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3603)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李云兰李青山高竹妍董敏郑娟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医科大学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丁基
  • 5篇正丁基
  • 5篇
  • 3篇抗癌
  • 3篇抗癌化合物
  • 2篇有机溶剂残留
  • 2篇有机溶剂残留...
  • 2篇有机锡
  • 2篇溶剂残留量
  • 2篇色谱
  • 2篇色谱法
  • 2篇排泄
  • 2篇气相
  • 2篇气相色谱
  • 2篇气相色谱法
  • 2篇相色谱
  • 2篇毛细管
  • 2篇毛细管气相
  • 2篇毛细管气相色...
  • 2篇毛细管气相色...

机构

  • 10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肿瘤...

作者

  • 8篇李青山
  • 8篇李云兰
  • 4篇郑娟
  • 4篇高竹妍
  • 2篇柳晋杰
  • 2篇张迅
  • 2篇张佳莉
  • 2篇董敏
  • 2篇李勇
  • 1篇平耀东
  • 1篇张丽峰
  • 1篇杨彩红
  • 1篇王子伟
  • 1篇张轩萍
  • 1篇王晓燕
  • 1篇全红
  • 1篇郭璞
  • 1篇唐莉
  • 1篇吴博威
  • 1篇张艳华

传媒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毒理学杂志
  • 1篇药物评价研究
  • 1篇2010年中...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GC测定二-(2,6-二氟苯甲酰异羟肟酸)二正丁基合锡中有机溶剂残留量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建立原料药二-(2,6-二氟苯甲酰异羟肟酸)二正丁基合锡中的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FID检测器,DB-1毛细管柱,柱温50℃,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220℃,流速为2.0 mL.min-1,分流比为50∶1,以1,2-二氯乙烷为内标测定溶剂残留量。结果甲醇、正己烷、甲苯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范围分别为9~375μg.mL-1(r=0.999 8),0.87~36.25μg.mL-1(r=0.999 7),2.67~111.25μg.mL-1(r=0.999 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RSD=2.5%)、98.3%(RSD=2.7%)、99.7%(RSD=1.3%)。结论本方法快速、简单、结果准确,可用于二-(2,6-二氟苯甲酰异羟肟酸)二正丁基合锡中的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郑娟高竹妍李云兰李青山
关键词: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有机溶剂残留
氧化锌软膏的质量控制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建立氧化锌软膏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配位滴定法测定氧化锌的含量,化学法鉴别锌盐,装量差异应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涂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结果 3批样品化学鉴别均呈正反应,阴性对照不干扰测定。氧化锌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23.0~115.0mg;回归方程为Y=4.3442X+0.4054,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n=9)。结论本法简便灵敏,重复性好,专属性强,能有效控制氧化锌软膏的质量。
全红张迅董敏张佳莉李云兰
关键词:氧化锌软膏
DBDCT致HL02细胞毒性的初步作用机制研究
2016年
目的研究新型有机锡化合物DBDCT对肝细胞HL02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测定DBDCT对HL02细胞活力的影响,计算IC50,并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LDH的释放量;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测定周期蛋白Cdc2的表达。结果 DBDCT可抑制HL02细胞的增殖,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形态逐渐模糊、细胞固缩变圆,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性;24 h IC50为5.77μmol/L;DBDCT可引起LDH的大量释放,并将细胞阻滞于G2/M期,细胞凋亡率增加,且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c2的表达则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结论 DBDCT可通过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Cdc2的表达,引起G2/M期细胞阻滞与细胞凋亡,进而产生明显的肝细胞毒性。
王晓燕唐莉李云兰李青山
关键词:毒性机制CDC2
二-(2,4-二氯苯甲酰异羟肟酸)二苯基合锡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测定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建立二-(2,4-二氯苯甲酰异羟肟酸)二苯基合锡(DPDCT)在大鼠血浆中蛋白结合率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药物总浓度及游离药物浓度,结合平衡透析法测定血浆蛋白结合率。结果 DPDCT在质量浓度为0.2、1.0、5.0μg/mL时与大鼠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58.9±2.0)%、(57.4±1.2)%和(58.6±0.8)%。不同浓度组血浆蛋白结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单,能够满足生物样品分析的要求。DPDCT具有中等强度的血浆蛋白结合率。
郭璞李云兰李青山
关键词:平衡透析法血浆蛋白结合率
有机锡抗癌化合物DBDCT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和排泄研究
目的研究芳香异羟肟酸抗癌化合物DBDCT[二-(4-氯苯甲酰异羟肟酸)二正丁基合锡]单次静脉注射后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和排泄。方法采用HPLC法检测注射后各时间点组织器官以及尿、粪和胆汁中的DBDCT及其主要代谢物。结果单...
