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XJA780001)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2
相关作者:张宏彦刘斌王振豆海锋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篇仰韶文化
  • 1篇遗址
  • 1篇鱼纹
  • 1篇商周
  • 1篇商周时期
  • 1篇社会演进
  • 1篇酋邦
  • 1篇泾河流域
  • 1篇文明起源
  • 1篇流域
  • 1篇庙底沟类型
  • 1篇考古
  • 1篇考古调查
  • 1篇古国
  • 1篇河流域
  • 1篇彩陶

机构

  • 3篇西北大学

作者

  • 2篇张宏彦
  • 1篇豆海锋
  • 1篇王振
  • 1篇刘斌

传媒

  • 1篇考古与文物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国家博物...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由“酋邦”到“古国”——关于20世纪中国文明起源的理论与模式述评被引量:3
2013年
文明起源是中国学术界重要的研究课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外关于文明与国家起源的理论与模式呈现出多彩纷呈的局面,重视理论的探索成为这一时期文明起源研究的显著特点之一。本文拟对这一时期影响中国文明与国家起源的主要理论与模式做一回顾与述评,以期促进理论探讨的不断深入。
张宏彦
关键词:文明起源社会演进
从仰韶文化鱼纹的时空演变看庙底沟类彩陶的来源被引量:14
2012年
仰韶文化半坡与庙底沟两类遗存是平行发展关系,还是前后发展关系,是学术界长期争议的重要问题之一。反映在彩陶纹样方面,问题的焦点集中在半坡类鱼纹和庙底沟类花卉纹研究上。表面看来,这是两类完全不同的纹样,二者之间不可能存在承袭关系。但实际上,鱼纹和花卉类纹样之间并没有天然的鸿沟,而是有着密切的演变关系。本文从仰韶文化鱼纹的时空演变入手,对庙底沟期彩陶的起源再做探讨,进而认为仰韶文化半坡期与庙底沟期是同一文化前后相继的两个发展阶段。
张宏彦
关键词: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陕西彬县商周时期遗址考古调查被引量:1
2016年
2012年春季,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对陕西彬县境内先秦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本文对此次调查的13处商周时期遗址进行介绍。初步分析来看,调查所见遗存的年代主要为"先周"和西周时期,位于彬县泾河沿岸商周时期遗存与黑河以北、红岩河流域所见遗存有一定的差异,特别是红岩河流域所见红褐陶器区域特征较为独特,这种差异可能代表了区域文化和人群构成等方面的不同。此次调查对泾河流域商周时期文化分布、区域文化特征,先周时期考古学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古豳地"文化格局演进等方面的认识,都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刘斌王振豆海锋向金辉李宇飞侯富任穆琼洁
关键词:泾河流域商周时期考古调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