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MZ002)
- 作品数:7 被引量:21H指数:3
- 相关作者:李安辉王升云雷振扬更多>>
- 相关机构:中南民族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 论民族文化视域下和谐回族社区的构建
- 2008年
- 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回族社区建设的重要目标诉求。本文以民族和谐共生为核心,阐述了回族社区的和谐主要表现在和谐友爱的民族关系、和谐有序的社会氛围、和谐诚信的经济环境、和谐共享的生态文明等方面,并从民族文化的视角探索了伊斯兰文化对构建和谐回族社区所起的积极作用。
- 李安辉
- 关键词:伊斯兰文化回族社区
- 社会转型期民族干部政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在社会转型期,党和政府的少数民族干部政策面临着诸多新问题。完善与创新民族干部政策机制,对于保障少数民族权益,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 李安辉王升云
-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民族干部政策少数民族权益
- 建立健全民族政策监督制度探析被引量:6
- 2009年
- 建立健全民族政策监督制度是确保民族政策发挥应有效能、提高政策执行效率的关键。现阶段,我国的民族政策监督制度还不够完善,致使民族政策运行过程中的问题不能被及时发现,发现了也难以及时纠正,影响了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因此,建立健全民族政策监督制度,对于纠正或减少民族政策偏差,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
- 李安辉雷振扬
- 湖北钟祥回族答姓姓氏变迁的民族学考察被引量:3
- 2010年
- 姓氏是社会结构中血缘关系纽带的重要标志。湖北省钟祥市答家湖是回族答姓的发祥地之一。答姓四世祖答失蛮于明洪武年间迁居湖北成为湖北回族答姓的先祖。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回族答姓人口逐渐减少,与此同时,笪姓突然出现,人口与日俱增。本文通过田野调查,认为湖北省钟祥市九里回族乡答姓回族"集体失踪"不是真正的消失,而是答姓改为了笪姓。回族笪姓对答姓始祖持认同的态度,但历史记忆将会随着时代变迁而逐渐模糊,亲属群体所具有的凝聚力、稳固性逐渐松弛。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姓氏变迁现象并不是偶发的个体行为,而是族群的集体意识。在民族认同与文化自觉背景下,新一轮由笪姓改回答姓现象将会继续存在,同一家族三代不同姓氏的现象还将在一段时间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 李安辉王升云
- 关键词:回族
- 我国散杂居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被引量:4
- 2011年
- 散杂居民族政策包括民族平等总政策和政治、经济、教育、风俗习惯等具体政策措施,具有独特的内容与特征,对保障散杂居民族平等权益和促进散杂居地区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 李安辉
- 论中国特色散杂居民族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被引量:7
- 2010年
- 散杂居民族理论是在中国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开放中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主要经历了孕育、形成、发展等阶段。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处理中国散杂居民族问题,提出了散杂居民族理论思想,确立和发展了民族乡和城市民族工作制度,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 李安辉
- 论党的散杂居民族理论政策成就及历史经验被引量:1
- 2012年
- 建党90周年以来,散杂居民族理论政策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如制定散杂居民族政策法规,保障散杂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扬弃"民族自决"与"联邦制",正确选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将民族乡(镇、区)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分离出来,实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的新突破;确立与发展散杂居民族理论政策,丰富与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重视散杂居民族问题,推进散杂居民族工作,对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作用。
- 王升云李安辉
- 关键词:历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