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9B030801232)

作品数:3 被引量:22H指数:2
相关作者:熊洪涛方锡池付强常丽鹏姜浩力更多>>
相关机构: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断指
  • 1篇断指再植
  • 1篇断指再植患者
  • 1篇对掌功能
  • 1篇胸小肌
  • 1篇血运
  • 1篇再植
  • 1篇屈曲
  • 1篇屈曲畸形
  • 1篇吻合法
  • 1篇拇短展肌
  • 1篇拇对掌功能
  • 1篇拇指
  • 1篇解剖学
  • 1篇畸形
  • 1篇成活
  • 1篇尺神经
  • 1篇尺神经深支

机构

  • 3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暨南大学第二...

作者

  • 1篇汤银魁
  • 1篇姜浩力
  • 1篇常丽鹏
  • 1篇付强
  • 1篇方锡池
  • 1篇熊洪涛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3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胸小肌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神经解剖学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为临床应用胸小肌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手术过程中神经吻接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观测胸内侧神经及尺神经深支分支特点,比较相关神经有髓神经纤维数目,确定手术过程中神经吻接。结果胸内侧神经为胸小肌的主要支配神经,其在第3肋间隙近锁骨中线处入胸小肌,有髓神经纤维计数为(868±130)根;尺神经深支穿出内侧肌间隔后在第3、4掌骨间隙分别发出两明显肌支,其有髓神经纤维计数分别为(394±49)根、(708±78)根;P3L4(尺神经深支在第4掌骨间隙的分支,其分布于第3骨间掌侧肌和第4蚓状肌)与胸内侧神经、正中神经返支有髓神经纤维数目都比较接近。结论胸小肌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手术中,在切取胸小肌时以胸内侧神经作为供体神经,以第3肋间隙与锁骨中线交点为标记寻找该神经;尺神经深支中P3L4肌支与胸内侧神经吻合最匹配。
常丽鹏庄永青熊洪涛付强姜浩力方锡池
关键词:胸小肌尺神经深支
改良血管套接法与血管断端吻合法对断指再植患者断指血运、断指成活以及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9
2021年
目的:探讨改良血管套接法与血管断端吻合法对断指再植患者断指血运、断指成活以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期间治疗的107例断指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n=55,共断指93指)和B组(n=52,共断指86指),A组给予血管断端吻合法,B组给予改良血管套接法,比较两组患者断指血运、断指成活、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B组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患指微循环检测值低于A组,氧饱和度、经皮氧分压则高于A组(P<0.05)。B组断指成活率、断指张力正常率及断指颜色正常率均高于A组(P<0.05)。B组术后1年社会关系领域、生理领域、心理领域以及环境领域的维度评分均高于A组(P<0.05)。B组的肌力、活动度、灵巧度、Carroll量表评分均高于A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血管断端吻合法相比,断指再植患者采用改良血管套接法,在断指血运、断指成活、运动功能、生活质量方面的改善效果更佳,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刘英男傅小宽徐滔刘兆康庄永青谭周勇魏瑞鸿
关键词:断指再植血运成活
拇短展肌对拇指指骨间关节背伸作用的解剖学研究
2013年
目的为解决胸小肌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术后出现拇指指骨间关节屈曲畸形提供解剖学依据并寻找解决办法。方法在15具尸体手标本上,使拇指处于对掌位时,测量拇指指骨间关节在拇短展肌未切断及切断两种情况下的自然屈曲角度;同时,通过外力作用使拇指指骨间关节分别屈曲处于45°及60°时,分析拇短展肌对拇指指骨间关节屈伸功能的影响。结果拇指处于对掌位时,拇短展肌在未切断及切断两种情况下,拇指指骨间关节自然屈曲角度分别为(13.30±2.13)°及(24.03±1.25)°;同时,使拇指指骨间关节屈曲处于45°时,所用外力分别约(0.50±0.08)N及(0.22±0.07)N,而使拇指指骨间关节屈曲处于60°时,所用外力分别约(1.48±0.09)N及(1.15±0.04)N。结论拇短展肌对拇指指骨间关节主要起背伸作用,因此胸小肌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时,应同时重建拇短展肌功能,才有可能纠正在拇对掌功能重建术后出现的拇指指骨间关节屈曲畸形。
方锡池庄永青常丽鹏汤银魁姜浩力熊洪涛付强
关键词:拇短展肌屈曲畸形解剖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