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2GXNSFBA053125)
- 作品数:6 被引量:51H指数:4
- 相关作者:黄彦李秀桂王红孙贵娟苏爱荣更多>>
- 相关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腹泻病患者与健康体检人员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分子特征及耐药性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比较急性腹泻病患者与健康体检人员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EAEC)在携带毒力基因、耐药性及分子分型之间的差异。方法以PCR方法检测EAEC的7种毒力基因,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菌株对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分型分析。结果来自急性腹泻病患者的分离株中,毒力基因检出率最高为air,体检分离株为sat。48株EAEC对13种抗菌药物中的12种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对亚胺培南完全敏感,急性腹泻病患者分离株耐药性较体检分离株强。PFGE分型共得到43种带型,均呈现高度多态性。结论不同来源EAEC携带的毒力基因差异不显著,PFGE带型呈高度多态性,来源于腹泻病患者的EAEC耐药性明显高于健康体检人员。
- 杜悦王红苏爱荣韦程媛李秀桂谭冬梅黄彦
- 关键词:耐药性毒力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
- 我国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流行株血清型及分子分型现况被引量:21
- 2013年
- 副溶血性弧菌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菌,严重影响着公众健康,该菌包含多种血清型和不同的分子型别,不同的型别其引起食物中毒的概率和流行的频率有很大的差异。在我国公开发表的文献中,有许多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检测报道和研究,但对于其血清型和毒力基因的研究局限于某个省份或地区,缺乏全国性的总结。本文将全面检索国内的文献数据库,从我国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地区分布、分离株的血清型、分子型别、毒力基因及大流行菌群方面对我国近年来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黄彦唐振柱李秀桂孙贵娟王红
-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流行株血清型分子分型
- 广西市售婴儿食品中克罗诺菌分离株基因特征及进化分类鉴定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分析广西市售婴儿食品中的克罗诺菌分离株的种类、表型和基因特性。方法将保存的试验菌株进行复苏,通过API 20E生化条和omp A基因扩增检测进行初步鉴定,扩增16S r RNA基因后进行测序,将获得的全16S r RNA基因序列在Gene Bank数据库上比对,构建进化树,确认是否为克罗诺菌。将试验菌接种于显色平板观察其表型和黄色素的产生情况,通过手工生化进行分型,确定其种属。结果 9株分离菌确定为克罗诺菌,有5种生化型,属于4个克罗诺种。检出Cronobacter sakazakii 6株菌,C.malonaticus、C.muytjensii和C.dublinensis各有1株;7株菌符合API 20E鉴定结果,9株分离菌均可检测到omp A基因。结论广西市售婴儿食品中克罗诺菌的污染以C.sakazakii为主,生化表型、种属及基因型具有多样性;鉴定时仅以单一的生化或其他表型作为判别依据存在很大的局限,需辅以分子生物学手段加以鉴别。
- 王红黄彦周艳韦程媛李秀桂谭冬梅诸葛石养孙贵娟
- 关键词:生化型种属食源性致病菌
- 克罗诺杆菌致病性研究进展及流行现状被引量:3
- 2016年
- 克罗诺杆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条件致病菌,可通过污染婴幼儿配方奶粉等食品导致新生儿的脑膜炎和小肠结肠炎等疾病。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这种新出现的病原菌,降低婴儿和潜在人群的感染,本文综述了克罗诺杆菌在鉴定与分型、致病机理、临床症状、感染来源和最新研究进展,并介绍我国克罗诺杆菌的分离情况。
- 梁安莉石云良孙贵娟黄彦
- 关键词:婴儿食品脑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