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071006)
- 作品数:75 被引量:1,196H指数:21
- 相关作者:黄春长赵景波庞奖励杜娟陈宝群更多>>
-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 秦岭北麓平原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及其对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4
- 2003年
- 论文分析了秦岭北麓8县的近41年的气候变化规律,发现该地区气候变化趋势与全国和全球相似,向暖干化方向发展。采用近41年气候特征值对苹果适宜性进行评价,发现该地区并不是苹果生长的适宜区。夏季高温、较高的相对湿度和较短的日照时数是苹果生长的不利因素。结合目前的气候变化趋势,推论出该地区苹果的病虫害将会加重,苹果质量将进一步下降。地区果业发展中,减少苹果栽种面积和优化果品生产结构仍然具有一定潜力。
- 丁敏黄春长
- 关键词:全球变暖果业气候变化
- 过去1500年关中西部农业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旱涝灾害被引量:8
- 2003年
- 根据关中西部旱涝史料 ,统计出 7世纪到 2 0世纪的 1 50 0年间每个世纪发生的旱涝的年数 ,然后运用频数分析法及灾情等级指数 ,对关中西部地区农业旱灾的历史变化进行分析。发现该区域的农业旱灾频数与中国东部气候变化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旱灾在冷期多发 ,灾情在气候突变时加重。
- 周旗
- 关键词:农业环境变化旱涝灾害冷期气候
- 关中平原全新世环境演变被引量:11
- 2003年
- 根据陕西歧山等剖面高分辩率孢粉分析和古土壤类型研究得知 ,全新世大暖期关中地区发育的土壤为淋溶型森林土壤 ,而非过去所认为的半干旱气候下的森林草原型的黑垆土 ;该区全新世可分为三个时期 9个阶段 ,全新世早、晚期分别包括 2个阶段 ,中期包括 5个阶段 ;植被类型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间有森林草原出现 ;中全新世气候最佳阶段年均温比今高约 3℃ ,年均降水量比今多 2 0 0mm左右。
- 赵景波侯甬坚杜娟陈云
- 关键词:关中平原全新世气候演变孢粉微结构
- High TOCⅡ分析仪快速测定土壤和黄土样品中的有机碳被引量:21
- 2003年
- 利用HighTOCⅡ分析仪测量了土壤和黄土样品中有机碳的含量。通过与重铬酸钾氧化法和微波消化法测量结果的比较发现 ,3种方法的分析结果无明显差异 ,测量结果是仪器法好于微波消化法 ,微波消化法好于重铬酸钾氧化法。仪器法具有操作过程简单、样品用量少、分析结果误差小。
- 庞奖励张健黄春长
- 关键词:有机碳微波消化法HIGH黄土
- 西安地区灞河河谷土壤侵蚀量研究被引量:2
- 2003年
- 以野外调查测量与河谷侵蚀历史资料为依据,研究了灞河河谷土壤总侵蚀量和各阶段侵蚀量,并提出了非对称型河谷区与对称型河谷区的土壤侵蚀量计算公式。结果表明,灞河发育的5级阶地与河漫滩代表灞河发育以来共经历了6个明显的侵蚀阶段,各阶段侵蚀量均存在差别,从老到新,第一、三侵蚀阶段侵蚀强,第二、四、五阶段及河漫滩代表的侵蚀阶段侵蚀弱。河流侧向迁移造成的侵蚀量大于垂直下切产生的侵蚀量。蓝田县城附近57 3km2范围内侵蚀总量约为6 5km3。文中提出的计算河谷土壤侵蚀量的计算公式不仅适用于灞河河谷区,而且也适用于其他河谷区。这项研究对河谷区土壤侵蚀总量和分阶段侵蚀量的计算以及查明侵蚀强度变化规律有重要意义。
- 杜娟赵景波
- 关键词:河谷土壤侵蚀侵蚀量
- 黄土的本质与形成模式被引量:29
- 2003年
- 根据显微结构鉴定 ,有机质分析 ,颗粒分析 ,Ca CO3测定和野外观察、统计等资料 ,研究了黄土的本质和形成模式。资料表明 ,黄土具有土壤的各种结构 ,具有指示草原和森林草原土壤发生特征的 Ca CO3和 Ca SO4 淀积成分 ,含有土壤的有机质 ;黄土的本质是土壤 ,是在相对冷干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多种灰黄色狭义土壤 ,而且是在当时当地气候条件下处于稳定状态的发育成熟的古土壤 ;黄土形成模式是风尘经草原、森林草原和荒漠草原区的成壤作用形成土壤的模式。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土壤资源最深厚、最富集的地区 ,黄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和水文地质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壤作用的强弱。
