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3207)
- 作品数:6 被引量:79H指数:6
- 相关作者:严灿吴丽丽刘书考刘琰王宣尹更多>>
- 相关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扬子江药业集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肾同源”与情志调控机制的理论探讨被引量:19
- 2009年
- 从中医基础理论和现代医学的实验研究两个方面,论述"肝肾同源"理论在情志相关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治疗中的应用,同时结合肝肾两脏在现代医学心理应激过程中的相互协同的作用,探讨了"肝肾同源"理论与情志调控机制之间的相关性,为应用该理论预防和治疗情志疾病提供依据。
- 刘琰严灿吴丽丽
- 关键词:肝肾同源情志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心理应激
- HPA轴编程及其有关表观遗传修饰机制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7年
- 全世界范围内灾难性事件的频发使得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作为一种与应激有关的精神性疾病,PTSD是基因和环境(尤其是早期负性经历)共同作用的结果,表观遗传修饰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在PTSD发病中的核心作用,该文对国内外近年来有关HPA轴相关基因表观遗传学与PTSD发病之间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PTSD的防治提供思路和理论参考。
- 王宣尹吴丽丽严灿
-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易感基因表观遗传学
- 基于“肾藏精,在志应恐”理论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病机与防治研究思路探讨被引量:27
- 2016年
- 运用中医药理论和治法方药防治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研究虽然刚刚起步,但已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立足于中医"肾藏精,在志应恐"的理论,剖析PTSD的中医病因病机,认为"肾精不足,封藏失职,志气衰败"是PTSD中医病机核心之所在。此外,本文对中医补肾治法方药防治PTSD的现状与药理学基础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同时,从临床研究、动物模型以及药理学机制研究等方面提出了今后运用补肾治法方药防治PTSD的研究思路。
- 严灿吴丽丽
- 关键词:肾藏精创伤后应激障碍
- 基于恐惧记忆的形成和消退论肾精的安神定志效应被引量:7
- 2017年
- 中医学认为肾藏精,在志为恐,肾精是肾发挥调节情志功能的物质基础和根本保证。当机体处于惊恐应激时,肾精不足既能易化恐惧记忆的形成,又能巩固恐惧记忆使之难以消退;而恐惧记忆的固化又使患者长期处于高度恐惧或极易恐惧的状态,进一步耗损肾精。前额叶皮质-杏仁核-海马是与恐惧记忆形成和消退密切相关的神经回路,补肾方药对恐惧记忆形成和消退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基于此提出"以前额叶皮质-杏仁核-海马为作用通路,肾精可通过影响与恐惧记忆密切相关的应激激素(神经肽)和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的合成释放与表达,进而整体性地调控激素与递质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发挥其安神定志促进恐惧消退的效应"的科学假说,并从动物模型、激素与神经递质以及表观遗传学机制等方面对今后的研究思路进行初步探讨。
- 叶伟琼吴丽丽严灿
- 关键词:肾精安神定志补肾法
- 肾虚对恐惧记忆形成的影响及补肾方药调节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4
- 2012年
- 目的探讨肾虚对大鼠恐惧记忆形成的影响以及补肾方药的调节作用。方法以4月龄SD青年大鼠为对照组,复制自然衰老与"房室不节"两种大鼠肾虚模型,采用条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CS)+非条件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US)联合刺激以及CS+US非联合刺激训练大鼠。肾虚各组大鼠给予0.06g/kg淫羊藿总黄酮和2.025g/kg龟鹿二仙膏灌胃,对各组大鼠进行僵住行为测试。结果 CS+US联合刺激能显著提高青年大鼠、肾虚大鼠平均僵住时间百分比(P<0.05);肾虚大鼠僵住时间百分比明显增加(P<0.05),补肾方药能显著降低肾虚大鼠僵住时间百分比(P<0.05)。结论肾虚能够增强由CS+US联合刺激产生的条件性恐惧记忆,补肾方药能够抑制肾虚大鼠恐惧记忆的形成。
- 吴丽丽严灿刘书考
- 关键词:肾虚补肾
- “肾藏志应恐”有关神经生物学机制的研究思路被引量:9
- 2010年
- 中医理论认为,肾中精气是脑的形成、发育和功能发挥以及维持整个人体精神活动与行为活动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中医情志学说认为"肾藏志,在志为恐",肾所藏之"志"的主要含义之一就是指记忆,包括了识记、保存和回忆3个基本环节。而现代医学则认为精神应激作为一种信息会在中枢神经系统留下相当于记忆的生物性"痕迹"。作者结合中医理论以及现代心理应激理论,从情志活动调控的角度,以中医情志学说为指导,以机体的恐惧反应记忆为切入点,提出依据"从病理药效推导生理"的研究思路,结合恐惧记忆的形成、巩固、提取和消退以及杏仁核-海马-前额叶皮质神经通路的可塑性,结合补肾方药的药理学效应,阐述恐伤肾的病理机制,并揭示肾(肾精)调控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作用方式与神经生物学机制。
- 刘书考严灿吴丽丽潘毅
- 关键词:肾气精(中医)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