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71217)

作品数:18 被引量:175H指数:6
相关作者:张丽娟吴霜张学珍于正松姜春艳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安阳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松嫩平原
  • 5篇土地利用
  • 2篇生长季
  • 2篇气候
  • 2篇夏季
  • 2篇降水
  • 2篇耕地
  • 2篇耕地变化
  • 2篇干旱
  • 1篇地表
  • 1篇地表气温
  • 1篇地理
  • 1篇地理集聚
  • 1篇地理学
  • 1篇氧气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有机碳
  • 1篇灾害
  • 1篇植被
  • 1篇中国森林生态...

机构

  • 13篇哈尔滨师范大...
  • 5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安阳师范学院
  • 2篇云南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吉林省气象局
  • 1篇河南大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新疆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黑龙江省气象
  • 1篇河南财经政法...
  • 1篇威斯康星大学...

作者

  • 12篇张丽娟
  • 3篇于正松
  • 3篇吴霜
  • 3篇张学珍
  • 2篇马玉妍
  • 2篇马艳敏
  • 2篇徐虹
  • 2篇姜春艳
  • 2篇张安康
  • 2篇马骏
  • 1篇延晓冬
  • 1篇郑景云
  • 1篇初征
  • 1篇张丽娟
  • 1篇王倩
  • 1篇李小建
  • 1篇于万辉
  • 1篇张宏亮
  • 1篇唐世浩
  • 1篇臧淑英

