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10DFB30270) 作品数:25 被引量:95 H指数:5 相关作者: 袁卫平 曲士强 徐泽锋 肖志坚 邱录贵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天津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天津市科技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565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双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BP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1971年1月—2011年11月间我院诊治的565例双乳癌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同时性双乳癌(bilateral synchronous breast cancer)和异时性双乳癌(bilateral asynchronous breast cancer)在发病年龄、发病间隔、月经情况、家族史、肿瘤体积、临床分期、淋巴结数目、激素受体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结果异时性双乳癌首发癌年龄要早于同时性双乳癌(P<0.05)。同时性/异时性双乳癌在家族史、肿瘤体积、临床分期、腋淋巴结数目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性双乳癌两侧病灶内分泌受体表达一致率高于异时性双乳癌(P<0.01)。无论同时性或异时性双乳癌其第二癌的肿瘤体积、临床分期和腋淋巴结情况都优于第一癌。同时性双乳癌与异时性双乳癌5年无病生存率与10年总生存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第二癌与第一癌可视为两个完全不同的癌灶。单侧发生乳癌之后对侧乳癌发生的累积危险度逐年增加,应建立完善的随访制度。异时性双乳癌的5年无病生存率与10年总生存率均高于同时性双乳癌。 张晟 张霄蓓 郝晓甍 张瑾新一代测序技术对白血病基因组研究的推动及面临的挑战 2012年 自人类第1例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全基因组测序完成两年以来,研究者相继发现了大量与白血病及肿瘤相关的变异基因。这不但可促进白血病及其他各类恶性肿瘤发病机制的研究,也将极大推动白血病及其他恶性肿瘤诊断及个性化治疗的发展。我们就新一代测序技术对白血病发病机制研究的推动及其面临的挑战作一综述。 周全全 程涛关键词:白血病细胞 全基因组测序 测序技术 个性化治疗 变异基因 上皮性卵巢癌中c-myc基因扩增和Rb1基因缺失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是基因组不稳定性逐渐积累的结果,表现为染色体数值异常、结构重排(基因缺失、扩增和染色体异位)、点突变和表观遗传学改变等。本研究使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Duo-Colour 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yzation,D-FISH)对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腹水肿瘤细胞c-myc和Rb1基因的拷贝数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方法:收集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卵巢癌患者的腹水标本61例,使用染色体核型分析选取二倍体的病例58例。同时检测细胞核中c-myc和Rb1基因的拷贝数变化。结果:在58例二倍体上皮性卵巢癌中,41例出现c-myc基因扩增(70.69%),24例出现Rb1基因缺失(41.38%)。20例同时出现c-myc基因扩增和Rb1基因缺失(34.48%)。与卵巢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Rb1基因缺失与FIGO分期和病理分级(P<0.01)均相关。结论:上皮性卵巢癌中同时存在着癌基因c-myc的扩增和抑癌基因Rb1的缺失,多基因发生拷贝数变化可能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黄宇婷 胡林萍 田菁 鞠宝辉 葛菁 李惠智 袁卫平 程涛 郝权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减少的预后意义初步研究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对判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19例原发性MDS患者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Log—rank检验及COX回归模型评估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419例MDS患者中血小板减少(PLT〈10×10^9/L)者256例(61.1%),严重减少(PLT〈30×10^9/L)者103例(24.6%)。PⅡ≥100×10^-9/L组、(50—99)×10^9/L组、(30~49)×10^9/L组和〈30×10^9/L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1、38、19和1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单因素分析显示PLT〈30×10^9/L、红细胞平均体积(MCV)≤95fl、LDHI〉300U/L、有淋巴样小巨核细胞、有核红细胞糖原染色(E-PAS)阳性、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染色体核型预后中等及不良为MDS不良预后因素;WHO分型中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有多系发育异常(RCMD)、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过多(RAEB)一I及RAEB-11的患者较其他类型的患者预后差。