- 赵景波
- 关键词:黄土显微结构草原气侯条件
- 渭河盆地渭南段古三门湖的盐度估算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研究古三门湖的盐度数值。方法在渭河盆地渭南部分地区的古三门湖沉积地层中采集泥岩样品,分析了样品中的B元素,然后利用有关公式求得古三门湖的盐度。结果渭河盆地渭南段三门组盐度变化范围大致为1.66%~1.88%,游河组盐度变化范围大致为1.38%~2.06%。结论渭南段三门组为低盐度沉积,游河组为低盐度一半咸水沉积。
- 刘护军薛祥煦李永项
- 关键词:盐度渭河盆地
- 宝鸡城市工业三废污染问题及其治理对策被引量:8
- 2004年
- 根据宝鸡市 1 980~ 2 0 0 1年的统计资料 ,得出近年来 ,宝鸡市工业废气排放量直线增加 ;工业废水排放量虽然减少 ,但排放达标率低 ,大部分废水未经处理直接外排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及综合利用率都很低 ,这些都制约着宝鸡市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工业污染的原因很多 ,其中工业布局不合理和工艺水平较低是工业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与该市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不够和缺乏严格的环境管理有关 ,也与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认识不足和过多考虑了当前经济效益有关。宝鸡市工业三废污染的治理对策主要有 :加强三废处理设施的建设 ;加大废气处理的力度 ;提高废水排放达标率 ;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 ;全面规划 ,合理布局工业企业 ;加强工业三废处理的立法工作 。
- 蔡小薇赵景波
- 关键词:废物处理系统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环境污染
- 泾河上游黄土高原全新世成壤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影响被引量:22
- 2004年
- 通过对黄土高原腹地甘肃合水MJY -A全新世土壤剖面磁化率、粒度、全铁、TOC、TC、CaCO3 等气候代用指标的测定分析 ,结果表明 :在全新世早期 ,黄土高原中部地区气候虽比较温和干燥 ,风尘堆积速率降低 ,土壤发育表现为边沉积边成壤的自然过程 ;到了全新世中期 ,气候较为温暖湿润 ,地表植被发育 ,生物风化成壤作用强烈 ,土壤发育依旧表现为自然的成壤过程 ,形成深厚的古土壤—黑垆土 (S0 ) ;到了全新世晚期 ,气候开始恶化 ,干旱少雨 ,植被急剧退化 ,沙尘暴频繁发生 ,形成的现代黄土层 (L0 )覆盖了土壤 (S0 )使之成为埋藏古土壤 ,土壤发育深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现代黄土高原土地资源的退化 ,并不全是由自然要素本身固有的规律所造成的 ,而是在自然要素本身变化的背景上叠加了人类活动影响的结果。
- 周群英黄春长庞奖励
- 关键词:全新世土壤剖面磁化率土壤环境黄土高原
- 影响历史黄河水患因素的综合分析被引量:1
- 2003年
- 根据历史记载和灾害系统分析方法,认为黄河自东汉以来确实存在相对稳定的时期。黄河水患较低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要原因包括3个方面:(1)由气候原因导致的黄河下游来水量的减少和由于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由农转牧导致的水土流失的减少,进而使黄河下游河水含沙量的减少,河道淤积速率低。(2)王景治理黄河和黄河下游大量湖泊沼泽的存在大大提高了黄河下游地区的防洪能力。(3)由战乱导致的华北平原人口稀疏,经济发展的脆弱性低。
- 周旗卫旭东
- 关键词:黄河水患灾害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