传媒

  • 3篇生态学报
  • 3篇自然灾害学报
  • 2篇地理学报
  • 2篇地理研究
  • 2篇经济地理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地质力学学报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Journa...
  • 1篇气象科技进展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影响效应——基于空间溢出效应视角被引量:19
2022年
产业集聚对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以2004—2021年中国289个城市市辖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计量模型甄别了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整体上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对邻近区域经济具有空间外溢效应。产业结构上专业化集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为当地发展提供动力,但多样化集聚并未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本地和邻近区域经济高质量增长。城市规模效应上特大城市从专业化集聚中获得经济效应,大中城市多样化集聚对邻近区域具有空间极化效应,小城市无论是专业化集聚还是多样化集聚均不显著。区域效应上东部地区主要从多样化集聚中获得经济效应,中西部地区获得经济效应既有专业化集聚又有多样化集聚,东北地区无论专业化集聚还是多样化集聚均不显著。
朱纪广李小建
关键词:产业结构空间溢出效应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耕地变化的基本特征及空间格局被引量:25
2017年
本文基于全球1982-2011年土地利用/覆被的矢量数据,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耕地变化的基本特征及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耕地面积增加了528.768×10~4km^2,增加速率为7.920×10~4km^2/a,呈不显著增加趋势,全球耕地面积以20世纪80年代增速最快。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耕地面积呈显著增加趋势,分别增加了170.854×10~4km^2、107.890×10~4km^2、186.492×10~4km^2,增加速率分别为7.236×10~4km^2/a、2.780×10~4km^2/a、3.758×10~4km^2/a;亚洲、欧洲、非洲耕地面积为减少趋势,分别减少了23.769×10~4km^2、4.035×10~4km^2、86.76×10~4km^2,减少速率分别为-5.641×10~4km^2/a、-0.813×10~4km^2/a、-0.595×10~4km^2/a。(2)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增加的耕地主要由草地、林地转化,分别占53.536%、26.148%。新增耕地面积主要分布在非洲南部及中部、澳大利亚东部和北部、南美洲东南部、美国的中部及阿拉斯加、加拿大中部、俄罗斯西部及芬兰北部、蒙古北部等区域。非洲南部的博茨瓦纳为全球耕地增加比例最高区域,增加了80%~90%。(3)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耕地换化为其他用地共计1071.946×10~4km^2,全球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了草地、林地,分别占比为57.482%、36.000%;全球减少耕地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的苏丹南部、美国中南部、俄罗斯南部及欧洲南部的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匈牙利等国,减少最大的区域为非洲南部,减少了60%。(4)各大洲耕地均表现出向高纬扩张的趋势,全球多数国家表现出新增耕地扩张而原有耕地减少的特点。
张丽娟姚子艳唐世浩李侠祥郝甜甜
关键词:耕地
黑龙江省公元612-2000年主要气象灾害时空规律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以《中国气象灾害大典(黑龙江卷)》为数据来源,利用Excel,ArcGIS,SPSS软件,分析了黑龙江省公元612-1900年、1901-2000年两个时段的低温与霜冻、暴雨与洪涝、干旱、冰雹、大风与龙卷风、寒潮等6项气象灾害发生的时空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900年前暴雨与洪涝灾害发生次数最多,共发生98次,接着依次为低温与霜冻、干旱、冰雹、大风与龙卷风,寒潮发生最少,共11次,黑龙江省西部及中南部为气象灾害多发区。1901-2000年间冰雹灾害发生次数最多,共发生957次,接着依次为暴雨与洪涝、大风与龙卷风、低温与霜冻、干旱,寒潮灾害发生最少,共发生70次;中部及西部、西南部为多发区;20世纪80年代为气象灾害发生最多的10 a。
徐虹张丽娟姜蓝齐
关键词:气象灾害历史时期
中国东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夏季降水影响的不稳定性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基于WRF模式,采用1980年和2000年的土地利用/覆盖数据分别进行了连续21年的模拟试验(EXP1980和EXP2000),进而分析了中国东部LUCC对夏季降水影响的不稳定性及其与大尺度气候背景的关系。结果发现:(1)中国东部以农—林(草)转换为主要特征的LUCC对夏季降水的影响因年份而异,在1981年、1984年、1986年、1988年、1989年和1996年(LR年),EXP1980比EXP2000中国东部降水偏多,在1992年、1993年、1994年、1995年、1997年和1999年(MR年),EXP2000比EXP1980中国东部降水偏多;(2)LR年与MR年的气候背景显著不同,MR年相比LR年位势高度场呈"西高东低",降水场呈"南多北少"的格局,并且该特征得到了NCEP2再分析数据的印证。这意味着20世纪80-90年代南方降水增加可能部分由LUCC所致,北方降水减少则因LUCC而弱化。
李侠祥张学珍张丽娟郑景云
关键词:气候背景
WRF模拟的1980-2000年中国东北农业开发对气候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利用WRF模式,基于中国东北1980年代前期和2000年的土地利用/覆盖数据,分别进行了1980-2000年的气候变化模拟试验。通过两个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了1980-2000年中国东北农业开发对气候的影响。在冬季和春季,农业开发使地表反照率增强,地表吸收的短波辐射减少,地表感热通量相应减少,地表气温降低;在夏季和秋季,农业开发削弱了地表反照率,地表吸收的短波辐射增加,同时地表潜热通量大幅增加,且增幅大于地表吸收的短波辐射的增幅,地表感热通量则相应减少,地表气温降低。农业开发的致冷幅度大多为0.1°C^1.0°C,与同期大尺度气候变化导致的当地背景温度变幅基本相当。农业开发引起的夏季降水变化因气候年景而异,"南旱北涝"年景下,呼伦贝尔—黑龙江省中部以及吉林省中部少雨,黑、吉、蒙三省(自治区)交界处降水增加,辽、蒙交界处以及辽东湾北部降水减少;"南涝北旱"年景下,呼伦贝尔—黑龙江省中部以及吉林省中部多雨,黑、吉、蒙三省(自治区)交界处降水减少,辽、蒙交界处以及辽东湾北部降水减少。农业开发的面积极其有限,因而由其导致的温度和降水显著变化主要出现在农业开发当地,尚不足以显著影响区域平均温度和降水变化。
张宏文张学珍张丽娟
关键词:WRF模式地表气温夏季降水
鲁北现代洪水沉积物XRF元素扫描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2023年