多因素分析显示PLT〈30×10^9/L,MCV≤95fl,IPSS染色体核型预后中等及不良,WHO分型RCMD、RAEB-I及RAEB-II具有独立预后意义。修订的WHO分型预后积分系统(WPSS)各参数赋值如下:PLT〈30×10^91分,其他0分;MCV≤95fl 1分,其他0分;染色体核型良好0分,中等1分,不良2分;WHO分型中RCMD1分,RAEB—I2分,RAEB一Ⅱ3分,其他0分。患者分为低危(0—1分)、中危-1(2—3分)、中危-2(4—5分)和高危组(6~7分),其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9、28、14和4个月,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血小板严重减少的MDS患者预后不良,结合血小板计数、染色体核型、MCV及修订的WPSS有望更好地促进我国MDS患者分组治疗策略的制订。 陈悦丹 徐泽锋 崔蕊 王婕妤 张天佼 秦铁军 方力维 张宏丽 张悦 肖志坚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血小板减少 预后 联合X-连锁基因多个多态性位点采用逆转录检测法进行造血细胞克隆性分析 2012年 目的探索中国正常女性X-连锁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P55、BTK、FHL-1基因外显子多态性位点的杂合子基因型频率,并探讨应用以上位点采用基于X染色体失活克隆性检测法-逆转录检测法进行造血细胞克隆性分析的价值。方法采集446名中国正常女性外周血标本,提取基因组DNA,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或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X-连锁G6PD、P55、BTK、FHL·1基因外显子多态性位点的杂合基因型频率。以上述杂合位点作为克隆性分析的标记,采用逆转录检测法分析有JAK2V617F突变或克隆性染色体异常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女性患者造血细胞的克隆性。结果446名中国正常女性G6PD基因杂合基因型频率为12.8%(57例),P55基因杂合基因型频率为29.4%(131例),BTK基因杂合基因型频率为52.0%(232例),FHL-1基因杂合基因型频率为46.4%(207例)。4个多态性位点中具有至少1个杂合位点的正常女性占81.4%(363例)。对G6PD、P55、BTK或FHL-1为杂合子且伴JAK2V617F突变的10例ET患者,应用逆转录检测法进行造血细胞克隆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为单克隆/寡克隆。结论基于X染色体失活的克隆性检测法-逆转录检测法可用于约80%中国女性患者的克隆性分析。 刘柳 马晓瑭 王婕妤 苏涛 杨琳 徐泽锋 秦铁军 肖志坚关键词:多态性 单核苷酸 血小板增多 FIP1L1-PDGFRA阳性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获得伊马替尼耐药的PDGFRA基因T674I突变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2013年 伊马替尼是FIPlLl-PDGFRA阳性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CEL)的首选治疗药物^[1],CEL患者出现获得性伊马替尼耐药迄今文献报道仅有7例”^[2-8],突变类型只有PDGFRA—T674I和PDGFRA—D842V两种。我们报道国内首例FIPlLl一PDGFRA阳性的CEL经伊马替尼治疗后PDGFRA—T674I突变致获得性耐药患者,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复习。 曲士强 王一 孙秀娟 张悦 肖志坚关键词: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 PDGFRA 获得性耐药 文献复习 伊马替尼 阳性 不同细胞遗传学预后分组对原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预后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研究不同细胞遗传学预后分组对原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预后分层意义。方法染色体核型可供分析的532例原发性MDS患者,按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修订的IPSS(IPSS—R)和德国-奥地利(G—A)细胞遗传学预后分组标准进行分组,随访患者,分析部分常见的单独染色体异常核型和不同预后分组标准的预后价值。结果532例患者中检出染色体核型异常者346例(65%),其中单一异常者200例(38%),2种异常者61例(11%),复杂异常者85例(16%)。最常见的克隆性异常是+8,占所有异常核型的31%,其后依次为-7/del(7q)(13%)、del(20q)(12%)、del(5q)(9%)、-18(5%)、-21(5%)、i(17q)(5%)、-Y(4%)、-17(4%)、+21(4%)、-13/del(13q)(4%)和-22(4%)。IPSS中预后差的核型更常见于WHO分型的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过多(RAEB)Ⅰ和RAEBⅡ。310例患者随访资料完整,中位随访时间14.5个月。