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07-002-001)

作品数:6 被引量:50H指数:3
相关作者:胡明毅胡忠贵马晋文连丽霞施振生更多>>
相关机构:长江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海相油气勘探前瞻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5篇盆地
  • 4篇层序
  • 3篇岩相
  • 3篇岩相古地理
  • 3篇古地理
  • 2篇三叠
  • 2篇四川盆地
  • 1篇地层
  • 1篇须家河组
  • 1篇盐岩
  • 1篇油层
  • 1篇中二叠统
  • 1篇三叠世
  • 1篇三叠系
  • 1篇松辽盆地
  • 1篇碳酸
  • 1篇碳酸盐
  • 1篇碳酸盐岩
  • 1篇推覆
  • 1篇逆冲

机构

  • 7篇长江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4篇胡明毅
  • 2篇尹太举
  • 2篇施振生
  • 2篇胡忠贵
  • 2篇连丽霞
  • 2篇马晋文
  • 1篇杨运海
  • 1篇杨威
  • 1篇蔡习尧
  • 1篇王延奇
  • 1篇魏国齐
  • 1篇刘忠保
  • 1篇李思田
  • 1篇马艳荣
  • 1篇向娟
  • 1篇刘仙晴
  • 1篇朱露
  • 1篇肖欢
  • 1篇钱勇
  • 1篇王辉