2018年8月山东北部弥河流域受台风暴雨影响发生洪涝灾害,通过对洪水淹没区考察,选择弥河及其支流丹河下游新鲜洪水沉积保存完好的地点,获取两根沉积物浅钻MH1、DH2(长度分别为21.5、21 cm,下段为现代土壤),对沉积岩芯进行X射线荧光光谱(XRF)元素连续扫描,结合粒度指标和其他研究成果,探讨现代洪水沉积物元素特征及其在古洪水事件识别中的指示意义。结果显示,Al、Ti、Si、Ca、Fe等元素具有相似的波动特征,相互之间正相关关系显著,信号强度在细粒洪水沉积层出现峰值;Rb元素信号强度与粒度相关性弱,在钻孔中的变化较为稳定,仅在沉积界面处有所降低,可能与岩芯裂隙造成的实验偏差有关;Sr、Zr两种元素显著正相关,且信号强度在洪水沉积层较低。Zr/Rb和Rb/Sr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均受控于粒度特征,风化淋溶作用对其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其中Zr/Rb与粒度呈现较强的正相关性,Rb/Sr则与粒度负相关关系显著,且在其他区域洪水地层研究中具有一致结论。Zr/Rb峰值和Rb/Sr谷值对应黏土质洪水沉积,Zr/Rb谷值和Rb/Sr峰值对应粒度粗组分高值的粉砂质洪水沉积,可在古洪水沉积识别中作为参照指标。本研究结果将为利用XRF技术识别古洪水沉积提供有力参考。
张宏亮侯依林李华勇李智慧王倩杨艺萍许惟栋于正松
关键词:RB/SR
中国陆地植被氧气生产量变化模拟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7
2015年
大气中氧气主要来源于陆地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其含量高低直接影响大气质量。基于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气温、辐射等要素,运用C-FIX模型,在模拟绿色植物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基础上,依据碳氧平衡原理,并结合Arc GIS空间叠加、裁切、栅格计算、空间统计等方法,估算了2001年、2005年和2009年中国陆地植被年氧气生产量,并通过控制实验分析了影响其变化的因素。结果表明:(1)2001年、2005年、2009年中国陆地植被年平均氧气生产量为531.618×107t,云南省、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四川省年氧气生产量最多。中国植被氧气生产量随季节变化明显,夏季最多,其值是春、秋季的2倍,冬季的8倍。(2)中国陆地植被年氧气生产量空间分布为东南高、西北低,以福建省、浙江省、台湾省、云南南部、西藏东南部最高。各季节氧气生产量春季以云南省南部、西藏东南部和中国华东地区为最高,夏季以大、小兴安岭及长白山一带最高,秋季位于东南沿海、云南省、西藏东南部,冬季集中分布在云南南部与海南省。(3)2001—2009年中国陆地植被年氧气生产量呈增加趋势,增加率为7.886%。宁夏回族自治区增加最多,山西省次之。(4)植被覆盖变化是决定年氧气生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贡献率约为60%,CO2浓度增加、气候变化分别承担了28%、12%的贡献率。
刘晓雪张丽娟李文亮张学珍姜春艳
关键词:陆地植被影响因素
1961-2010年黑龙江省土地利用对大(暴)雪的影响
2016年
基于黑龙江省1961年和2010年的土地利用信息及逐日降雪资料,采用空间分析、线性趋势和方差分析等方法,探讨了黑龙江省1961-201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大(暴)雪时空变化特征,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上大(暴)雪的变化。结果表明1961-2010年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耕地、建设用地显著增加,沼泽、草地显著减少;大(暴)雪量及日数呈显著增加,年增加速率分别为11.3mm/a和1.3d/a,40.26%的台站大(暴)雪量呈显著增长的趋势,显著增长区主要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及西北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大(暴)雪量和日数具有极为显著的差异。
潘涛张金锋张丽娟马玉妍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
山东丹河2018年洪水沉积特征、物源分析及水文过程重建被引量:1
2022年
通过研究现代洪水沉积特征,可重建洪水水文过程,识别泥沙侵蚀源区,既可为防洪水利工程设计提供依据,也可为古洪水层判识建立参考。2018年8月中旬,山东省北部弥河、丹河流域受双台风影响发生洪涝灾害。通过对洪水淹没区进行考察,在下游洪水沉积物保存完好的地点获取21.0 cm长岩芯DH1,并进行粒度、烧失量、磁化率和孢粉分析,结果显示:钻孔岩芯11.5~21.0 cm段为现代土壤层,上部为洪水堆积物,其中0~9.0 cm段是典型洪水粉砂层,粒度较粗,以中—粗粉砂为主,平均砂含量达到14.7%;9.0~11.5 cm段为洪水前期细粒沉积层。根据粒度敏感组分含量变化特征,可将此次洪水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洪水前期,水动力较弱,在自然条件和人为活动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滞流现象严重,沉积黏土层;洪水后期,流速显著加快,出现典型洪水粉砂沉积。碳酸盐、有机质含量及孢粉丰度均与粒度负相关,表明弱水动力环境有利于其沉降并富集。土壤表层孢粉组合可较好指示研究区植被分布情况,洪水粉砂层孢粉组合则更能反映流域内植被的整体状况,揭示河流洪水搬运孢粉的能力大于风力;洪水黏土层孢粉组合与研究区内植被分布状况的吻合度较高,明显有别于洪水粉砂层孢粉组合特征,推测洪水前期水位上涨的主因是降水和本地地表径流汇入,因此泥沙和孢粉主要来自研究区内,后期上游客水涌入,带来更多山地植被孢粉信息。研究表明DH1钻孔孢粉组合特征对于传播过程和水动力大小具有良好响应,同时具备识别泥沙侵蚀源区的潜力。磁化率值主要反映成壤强度的大小,在洪水黏土层和粉砂层均表现为稳定的低值,且显著低于接触土壤层,因此可作为判识(古)洪水沉积的有效指标,但其区域普适性有待进一步探讨。
李华勇赵楠杨艺萍于正松孙启发吴帅虎张曼张虎才
关键词:水文过程物源分析粒度特征孢粉磁化率
松嫩平原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及固碳潜力估算被引量:24
2017年
基于1979—1985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和2015年实地采样数据,利用土壤类型法计算了近35年来松嫩平原及其各县农田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土壤碳库储量;并分析了松嫩平原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利用饱和值法对松嫩平原及其各县市农田土壤有机碳量的变化趋势进行拟合,估算其农田土壤的固碳潜力。结果表明:(1)2015年松嫩平原农田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平均值为1.61 kg/m^2,近35年来约有81.59%的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呈下降趋势,集中分布在松嫩平原北部、东部和东南部地区,以富裕县东部、依安县中部、肇东县西部、扶余县西部等地区土壤有机碳密度下降幅度最大;(2)2015年松嫩平原农田表层土壤有机碳库总储量为233.63 Tg,比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减少了32.62 Tg;(3)2015年松嫩平原农田表层土壤总固碳潜力为-32.7 TgC,呈现出"碳源"趋势,农田土壤单位面积固碳潜力平均值为-1.793×10^(-3)Tg/km^2。
姜蓝齐臧淑英张丽娟孙丽阎炳和
关键词:农田土壤有机碳固碳潜力松嫩平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