李云兰李勇柳晋杰郑娟高竹妍李青山
关键词:HPLC排泄
文献传递
气相色谱法测定新型抗癌化合物二-(2,4-二氟苯甲酰异羟肟酸)二苯基合锡中有机溶剂残留量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建立测定抗癌原料药二-(2,4-二氟苯甲酰异羟肟酸)二苯基合锡(DPDFT)中的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FID检测器,Agilent HP-5(30 m×0.32 mm×0.25μm)毛细管柱,柱温30℃,进样口温度为200℃,检测器温度为220℃,流速为31.90 mL.min-1,分流比为20∶1,以1,2-二氯乙烷为内标,甲苯为溶剂,测定有机溶剂残留量。结果:甲醇、正己烷、醋酸乙酯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范围分别为150~450μg.mL-1(r=0.999 7),14.5~43.5μg.mL-1(r=0.999 9),250~750μg.mL-1(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6%(RSD=1.0%),100.0%(RSD=1.5%),99.0%(RSD=1.0%)。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二-(2,4-二氟苯甲酰异羟肟酸)二苯基合锡中的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高竹妍郑娟李云兰李青山
关键词:有机溶剂残留量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炉甘石洗剂的质量控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建立炉甘石洗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配位滴定法测定氧化锌的含量,化学法鉴别碳酸盐、锌盐、铁盐、甘油,装量差异应符合涂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IT)。结果三批样品化学鉴别均呈正反应,阴性对照不干扰测定。氧化锌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23.0~115.0mg;回归方程为y=4.3442 x+0.4054,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为0.7%(n=9)。结论本法简便灵敏,重复性好,专属性强,能有效控制炉甘石洗剂的质量。
王子伟张迅张佳莉董敏李云兰
关键词:炉甘石洗剂
有机锡抗癌化合物DBDCT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和排泄研究
目的研究芳香异羟肟酸抗癌化合物DBDCT[二-(4-氯苯甲酰异羟肟酸)二正丁基合锡]单次静脉注射后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和排泄。方法采用HPLC法检测注射后各时间点组织器官以及尿、粪和胆汁中的DBDCT及其主要代谢物。结果单...
李云兰李勇柳晋杰郑娟高竹妍李青山
关键词:HPLC排泄
文献传递
二-(4-氯苯甲酰异羟肟酸)二正丁基合锡(DBDCT)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及机制
2012年
目的观察抗肿瘤化合物二-(4-氯苯甲酰异羟肟酸)二正丁基合锡(DBDCT)对去甲肾上腺素和氯化钾预收缩健康成年大鼠胸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离体血管环技术观察DBDCT对大鼠胸主动脉环张力的作用,然后使用一氧化氮合酶(eNOS)抑制剂L-NAME、环氧合酶抑制剂吲哚美辛(Indo)和不同的钾通道阻滞剂预孵后观察DBDCT对血管环张力改变的影响,并观察DBDCT对NE诱发的内钙释放和CaCl2引起的外钙内流的影响。结果 DBDCT对去甲肾上腺素(NE,10-6mol·L-1)或氯化钾(KCl,60 mmol·L-1)预收缩的内皮完整和去内皮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均产生明显的舒张作用,与溶剂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DBDCT对内皮完整与去内皮胸主动脉环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预先用L-NAME、Indo、KV通道阻断剂四氨基吡啶(4-AP)、KATP通道阻断剂格列苯脲(Gli)孵浴后,DBDCT对NE和KCl预收缩的血管张力的改变与无阻断药时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先用KCa通道阻断剂四乙胺(TEA)、Kir通道阻断剂氯化钡(BaCl2)孵浴后,DBDCT的舒张血管作用减弱,与无阻断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BDCT对NE诱发的内钙释放和外钙内流引起的收缩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DBDCT可明显降低由NE和KCl诱发的血管环张力的升高,且其作用与内皮生成的NO和PGI2均无关,而可能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激活KCa和Kir通道,抑制钙内流和肌浆网钙释放。
杨彩红张轩萍吴博威李青山
关键词:抗肿瘤化合物血管张力
二-(4-氯苯甲酰异羟肟酸)二正丁基合锡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研究
2013年
目的体外研究二-(4-氯苯甲酰异羟肟酸)二正丁基合锡(DBDCT)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及酶促动力学,并探讨参与其代谢的主要CYP450同工酶亚型。方法 优化二-(4-氯苯甲酰异羟肟酸)二正丁基合锡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孵育条件,并对其在不同酶源中的酶促动力学进行研究;通过体外抑制实验初步探讨参与二-(4-氯苯甲酰异羟肟酸)二正丁基合锡代谢的主要CYP450同工酶的亚型。结果 不同酶源代谢实验显示,苯巴比妥(PB)、地塞米松(Dex)诱导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β-萘黄酮(BNF)组和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抑制实验显示酮康唑对二-(4-氯苯甲酰异羟肟酸)二正丁基合锡的代谢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结论二-(4-氯苯甲酰异羟肟酸)二正丁基合锡在大鼠肝微粒体中代谢较快,CYP3A在催化二-(4-氯苯甲酰异羟肟酸)二正丁基合锡代谢中起了主导作用,CYP2C9可能部分参与,而CYP1A对二-(4-氯苯甲酰异羟肟酸)二正丁基合锡的代谢无明显催化作用;提示二-(4-氯苯甲酰异羟肟酸)二正丁基合锡与经上述同工酶代谢的药物联合应用时,应注意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可能性。
平耀东张丽峰张艳华李青山
关键词:体外代谢肝微粒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