染色体核型正常患者中位生存(MS)时间为59个月,核型异常患者MS时间为26个月。IPSS细胞遗传学预后好、中、差3个亚组患者的MS时间分别为59、43和12个月(P〈0.01)。IPSS—R细胞遗传学预后好、中、差、非常差4个亚组患者的MS时间分别为59、36、15和10个月(P〈0.01)。G-A细胞遗传学预后好、中危Ⅰ、中危Ⅱ、差4个亚组患者的MS时间分别为59、44、15和11个月(P〈0.01)。常见的单独染色体核型异常中,+8患者的MS时间为44个月,i(17q)患者为12个月,-7/del(7q)患者为14个月。结论与IPSS和G—A细胞遗传学分组比较,IPSS—R细胞遗传学分组能够起到更细致、更有效的预后分层作用,但其中一些核型异常的预后意义还需进一步验证。 曲士强 刘旭平 徐泽锋 张悦 秦铁军 张天佼 崔蕊 郝玉书 肖志坚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核型分析 预后 Ⅲ型家族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易感基因UNC13D参与同源重组修复 被引量:1 2013年 本研究从DNA双链断裂同源重组修复角度探讨UNC13D(秀丽新小杆线虫)基因参与Ⅲ型家族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familial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 type 3,FHL3)的发病机制。利用DNA同源重组修复方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及UNC13D基因下调后DR-U2OS细胞同源重组修复率的变化情况,并研究此基因的相关功能。结果表明:下调DR-U2OS细胞的UNC13D基因表达后,同源重组修复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UNC13D编码蛋白Munc13-4不仅参与到细胞毒颗粒的胞吐过程中,而且在DNA双链断裂修复中也起作用。结论:UNC13D基因突变可能通过抑制细胞毒颗粒的胞吐和降低DNA双链断裂后的同源重组修复率参与FHL3发病过程,这一研究结果为揭示FHL3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常丽贤 曾慧敏 周全全 高敏 魏蔚 周剑峰 安文彬 袁卫平 竺晓凡关键词:DNA双链断裂 DLK1过表达对3T3细胞在裸鼠体内成瘤性的影响 2011年 目的:探讨DLK1过表达对3T3细胞成瘤性的影响。方法:病毒感染法建立3T3-GFP及3T3-DLK1细胞系,集落形成实验检测DLK1过表达对3T3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的影响。将2×106 3T3、3T3-GFP和3T3-DLK1细胞分别注入裸鼠肩部皮下,测量所形成肿瘤大小以检测DLK1对成瘤性的影响。结果:DLK1过表达使3T3细胞集落形成能力受到抑制;3T3细胞形成集落数为(87.67±6.51)个/孔,3T3-GFP细胞形成集落数为(83.00±6.08)个/孔,3T3-DLK细胞形成集落数为(24.00±2.65)个/孔;3T3-DLK1细胞在裸鼠体内形成的瘤块显著小于对照组,3T3细胞、3T3-GFP细胞和3T3-DLK细胞在裸鼠体内形成瘤块大小分别为(1 111.0±327.4)mm3、(705.9±415.3)mm3和(79.91±19.32)mm3(P<0.05)。结论:DLK1过表达抑制3T3细胞在裸鼠体内的成瘤性,DLK1可能作为抑癌基因发挥作用。 马晓瑭 张悦 杨琳 徐泽锋 肖志坚关键词:致瘤性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1 2012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通过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的方法对79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计数≥1.5×109/L)患者的PDGFRA/B和FGFR1基因重排进行检测,并对44例患者的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79例患者中检出FIP1L1/PDGFRA(F/P)融合基因阳性19例,检出CHIC2缺失19例,检出PDGFRB基因重排4例,未检测到FGFR1基因重排患者。按照2008年WHO分类修订诊断后,有42%(20/48)的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HES)和83%(5/6)的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CEL)患者更正诊断为伴PDGFRA/B重排的髓系肿瘤,17%(1/6)的CEL更正诊断为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非特指型(CEL-NOS)。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克隆性细胞遗传学异常4例,1例为CEL-NOS,3例为伴PDGFRB重排的髓系肿瘤,所有21例伴PDGFRA重排的患者均未检测出4q12异常。伴PDGFRA/B重排的髓系肿瘤、HES和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3组患者的克隆性TCR基因重排检出率分别为33%(5/15)、40%(6/15)和36%(5/14),3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在既往诊断HES和CEL的患者中存在较高比例的PDGFRA/B基因重排,通过间期FISH和PCR方法可以提高伴PDGFRA/B重排的髓系肿瘤的诊断。 曲士强 艾小菲 李承文 李庆华 徐泽锋 秦铁军 张悦 肖志坚关键词:嗜酸性粒细胞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