑制VEGFR能力的阈值,分别筛选出复方中抑制VEGFR1和VEGFR2成分16个和10个。最后,筛选出2个黄酮类化合物(田蓟苷和木犀草苷),比VEGFR1原配体抑制能力更好,与VEGFR2原配体抑制能力非常接近,与VEGFR1和VEGFR2传统抑制剂的结构不同,但作用机制相似。结论解毒消癥饮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很有可能是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来阻断血管新生。筛选出田蓟苷和木犀草苷这两个黄酮类化合物,可作为VEGFR1和VEGFR2新型双重抑制剂的先导化合物。 王君 陈梅妹 沈双宏 杨雪梅 陈立武关键词:分子对接 基于教材分析中医临床各科证素分布特点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基于权威的中医临床各科教材,总结中医临床各科疾病的"证素"分布特点,为开展证素辨识模型训练研究筛选证素。方法:选择《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及《中医儿科学》中的病证记录,经证型术语规范化及证素拆解后,进行频数统计及对比分析。结果:共纳入751条病证案例,涉及52个证素。对比中医临床各科疾病的证素分布,内科疾病以证素脾、大肠、痰为特色;妇科疾病以证素胞宫、肝、气滞、血瘀为特色;儿科疾病以证素肺、肌肤、动风、外风为特色。综合中医临床各科疾病,常见证素为热、气虚、脾、胞宫、肝等。结论:根据普遍性与代表性相结合的原则汇总临床各科数据,脾、胞宫、肝等10个病位证素和热、气虚、阴虚、动风、外风等12个病性证素可作为开展证素辨识模型训练研究的首选证素。 黄文金 陈梅妹 杨雪梅 姚明龙 陈湘筠 叶云金 危凌云关键词:中医内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儿科学 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