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清华大学基础研究基金资助(JC2003010)

作品数:4 被引量:146H指数:4
相关作者:聂永丰金宜英王兴润杜欣张光明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清华大学基础研究基金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污泥
  • 2篇陶粒
  • 2篇干化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污染
  • 1篇多孔介质
  • 1篇生活污泥
  • 1篇湿法
  • 1篇水厂
  • 1篇水厂污泥
  • 1篇水污染
  • 1篇热干燥
  • 1篇污泥干化
  • 1篇污染
  • 1篇污水
  • 1篇污水厂
  • 1篇污水厂污泥
  • 1篇城市生活污泥

机构

  • 4篇清华大学

作者

  • 4篇聂永丰
  • 3篇王兴润
  • 3篇金宜英
  • 2篇杜欣
  • 1篇刘建国
  • 1篇王洪涛
  • 1篇张光明
  • 1篇王志玉

传媒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采用污水厂污泥制陶粒的烧结工艺及配方研究被引量:39
2009年
对污水厂污泥"干化-烧结"制陶粒的烧结工艺和物料配方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烧结工艺条件对陶粒产品强度、吸水率和密度等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温度对陶粒性能影响最大,而由于污泥本身熔点低,具有助熔作用,适宜的烧结温度与配方中污泥掺加量密切相关.最佳污泥烧制陶粒工艺条件为,污泥最大掺加量80%,350℃预热20min,1060℃烧结15min.
金宜英杜欣王志玉王兴润聂永丰
关键词:污水厂污泥陶粒
城市生活污泥烧结制陶粒的两种工艺比较研究被引量:41
2007年
通过试验比较了“湿法造粒一烧结”和“干化一烧结”2种利用城市生活污泥烧结制陶粒的工艺路线。分析了工艺路线、原料配比和烧结温度对污泥陶粒的产品强度、吸水率和密度等性能指标的影响,同时指出了沸石粉和粘土作为助熔剂的不同作用机理和作用温度。实验结果表明,污泥“干化-烧结”制陶粒更有优势。烧结陶粒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综合考虑产品性能与经济性,适宜的物料配比为干污泥50%、粉煤灰30%~40%、粘土10%~20%。
杜欣金宜英张光明王兴润聂永丰
关键词:城市生活污泥陶粒湿法干化
国内外污泥热干燥工艺的应用进展及技术要点被引量:60
2007年
介绍了国内外污泥干化设备的研究进展、常用工艺类型及其工作原理,分析了各种工艺设备的优、缺点及技术难点,归纳总结了污泥干燥设备选型和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点。强调能耗和系统安全性是衡量污泥干燥设备的关键因素,其中能耗应从热源和干燥工艺两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来降低热损失以提高干燥效率;对于污泥干燥设备安全性的控制,则应从降低粉尘浓度和含氧量两方面考虑。
王兴润金宜英聂永丰
关键词:污泥干化
多孔介质非饱和导水率预测的分形模型被引量:14
2004年
多孔介质非饱和导水率是地下水污染预测与评价的重要参数。根据分形几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推导出了与Campbell经验公式在形式上完全一致的多孔介质非饱和导水率的预测公式。公式中的幂指数为介质孔隙分维和随机行走分维的函数,分别体现了多孔介质的静态性质与动态性质对其中水分运动的影响,但静态性质的影响是主要的,即导水率主要受多孔介质的结构控制。根据文献中报道的大量数据,利用笔者推导的预测公式计算得到的幂指数的统计值与试验测定的幂指数的统计值基本一致,说明推导的理论公式预测多孔介质非饱和导水率是较为可靠的。
刘建国王洪涛聂永丰
关键词:多孔介质地下水污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