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9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营口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TG1999075502)
作品数:
3
被引量:139
H指数:3
相关作者:
郭敬辉
张华锋
翟明国
李胜荣
许保良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农业科学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3篇
天文地球
1篇
农业科学
主题
2篇
花岗岩
2篇
胶东半岛
1篇
地幔
1篇
地幔上涌
1篇
定年
1篇
动力学意义
1篇
岩石
1篇
岩石成因
1篇
岩相
1篇
岩相学
1篇
早白垩世
1篇
山高
1篇
苏鲁超高压变...
1篇
锆石
1篇
花岗岩成因
1篇
混合花岗岩
1篇
高压变质
1篇
高压变质带
1篇
白垩世
1篇
SHRIMP...
机构
3篇
中国科学院
2篇
中国地质科学...
1篇
北京大学
1篇
吉林大学
1篇
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3篇
郭敬辉
2篇
翟明国
2篇
张华锋
1篇
刘晓春
1篇
童英
1篇
彭澎
1篇
许保良
1篇
李胜荣
1篇
杨德彬
1篇
许文良
1篇
王清海
传媒
1篇
地质论评
1篇
中国科学(D...
1篇
岩石学报
年份
2篇
2006
1篇
2004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胶东半岛早白垩世地壳隆升剥蚀及其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55
2006年
地壳大规模的隆升剥蚀通常是重大地质事件的响应,是地球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总结了胶东半岛中生代燕山期不同阶段的花岗岩侵位和金矿形成深度并以此估算了胶东半岛地壳隆升-剥蚀的厚度。结果表明胶东半岛在中生代早白垩世140~110Ma期间,地壳隆升-剥蚀厚约7km,而从早白垩末期至今的110Ma以来,地壳隆升-剥蚀厚度不足4km这表明胶东半岛早白垩世140~110Ma期间曾发生了一次重大地质事件,从而导致了胶东半岛整体快速隆升和剥蚀。该事件与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的峰期时限耦合,应是岩石圈减薄的深部动力学过程的浅部响应。隆升-剥蚀的深部过程可能与该区造山加厚地壳的拆沉有关,同时还伴有因古太平洋斜向加速俯冲所引起的地幔上涌共同作用有关。
张华锋
李胜荣
翟明国
郭敬辉
关键词:
胶东半岛
早白垩世
拆沉作用
地幔上涌
蚌埠荆山“混合花岗岩”SHRIMP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7
2004年
蚌埠荆山“混合花岗岩”的岩相学特征和岩浆锆石的存在表明该“混合花岗岩”为岩浆成因.花岗岩中锆石均具有继承锆石核和岩浆锆石振荡环带边.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表明,岩浆锆石的SHRIMP U-Pb年龄显示该花岗岩形成于160.2±1.3Ma,并且其形成可能与三叠纪超高压碰撞后岩石圈地幔和/或下地壳的拆沉有关;大多数继承锆石形成于217.1±6.6Ma,这与大别.苏鲁造山带中超高压变质的峰期年龄相吻合;部分继承锆石(年龄介于433~722Ma之间)构成了上交点为850+85/-68Ma,下交点为260+100/-140Ma的不一致年龄线.这意味着荆山花岗岩起源于经历超高压变质作用改造的华南地块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220Ma土的超高压变质作用是引起继承锆石Pb丢失的重要原因.
许文良
王清海
杨德彬
刘晓春
郭敬辉
关键词:
混合花岗岩
锆石
U-PB定年
岩相学
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
胶东半岛三佛山高Ba-Sr花岗岩成因
被引量:54
2006年
胶东半岛三佛山岩体是昆嵛山杂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岩性主要由二长花岗岩组成,位于苏鲁超高压碰撞带与胶东陆块之间的缝合带中。岩石化学特点具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特征,岩体为准铝Ⅰ型花岗岩,并具有高Ba—Sr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即高Ba、Sr含量,高Sr/Y、La/Yb、K/Rb值,低Y(〈13μg/g)、Yb(1.8μg/g)、Rb/Sr比值(平均为0.33),弱的Eu负异常,亏损Nb、P、Ti等高场强元素。根据该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包体岩石学特征,并结合前人对高Ba—sr花岗岩成因研究成果,笔者认为该岩体可能是幔源基性岩浆与地壳熔融的酸性端元混合而成。混合后的岩浆没有明显的长石和云母类矿物的结晶分异作用,混合岩浆最大温度在750-800℃左右。酸性岩浆的源区以石榴子石+辉石+角闪石+斜长石的残留为特征。残留相物质组成特征暗示源区应位于壳幔边界,深度30km土,结合早期形成的昆嵛山二长花岗岩源区深度大于40km这一现象,表明胶东地区中生代岩石圈减薄作用在110Ma达到最大,地壳厚度恢复至正常厚度。
张华锋
翟明国
童英
彭澎
许保良
郭敬辉
关键词:
岩石成因
胶东半岛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