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044107009)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高文陈昶徐保彬张运曾郑卉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力学影响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气管
  • 1篇气管移植
  • 1篇气流
  • 1篇小鼠

机构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1篇郑卉
  • 1篇张运曾
  • 1篇徐保彬
  • 1篇陈昶
  • 1篇高文

传媒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8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气流动力学影响的小鼠气管移植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建立并改进同种异体小鼠气管原位移植模型,用于研究气流动力学对供体气管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气管为供体,移植于BALB/c小鼠。取两个供者气管各7个软骨环,两端的膜部分别予以侧侧缝合作并行连接,新建的气管段以原位移植的方式,移植于受体BALB/c小鼠。上述一供体气管用作小鼠的通气气管段,另一以4号线结封堵以阻断气流通过。28 d后获取标本,HE染色评价气道上皮的完整性、分化程度、黏膜下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情况。结果建立小鼠气管原位通气移植模型30例,从标本采集至移植完毕平均用时(100±14)m in。全组受体动物术后生存率90%,无感染。手术后28 d移植气管病理检查提示,存在通气的供体气管管腔通畅,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较连续并完整,黏膜下轻度炎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而阻断了气流通过的供体气管表现为扁平上皮分布,纤毛上皮减少,黏膜下纤维组织增生、淋巴细胞浸润明显。结论新建的小鼠气管移植模型可用于研究移植后的气流动力学影响,同时可用于观察受体气道上皮移行的动力学参数。
张运曾陈昶高文徐保彬郑卉
关键词:气管移植动物模型气流小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