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0563)
-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3
- 相关作者:刘晓玲贾晓林孙祖华周容林冰更多>>
- 相关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改良的可定量氧诱导法建立视网膜新生血管小鼠模型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建立简单的、成模效率高的可定量氧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C57BL/6小鼠模型。方法89只C57BL/6乳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传统法和两种改良法建立模型,12只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母鼠死亡率、乳鼠存活率和成模率。随机取1只眼行视网膜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另1只眼行ADP酶法视网膜铺片,进行染色观察和定量分析。结果与传统法相比,两种改良法母鼠死亡率低,乳鼠存活率和成模率较高。改良Ⅰ组视网膜平均每张切片突破内界膜增生细胞数和无灌注区相对面积比其他两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Ⅱ组与改良Ⅰ组比较,乳鼠存活率高,细胞增生和无灌注区明显且程度适中。结论两种改良法简单、稳定且高效,均能构建典型的可定量氧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改良法Ⅱ是适合视网膜新生血管发生机制及药物干预研究的一种方法。
- 潘琪琦周容刘晓铃
- 关键词:动物模型新生血管视网膜
-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RPE-Bruch膜-脉络膜毛细血管复合体的观察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使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pectralis OCT)观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视网膜色素上皮(RPE)-Bruch膜.脉络膜毛细血管复合体的影像学特征。方法非干预性、观察性研究。确诊为CSC的连续病例109例(111眼),其中男89例(91眼),女20例(20眼)。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前置镜、眼底彩照、Spectralis 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部分患者同时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在Spectralis OCT的图像上,仔细观察患眼黄斑区视网膜最外层的Bruch膜(BM)高反射带。根据BM反射带是否显现将其分为不可分辨型BM和可分辨型BM两组。可分辨型BM又分为显型BM和隐型BM两型。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PED)分型与BM分型相对应,分为不可分辨型PED、可分辨型PED及显型PED、隐型PED。对分型结果进行计数.求百分比。结果111只患眼的RPE.BM.脉络膜毛细血管复合体的反射带上,100%为可分辨型BM。不同患眼BM的可见程度及范围有一定的差异:BM反射带清晰可见的(显型)99眼(89.8%),不清楚但与正常视网膜区域对比仍然可分辨出BM的(隐型)12眼(10.2%)。CSC慢性期病例的BM的显现较急性期更为广泛,并伴有不同程度的RPE、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的萎缩。OCT对FFA检查中渗漏点的跟踪扫描显示.所有FFA中标记的渗漏点处在OCT中均可见BM的显现。结论Spectralis OCT图像上,视网膜最外层的高反射外带是由RPE中具有大量皱褶的基底膜、BM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复合体共同构成,正常的BM不能从复合体的高反射带中分辨出来。CSC患眼中,BM普遍可见.提示RPE与BM相互分离,同时也存在BM与脉络膜毛细血管间的侈开,这将成为CSC影像学乃至病理学的新发现.
- 贾晓林孙祖华林冰刘逾刘晓玲
- 关键词:光学相干脉络膜视网膜炎浆液性BRUCH膜毛细血管脉络膜
-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光感受器层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观察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观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眼光感受器层的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pectralis OCT)的图像特征,研究CSC患眼光感受器外节带形态及外核层厚度与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对23例(24眼)CSC患者及18例(18眼)正常对照者的黄斑部进行Spectralis OCT检查,观察CSC患眼光感受器层的形态特征;测量两组中心凹外核层的厚度(CTONL)。根据外节带的形态将CSC组分成光感受器外节保存型和外节萎缩型,比较各类型间CTONL以及BCVA的差异.并分析CSC患眼CTONL和BCVA的关系.各组间CTONL、BCVA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CSC组BCVA与CTONL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CSC组病程与BCVA以及CTONL的关系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24只CSC眼Spectralis OCT示,17眼(71%)为光感受器外节保存型,7眼(29%)为外节萎缩型。对照眼和CSC眼CTONL分别为(114.8±15.6)μm和(73.6±19.6)μ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74,P〈0.01)。其中,CSC组中外节保存型、外节萎缩型的CTONL分别为(82.1±14.6)μm和(53.0±14.1)μ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82,P〈0.01)。CSC组中外节保存型和外节萎缩型的BCVA分别为4.86±0.14和4.50±0.2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94,P〈0.01)。CSC组的BCVA与CTONL呈正相关(r=0.918,P〈0.01)。CSC患眼的病程与CTONL、BCVA均呈负相关(r=-0.994、-0.989,P〈0.01)。结论CSC眼BCVA与光感受器CTONL及外节带的形态有关,外节保存型的BCVA明显好于外节萎缩型,外核层越薄,外节萎缩越多,BCVA越差。光感受器层的精细观察对视力预后的评估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牟晓月孙祖华贾晓林孙心铨刘晓玲
- 关键词:脉络膜视网膜炎浆液性中心性光感受器光学相干
-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治疗前后视网膜色素上皮-Bruch膜-脉络膜毛细血管复合体中Bruch膜的光相干断层扫描分型特征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治疗前后视网膜色素上皮-Bruch膜-脉络膜毛细血管复合体(CBRP—C)中Bruch膜(BM)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中的分型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临床确诊为CSC并经激光光凝或半剂量光动力疗法(PDT)治疗的60例患者60只眼纳入本研究。其中,激光光凝治疗51只眼,半剂量PDT治疗9只眼。治疗前后所有患者均采用频域OCT扫描黄斑区,以BM为核心观察指标对CBRP—C行整体观察。根据BM反射带是否显现,将其分为不可辨型BM和可辨型BM。再根据视网膜色素上皮(RPE)下有无液腔,将可辨型BM分为显型BM和隐型BM。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CBRP—C中BM分型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60只眼均为可辨型BM。其中,显型BM59只眼,占98.3%;隐型BM1只眼,占1.7%。治疗后1个月,激光治疗组51只眼中,可辨型BM50只眼,占98.0%;不可辨型BM1只眼,占2.0%。可辨型BM50只眼中,显型BM34只眼,占68.0%;隐型BM16只眼,占32.0%。PDT治疗组9只眼中,可辨型BM8只眼,占88.9%;不可辨型BM1只眼,占11.1%。可辨型BM8只眼中,显型BM1只眼,占12.5%;隐型BM7只眼,占87.5%。结论CSC患眼治疗前后CBRP—C中BM在OCT中均存在显型BM,但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好转。
- 周容贾晓林孙祖华林冰高伟娜郑微微李英姿刘晓玲
- 关键词:色素上皮BRUCH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