传媒

  • 5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沉积学报

年份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层序—岩相古地理
随着对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储集层的重视和大力勘探,中二叠统栖霞组发育的滩相储集层成为盆地内寻找新气源的有利层位之一。文中根据岩心观察、野外剖面实测和室内镜下岩石薄片鉴定分析,并结合各种沉积相标志研究,确定研究区栖霞组主要发育...
胡明毅魏国齐胡忠贵杨威胡九珍刘满仓吴联钱向娟
关键词: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沉积相
文献传递
缓坡坳陷型盆地层序界面识别标志——以松辽盆地下白垩统扶杨油层为例被引量:1
2010年
以松辽盆地下白垩统扶余油层为例,综合运用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探讨了缓坡坳陷型沉积盆地的层序界面识别标志,建立了缓坡坳陷型沉积盆地高频层序地层对比方法。研究表明以河流-浅水三角洲沉积为主体的缓坡坳陷沉积盆地具有如下识别标志:①层序界面底部发育一定规模的河道带;②层序界面附近发育钙质结核、古土壤层等暴露沉积标志;③在层序界面处测井曲线由进积准层序组变为退积准层序组;④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地层不协调关系的地震反射终止类型。在此基础上对松辽盆地下白垩统扶杨油层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建立了该区层序地层格架,总结了缓坡坳陷型沉积盆地层序对比方法。
胡明毅肖欢马艳荣刘仙晴王辉王延奇
关键词:层序界面松辽盆地
晚三叠世川西前陆盆地形成及沉积充填被引量:5
2011年
晚三叠世川西前陆盆地是扬子板块边缘向西俯冲消减发生弧(陆)-陆碰撞形成造山带且在其前缘形成褶皱-冲断带并向川西地区逆冲推覆的结果,属于周缘前陆盆地。其经历了大地构造环境由伸展到挤压的复杂演化过程,沉积了巨厚的以陆相沉积为主的须家河组地层,形成了独特的平面和纵向上的沉积充填特征,即平面上由于龙门山逆冲推覆强烈使得造山带前缘大幅度挠曲沉降与克拉通边缘低幅稳定沉降形成的逆冲前缘陡坡充填和克拉通边缘缓坡充填的分异,纵向上则由于构造活动具活跃和平静交替的幕式特征,形成须一、须三、须五段以滨浅湖细粒为主的沉积和须二、须四、须六段厚层大面积砂岩交替充填形成的砂泥交互的"三明治"式的多套生储盖组合。
连丽霞尹太举王磊施振生马晋文
关键词:晚三叠世川西前陆盆地逆冲推覆沉积充填
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深部埋藏溶蚀作用研究被引量:21
2009年
以岩心和岩石薄片观察为基础,对塔中地区埋藏溶蚀作用的类型、发育特征、成因机理及其对储层形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综合研究表明,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发育多期次、不同规模的埋藏岩溶作用,主要包括有机酸溶蚀作用和热液溶蚀作用等。其中有机酸溶蚀作用主要以组构的非选择性溶蚀作用为特征,并且其形成的溶孔多被烃类充填,有机酸溶蚀作用构成了该区深部的第一高孔隙带。热液溶蚀作用以选择性溶蚀为特征,多沿断裂、裂缝等分布,发育有萤石、绿泥石、闪锌矿、高温石英、重晶石等热液矿物,热液流体多来自地壳深部,与深部岩浆活动有关,热液溶蚀作用形成了该区第二高孔隙带。
胡明毅蔡习尧胡忠贵钱勇向娟
关键词:奥陶系
四川盆地嘉陵江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和储层预测被引量:22
2010年
四川盆地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发育有碳酸盐台地相沉积体系和碎屑岩—碳酸盐混积沉积体系以及混积潮坪、开阔台地、局限台地和蒸发台地等四种相类型。以沉积相和层序界面识别为依据,将四川盆地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划分出3个三级层序和6个体系域,编制了四川盆地嘉陵江组各体系域的层序—岩相古地理图,对鲕滩和白云岩储层的分布规律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四川盆地嘉陵江组自西向东相带分异明显,其中在海侵体系域以开阔台地相沉积为主,在盆地东部和中部一带发育有台地浅滩相储层;在高位体系域时期以局限—蒸发台地相沉积为主,在盆地北部和东北部发育有晶粒白云岩储层,据此指出了盆地有利含油远景勘探区带。
胡明毅魏国齐李思田杨威朱露杨运海
关键词:四川盆地嘉陵江组层序地层岩相古地理
须家河组多物源的沉积物理模型设计
2011年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具有砂体展布面积广,沉积厚度大,多物源发育,各物源沉积体系类型变化大,沉积期次多的特征。为了重现大面积砂体沉积过程和结果,特对须家河组多物源进行物理模型设计。由于模拟试验需要体现不同物源、不同时期及不同部位的沉积特征,在模型设计中,试验设计3个物源,模拟6个层段,采用相似原理与自然模拟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模型设计,来尽可能逼近原型沉积特征。先明确模拟区域的地质条件,结合模拟区域及试验装置的特征,通过相似法则建立原型与模型的相似关系,确定边界情况,设计物源特征、模拟过程活动底板沉降量及模拟各期的湖水位变化等;再采用自然模型法,对试验模拟试床水动力参数设计,得到塑造河床的平均深度、流量及流速各水动力参数;再通过试床试验及经验对试验参数进行反复调整并验证,最终确定试验模型所需的各物理量。
马晋文尹太举易小会刘忠保施振生连丽霞
关键词:模型比尺变态模型
阿尔及利亚韦德迈阿次盆地FTEb区块三叠系层序-岩相古地理被引量:1
2011年
FTEb区块是阿尔及利亚韦德迈阿次盆地的主要产油区之一,通过开展该区主要产层三叠系地层的层序-岩相古地理等基础研究对于深化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沉积相分析,确定Serie inf组为辫状河沉积,T1组和T2组为曲流河沉积;以Cross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识别出3类层序界面类型,将三叠系地层划分出2个长期旋回和6个中期旋回。在沉积相和层序地层划分的基础上,以各中期层序的上升和下降相域为编图单元,编制、讨论了Serie inf^T2组期MSC1~MSC5中期层序上升、下降半旋回相域的岩相古地理特征,其沉积相带的演化具有明显的规律性,辫状河流相中的心滩沉积和曲流河相中的边滩沉积主要发育于上升半旋回相域,各期叠置发育的心滩和边滩砂体组成有利储集相带。
胡忠贵
关键词:三叠系河流相层序-岩相古地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